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寿康宫的老太监再次来到长春宫门外时,脸色比往日更沉几分。他并未如常询问抄录进度,而是尖着嗓子,带来太后的又一道口谕。
“太后娘娘凤体欠安,夜不能寐,听闻贵妃娘娘近日潜心抄经,字迹工整,心诚则灵。特请贵妃娘娘亲手抄录《金刚经》九卷,送往皇觉寺佛前供奉,为太后娘娘祈福。”
《金刚经》?九卷?
璎珞听得心头一紧。这比《女则》《女训》更加繁复耗神!太后这是变着法儿地磋磨娘娘!
她下意识看向身侧的主子。
沈青黛今日穿了件素净的月白宫装,未施粉黛,脸色在阴沉天光下显得有些苍白,却依旧挺直脊背站在宫门内。她听完口谕,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淡淡道:“臣妾领旨。请公公回禀太后,臣妾必当尽心。”
老太监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干脆应下,愣了一下,才板着脸道:“太后娘娘心急,请贵妃娘娘三日内抄录完毕。”
三日?九卷《金刚经》?便是日夜不休也难完成!
璎珞几乎要忍不住出声,却被沈青黛一个眼神止住。
“臣妾,遵旨。”沈青黛语气依旧平稳。
老太监狐疑地打量她一眼,终究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去。
宫门重新合拢。
璎珞急得眼圈发红:“娘娘!这分明是故意刁难!您旧伤未愈,手腕本就容易酸痛,这三日九卷如何抄得完?若是累坏了身子……”
“抄不完,便是对太后不敬,心意不诚。”沈青黛转身往回走,声音听不出情绪,“他们等的就是这个。”
回到偏殿,看着案上早已备好的厚厚一沓《金刚经》用纸,沈青黛沉默片刻。
“研磨吧。”
她真的开始抄了。几乎是废寝忘食,从白日到深夜,灯烛燃尽又续上。手腕肿了便用热毛巾敷一敷,继续写。脸色越来越白,眼下泛出淡淡的青黑。
璎珞在一旁看得心疼不已,却劝不动,只能偷偷抹泪。
第二日深夜,沈青黛伏在案上小憩了片刻,醒来时喉头发干,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声音有些闷。
璎珞立刻紧张起来:“娘娘可是着了凉?奴婢去请太医!”
“站住。”沈青黛叫住她,声音带着咳嗽后的微哑,“一点小咳嗽,不必惊动太医。去熬碗姜汤来便是。”
璎珞犹豫:“可是……”
“去。”
“……是。”
姜汤还没熬好,乾清宫的大太监常禄却带着两个小太监,抬着一个小箱子来了。
常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笑意:“陛下听闻贵妃娘娘近日抄经辛苦,特赐下老山参一支,给娘娘补补元气。陛下还说,太后凤体要紧,但娘娘也需保重自身,不必过于劳累。”
箱子打开,里面果然躺着一支品相极佳的野山参。
璎珞心中顿时一喜,陛下还是关心娘娘的!
她下意识看向主子。
沈青黛停下笔,目光落在那支山参上,看了片刻,脸上依旧没什么波澜,只微微颔首:“臣妾谢陛下赏赐。”
常禄笑道:“陛下牵挂娘娘,奴才这就回去复命。”
“公公慢走。”
常禄走后,璎珞捧着那支山参,像是捧着救命稻草:“娘娘!陛下心里还是有您的!有了这老山参……”
“收到库房去。”沈青黛打断她,重新拿起笔。
璎珞愣住:“娘娘?您不立刻用一些吗?您脸色这么差……”
“本宫现在没空。”沈青黛头也不抬,笔尖重新落在宣纸上,“况且,陛下的恩赐,是‘赏’下来的。本宫岂能不识抬举,立刻就用?”
璎珞怔在原地,看着主子冷漠的侧脸,忽然明白了什么。陛下这关怀,来得太巧,也太迟。更像是一种姿态,做给太后看,做给六宫看,或许……也是做给他自己看。而非真心疼惜娘娘此刻正在受的苦。
她鼻子一酸,默默将山参收了起来。
第三日傍晚,沈青黛终于抄完了最后一笔。
九卷《金刚经》整整齐齐叠放在案头,墨迹未干。
她脸色苍白如纸,起身时甚至晃了一下,被璎珞及时扶住。
“娘娘!”
“无事。”沈青黛推开她,自己站稳,“把这些经卷收好,明日一早,送去皇觉寺。”
“奴婢明白。”
当夜,沈青黛发起了低烧。咳嗽也加重了些。
她不让请太医,只让璎珞煮了普通的散寒汤药,喝下后便早早歇下。
璎珞守在外间,一夜未眠,听着内间偶尔传来的压抑咳嗽声,心急如焚。
而此时的皇觉寺,万籁俱寂。
藏经阁深处,一盏孤灯如豆。
一个身影悄然潜入,动作轻捷地避开守夜的僧人,来到供奉太后长生牌位和日常所用经卷的佛龛前。
那身影在黑暗中摸索了片刻,将一样东西,小心翼翼塞进了佛龛底座一个极其隐蔽的缝隙里。
做完这一切,身影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黑暗中。
只有佛龛前那盏长明灯,灯焰轻微晃动了一下,很快又恢复如常。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
翌日,九卷抄录好的《金刚经》被送去了皇觉寺,由方丈亲自接收,供奉于佛前。
消息传回宫中,太后只淡淡“嗯”了一声,未置可否。
坤宁宫那边似乎也安静得出奇。
然而,这种平静并未持续多久。
就在经卷送入皇觉寺的第三日深夜,一场突如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