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2)
保天下四万万人口一年的口粮。
这个消息足以让封家父子高兴的昏了头,想把谷来宝的郡君之位提成王爷,但被郑丰海劝住了,而是将这份奖赏给了谷来宝的爹娘。
于是大字都不识几个的谷老五夫妻俩一跃成为了新进保田侯和二品淑夫人,虽然没有什么实权,只享三等侯待遇,但对于谷老五一家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金子一样,特别知足。
只是既然得了皇帝的赏,一家人也该去上京拜谢皇恩,谷老五一家商量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先让来安和来明去上京叩谢皇恩,而他们剩下的人,等把家里收拾妥当了也启程去上京。
我也舍不得家里,但孩子们都在上京,就咱们两口子,这日子也没意思,你说是不?
郑慧慧给沉默着的谷老五碎碎念,就不说二丫和小林了,那以后来宝儿得留在上京,总不能让他和丰海两地分居吧?
听说老四喜欢上一个姑娘,咱们得去看一看不是,早点定下来咱心里也踏实些,还有三丫,这丫头最让我操心,也不知道她一个丫头跑上京去干什么,这么久都不回来...
其实她也不是在说服谷老五,更多的是在说服自己,谷老五只是默默的听着,看她越说越皱着脸,放下烟卷。
慧儿,咱们一家人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家,咱们现在还跑的动,不如跟着孩子们走,别让孩子们为咱们俩牵肠挂肚的。
我这不是...唉,咱家这儿也得有人守着才好,不然来宝儿那些暖房啊、田地都没人看着了,终归是咱们的根。
咱们家里的这点东西,谁也拿不走,至于落叶归根,咱们还离着远呢。谷老五拍拍她的手,你想想来宝儿,我瞧着他和丰海那孩子太近乎,应该是好上了。
郑慧慧心里头早猜到了,因为这个就更纠结,要是他们一大家子跑到上京去,那不是给人添麻烦去了?显得她家来宝儿就更配不上郑家,那可不行。
谷老五将剩下的半根烟仔细收好,你有空了就去找你嫂子好好聊一聊,总和山哥这么分着也不行,两个小的也大了。
郑慧慧一拍大腿,还是你看的清,我这就去!
小燕!郑慧慧行动力很强,说着立马就去做,同时让儿媳妇看着家里,我出去一趟,你看着点孩子,锅里热着粥呢,饿了记着吃。
说完风风火火的拎着篮子走了,孙晓燕抱着孩子,还来不及说话,便只能望着她的背影远去。
大胖儿子还朝着背影的方向伸展手臂,啊啊的叫着,似乎能认得出来那是他的奶奶一样。
朱氏其实并不想回上京,这么多年,她早就习惯了谷家村这样没有约束、没有顾虑的生活,她每天只要照顾好两个孩子,剩下的时间便全是她自己的。
但是她和丈夫分开多年,丈夫如今重回高位,便是有心回来也没有机会,那就只有她去最合适。只是,她这一走,谷家村这样悠闲自在的日子,便只能留存于记忆里了吧。
朱氏心里有些淡淡的伤感,随后又强打起精神,如果丰海和来宝儿要办婚事,她这个亲娘总不能让别人来插手。
她暗下决心,不管上京有多少莺莺燕燕、牛鬼蛇神,她朱柔绝对不会输!
郑慧慧和她聊了一下午,回家之后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觉得难受,她睡不着,一下子坐起来,拍醒身边酣睡的丈夫。
老五,你说山哥是不是娶小媳妇了?我咋觉得嫂子不乐意见他呢,是不是他在外面有钱了就学坏了?
谷老五睡的正香被拍醒,迷迷糊糊的听见媳妇这么问,下意识的说了一句,不能,山哥不是那样的人。
那我看嫂子一提起上京就膈应,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一样。
你想多了,山哥要是和前街的杨果子一个德行,还能每隔俩月就给嫂子送东西?
谷老五翻了个身,困的眯着眼,话却说的很透彻,你可别说是给两个小孩的,有了后娘,就有后爹...
郑慧慧心想也是,心里头总算是踏实了些,估摸着嫂子也和她一样,旧家难舍。
然而举家搬迁的计划,被谷来宝的实验进度绊住了脚步,这么一拖延,转眼就到了8月下旬。
娘,我得等着今年的水稻收了以后再说,还早着呢,不然你和爹带着大嫂先去上京吧,五哥留下来陪我就是了。
不用,你大哥写信回来说事情都办好了,咱们不着急动身,正好你五哥明年三月参加考试,咱们一块儿走,来得及。
我跟你爹商量过了,把婚期延迟半年,先给你四哥办了婚事,再回来操持了你五哥的婚事至于你三姐,我让你哥和你二姐给她物色着,有合适的就嫁,咱多贴点嫁妆也行。
郑慧慧是真的很爱自己的孩子们,她努力的让自己不偏心,但人的心本就是偏的,小六年纪最小,从小到大也最让她省心,甚至她觉得家里能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也是都是因为小六,难免就偏心他一些。
但是好在,这个家里偏心小六的不止她一个,倒显得这样才是正常的。
谷来宝劝说不动爹娘,又满心都是地里的水稻,便也就不去多想了。
十月中旬,天气慢慢转凉,这期间朱氏已经带着两个幼子返回了上京,谷来宝一家就更加深居简出了,但田地里却是另一番场景,人们的热情极为高涨,那沉甸甸的谷穗子,饱满的谷子,让抢收的人们都感受不到疲惫,腰酸背痛也觉得高兴。
谷来宝一直守在打谷场,等着收完一亩地就赶忙将谷子打下来,然后堆成一堆,准备称斤。
多少斤?谷来宝瘦了很多,也黑了很多,眼中全是红血丝,他已经熬了两个晚上了。
一旁的郑集也气色不大好的样子,明明天气还不是很冷,他全穿的严严实实,连脖子都遮盖起来。
毛重一千七百三十三斤!这是第一组称重的记重员。
一千六百零八斤!一千七百零八斤!这是第二组。
一共十组过去,每一组都超过一千六百斤,等后面晾晒之后,也应该超过一千二百斤每亩地。
谷来宝轻轻的舒了一口气,还不错,第一阶段的杂交实验成功了!接下来就得换地方实验了。
水稻喜高温、短日照、多湿,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谷家村地理位置靠北方,夏季高温冬季严寒,空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