第0836章:亘古不变

但是也因为诸葛瞻的去世导致诸葛亮的陵墓,到底在哪里成为了一个谜,毕竟诸葛亮再隐蔽,这事还是会告诉儿子和妻子的。

诸葛瞻作为锦竹之战的指挥者,当时肩负着重任,也是因为诸葛瞻在锦竹的失利,导致蜀汉在尚有反击之力的情况下全盘皆输,而这一切的起因从诸葛瞻削了姜维兵权开始,

也是因此导致魏国三路大军乘机攻蜀,蜀国失去了先机后,有多次错失了重要的关隘,导致在锦竹城下和邓艾决战,可是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并没有认清当时的局面,没能纵观全局空间换取时间,并且坚固城防等待时机,而是选择了尽快和邓艾决战,在战斗是失利后,

也并没有退回锦竹组织防御战,而是选择冲入战阵中,最终倒是蜀汉失去了指挥,锦竹城不攻自破,本来带着残兵坚守锦竹的诸葛瞻,冲入敌阵中给出的自己的理由,

则“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

由此可见诸葛瞻不算是一位合格的将帅,反而更适合当个文人墨客,因为此时诸葛瞻不应该想到自己,而是失去了锦竹后蜀汉的命运,更让人感叹的是,

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也和他想法一样,竟然没想到收拢士卒进行节节抵抗,而是感叹了一声,“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而没有提早斩除黄皓,以致惨败,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

好两父子都是因为没面目活下去,导致蜀汉失去了收拢将士依据有利的地形,继续抵抗邓艾的机会,这才是导致邓艾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的原因,如果诸葛瞻和诸葛尚健在,

如李云龙一样不择手段的想法设法的对邓艾进行拖延和阻击战术,以邓艾的几千人很难在蜀汉立足,并且还有可能等待廖化的大军夹击把邓艾吃掉,问题是他们选择的一走了之,成全了自己对蜀汉的忠义,却让蜀汉最终灭亡。

诸葛瞻带着数万人,决战中失利于邓艾,其原因最重要的还是蜀汉缺少培养人才的方法,在人才培养和历练上相对魏国是差距太大,可以蜀汉创业的第一代都是顶尖人物,无路是五虎将还是诸葛亮庞统法正,刘备等人都是当时的佼佼者,

可是纵观蜀汉的二代人物,竟然缺少一个拿的出手的人物,刘备的后人刘禅,相比曹操的后代差距就不用说了,

曹丕和曹植无论是文学和能力上,都比刘禅要高数倍,历史上更没见刘禅有诗词流传下来,这就是一个例证,更重要的就是司马懿的后人和诸葛亮的后人一比,也就不用说了,一个建立了晋朝,一个却在锦竹战死,另外无论是关羽和张飞,

赵云的后人都是不算非常知名,成名的战役不多,蜀汉后期廖化还要当先锋,能够成为顶梁柱的就是姜维王平柱的个人而已,

和魏国人才济济相比,蜀汉这点确实缺乏,正是人才上的凋零,才导致了蜀汉在锦竹战败,诸葛瞻其实不过是一个缩影而已。

试想一下,如果蜀汉人才济济,那么镇守江油县就可能不是马邈,同时派遣抵御邓艾的或者是具有一定实战经验的名将,

而并非是毫无战场经历,被赶鸭子上架的诸葛瞻,而诸葛瞻虽然熟读了诸葛亮的兵书,但是因为没有战场的洗礼,

没有一定胆魄和纵观全盘的战略思维,所以蜀汉的灭亡,总结起来就是人才缺乏,实力不够,信心不足造成的。

诸葛瞻深知姜维北伐多次失败,会影响蜀汉的根基,但是他削弱了姜维兵权后,并没有及时调整蜀汉的防御规划,导致蜀汉的边界防御一盘散沙,

在魏国的三路大军面前不堪一击毫无准备,可以说诸葛瞻在蜀汉关键的时间中,做出的选择葬送了蜀汉,也让我们懂得了“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

间谍案这事儿在和平年代看似相当荒唐。但是中华有句古语:居安思危。

在安定的和平年代,我们依旧需要保持警惕,境外势力或许不愿意给我们这样的安宁。

说起间谍,其实这个行业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列国之间,就会互相派遣间谍,而且间谍的身份千奇百怪,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春秋时期的间谍,有各种各样的身份。

第一种身份,老婆。

看过谍战片《史密斯夫妇》的朋友,都应该记得,其实除了男人可以做间谍,女人同样可以做间谍。而且这个间谍,很可能就躺在你的枕边。

这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但是在春秋时期,老婆被人家利用作为间谍的例子,还真的不少。比如说: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二人因之以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间公。曰:‘捷,吾以汝为夫人。---《左传》

这个故事其实我们都听过,讲得就是齐襄公不讲信用的故事。他让连称、管至父到边疆镇守,约定好第二年瓜熟了就找人替换他们。可是第二年瓜熟了,齐襄公却要求再等一年。于是这两个人觉得齐襄公不讲信用,谁愿意给不讲信用的老板打工呢?所以他们就反了。

但是在反之前,连称找到了自己的从妹,这个从妹是齐襄公的众多老婆中的一个,不怎么受宠。所以连称便让她给他们传递情报,相约事成之后让这个妹妹做夫人。

这个时候,连称的这个从妹,便从齐襄公的老婆,摇身一变,成为了安插在齐襄公身边的女间谍,你说齐襄公晚上咋能睡得着觉哦!

第二种身份,朝臣。

这种身份的间谍,其实是最常见的,因为他们做间谍十分方便。他们有一定的才能,在朝中掌握重要的政务,可以及时获悉一些重要情报。

所以请这种朝臣身份的人,来做间谍,是回报率最高的。当然了这投入自然也比较大,毕竟人家在本国为官本就享受荣华富贵,没有优厚的报酬,为啥要给你干活呢?

郑厉公自栎侵郑,及大陵,获傅瑕。傅瑕曰:“苟舍我,吾请纳君。”与之盟而赦之。六月甲子,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而纳厉公。---《左传》

左传里的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典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