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水雾散尽,阳光依旧温暖。
演武坪上,那幅荒诞的画卷,正在缓慢地“融化”。
最先恢复的是清风。
他那条僵直的手臂猛地一软,整个人因失去平衡而踉跄半步,脸上还残留着极致的惊恐。
法力还在,肉身无损。
可刚才那一瞬间,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乃至神魂,都与自己失去了联系,被一股无法理解、无法抗拒的意志彻底支配。
那不是法术,不是禁锢。
那更像是一种……规则。
一种“你就该待在那里”的规则。
紧接着,扎着马步的明月“哎哟”一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满脸冷汗。
其他被定住的弟子也纷纷恢复了行动,一个个面面相觑,眼中的骇然如出一辙。
他们看向李长安那间紧闭的茅屋,目光里再无半点轻视,只剩下浓得化不开的敬畏与恐惧。
孙悟空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双手。
他回想着刚才那片飘来的水雾,那每一滴落在师兄们身上的水珠,都像是一步算尽了所有变化的绝世棋招。
不带一丝烟火气。
却定鼎了乾坤。
他再回头看那些华丽的剑光,喧嚣的雷法,第一次觉得……有些吵闹。
“大师兄……”
他喃喃自语,心中那座名为“道”的殿堂,其轮廓在今日,变得愈发清晰起来。
……
茅屋之内,李长安正襟危坐,内心却在疯狂刷屏。
叮!任务完成!
判定效果:举重若轻,技惊四座!
综合评价:完美!
恭喜宿主获得:显圣值十万点!
李长安一边压制着体内又开始蠢蠢欲动的金仙法力,一边欲哭无泪。
又来?
还让不让猴……不,还让不让咸鱼活了?
他只想安安静静地苟到大劫结束,怎么就这么难?
就在他琢磨着是不是该找个由头,比如“参悟扫地之法偶有所得,需闭关百年”,来躲躲风头时,菩提老祖那宏大而又平静的声音,毫无征兆地在方寸山每一个弟子的心湖中响起。
“三日后,卯时。”
“所有弟子,至后山‘三千菩提林’,为我取‘无根之水’。”
“水须洁净,不得沾染尘埃秽气。取水最多且最纯者,可入我丹房,听讲大道三日。”
此言一出,整个斜月三星洞,瞬间沸腾了。
听祖师亲讲大道三日!
这是何等的机缘?
要知道,平日里祖师讲道,都是在大殿之上,弟子数百,所讲内容亦是普适性的道法。
而入丹房听讲,那是亲传弟子才有的待遇,讲的必然是直指本源的无上妙法!
一时间,所有弟子都摩拳擦掌,激动不已。
“无根之水?那不是晨间叶上之露吗?这有何难?”
有新入门的弟子不解。
“师弟有所不知。”
一位资历颇深的师兄解释道。
“后山那三千菩提林,乃是祖师亲手所植,每一片叶子都蕴含道韵。其上凝结的露水,更是天地灵气所化,名为‘无根水’,实为‘先天真水’,是炼制九转金丹都用得上的宝物。”
“但此水灵性极强,稍有法力惊扰,或沾染凡尘气息,便会立刻消散,化为寻常水汽。要取此水,极难!”
“这考验的,不仅是神通,更是心境!”
演武坪上,刚刚从惊骇中恢复的清风明月二人,听到这个消息,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不远处一位盘膝坐在青石上,正在调息的青年道人。
那道人面如冠玉,剑眉星目,一身月白道袍纤尘不染,周身隐有灵气环绕,气度非凡。
他便是祖师座下,公认的、除却那位神秘的大师兄李长安之外,悟性最高、神通最强的弟子,灵云子。
灵云子缓缓睁开眼,眸中一道精光一闪而逝。
他听到了周围的议论,也感受到了清风明月投来的目光。
他的视线,却越过众人,落在了那间最偏僻的茅屋上,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讥讽。
“以水珠定身,不过是些控水的小术,哗众取宠罢了。”
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周围每个人的耳中。
“大道争锋,靠的是堂堂正正的神通法力。这等取巧之术,上不得台面。”
清风明月闻言,立刻附和道。
“灵云子师兄说的是!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为师兄贺!”
在他们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仙家气度,这才是他们应该追随的榜样。
至于那个只会扫地浇花的李长安,不过是走了狗屎运,学了些怪异的旁门左道罢了。
这场由李长安无意间掀起的风波,就这样被祖师的一个任务,巧妙地转移到了另一场更盛大的竞争之上。
……
三日后,天色未明。
后山的三千菩提林外,已是人头攒动。
几乎所有方寸山的弟子都聚集于此,人人手中都拿着各式各样的法器:玉净瓶、琉璃盏、紫金钵……一个个宝光流转,显然都为今日之事做了充足的准备。
灵云子站在人群最前方,手托一只白玉净瓶,神情倨傲,自有一股领袖风范。
孙悟空也夹在人群中,他两手空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