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石猴的身影如同一道金色的闪电,带着初入仙山的狂喜与激动,冲入了斜月三星洞的山门。

他路过李长安身边时,还咧着嘴,投来一个混合着感激与崇拜的眼神。

李长安没有回应。

他依旧保持着那个单手持帚的姿势,身体僵直得像一尊石像。

山门外的风重新开始吹拂,卷起地上的落叶,也吹动他朴素的道袍衣角。

可李长安感觉自己的道袍仿佛灌了铅,每根纤维都承受着来自山巅上的审视。

师尊菩提老祖的神念,如同一座无形的神狱,依旧将他牢牢锁定。

那神念没有恶意,没有杀气,却比任何神兵利器都更加可怕。

它在探究,在解析,就像是细细解剖一般,在试图看穿他体内每一个最细微的粒子。

他体内的金仙法力,像是被大坝拦截的滔天洪水,疯狂地冲击着他的四肢百骸。

他必须用尽全部心神,才能将这股力量死死压制在体内,不泄露出一丝一毫。

额角,一滴冷汗悄然滑落。

“且上殿来。”

菩提老祖的声音再次响起,威严中带着一丝让人捉摸不透的意味。

那锁定在李长安身上的神念,终于如潮水般退去。

李长安暗中松了口气,整个人几乎虚脱。

他抬起头,望向云雾深处那座古朴的道殿,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

斜月三星洞,传法大殿。

殿内,蒲团之上已坐了数十位师兄弟,皆是仙风道骨,气息悠长。

他们是菩提老祖座下的记名弟子,平日里听经闻法,各修神通。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大殿中央那个浑身是伤,却精神抖擞的石猴身上。

石猴跪在地上,仰着头,好奇地打量着高坐云台之上的菩提老祖。

那是一位面容古拙,须发皆白的老道人,闭着双眼,仿佛与整座大山融为一体。

可石猴能感觉到,这位仙长体内蕴含着比天地还要浩瀚的力量。

“你这猢狲,既入我门,当绝凡心,去俗姓。我便为你取个法名。”

菩提老祖并未睁眼,声音却清晰地在每个人耳边响起。

“我门中有十二个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便为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如何?”

石猴闻言大喜,连连叩首。

“好!好!好!从今往后,俺便叫孙悟空了!”

他清脆的笑声在大殿中回荡,让不少师兄都露出了善意的微笑。

这猴子,倒是个天真烂漫的性子。

然而,高坐云台的菩提老祖,却在此时话锋一转。

他的声音平淡,却让整个大殿的空气都为之一凝。

“今日山门之外,道韵天成,抚平威压。此事,非金仙不可为,非大罗不能解。”

来了。

站在殿门角落,努力降低自己存在感的李长安,心脏猛地一跳。

大殿内,数十道原本在窃窃私语的视线,此刻像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齐刷刷地转了过来,钉在李长安身上。

惊疑,不解,震撼,种种情绪在这些师兄弟的眼中交织。

山门外发生的事情,他们虽未亲见,却也感知到了一二。

他们只知道师尊降下威压考验新来的弟子,却不知那威压竟被一道“道韵”化解。

而这道韵,竟出自这位平日里只管洒扫庭院,从不参与论道修行的大师兄之手?

孙悟空也猛地回头,他那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李长安,充满了毫不掩饰的热切。

在他心里,这位扫地师兄的形象,已经与“深不可测”四个字画上了等号。

菩提老祖仿佛没有看到众人的反应,他继续说道。

“长安。”

李长安深吸一口气,从角落里走出,来到大殿中央,对着云台深深一揖。

“弟子在。”

“你入我门下,已有五百年。”

“是。”

“五百年来,你只扫地,不问道,不修法,不炼丹。”

“是。”

一问一答,平静无波。

可所有人都听出了这平静之下的暗流汹涌。

菩提老祖终于缓缓睁开了双眼。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其中没有日月星辰,没有山川河流,只有一片混沌的虚无,仿佛能吞噬一切,看透本源。

他的视线落在李长安身上。

“你且说说,这五百年,你用这扫帚,都扫去了什么?”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是一个陷阱。

说扫去了尘埃,是凡夫之言,自证平庸。

说扫去了心魔,是修士之语,但区区扫地,何以扫去心魔?未免狂妄。

说扫出了大道,更是欺师灭祖之言。大道无形,岂是一把扫帚能扫出的?

无论怎么回答,似乎都是错的。

李长安低着头,没有人能看清他的表情。

他沉默了片刻。

然后,他举起了手中那把跟随了他五百年的竹制扫帚,动作一如既往的平淡。

“回禀师尊。”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弟子愚钝。”

“五百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