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卷 第一百十六回 留得残荷听雨声1

潜入大盛救人,还是公开向大盛要人,两国的矛盾都将瞬间激化,甚至可能引发战争!”

是啊,这么重要的一封信,若是……我忙问盈盈:“这封信若是到了巴勒那手里,程大哥可就真的危在旦夕了。你可有设法阻止曹怀清寄出此信?”

盈盈闻言面白如纸,颤声道:“我、我没有想那么多,当时,我只想着尽快入宫将此事告诉你们,未曾想、想那么多。大人,大人这可如何是好啊?”

“贤侄这是关心则乱。”郭大人安慰她道:“你莫要太担心了,太后既然将程将军移交大理寺看守,并着三司会审此案,老夫我总还是能使上些力的。虽未能阻止曹怀清,但至少我们知晓了他们的动向,便不至于太过被动。好了,我这就回大理寺看看程将军,有什么消息随时通知我。”

盈盈提出要跟着郭大人去看暮云,我刚在制狱见过他,就不凑那热闹了。

回泰元殿的路上,我把自曹怀清出现以后发生的事捋了一遍。他初到永安时,为了尽快接触到文后,选择了我作为跳板,又抓住时机“见义勇为”地救了我一命。其实现在想来,猎户人家出生的乡野村夫怎么可能如他这般英俊不凡、文武双全。且在赢得文后的青睐之后,他并没有设法谋求一官半职,而是自愿做了这个几乎可以做他祖母之人的男宠。想来是为了更接近文后,以探得大盛更多的军国机密。

此后的事便顺理成章:成为佛恩寺主持,豢养一批明为僧人,实为高厌遗民的爪牙;引叔父索必卢入朝,明面上是为文后铲除异己,实际上是为了打压忠义之士,削弱大盛的实力;离间文后身边的人,令我们互相猜忌、互相伤害,这样他们搞小动作就方便多了;揭露暮云的真实身份,激怒两国统治者,若是能引发国战、鹬蚌相争,高厌正好坐收渔翁之利。

真可谓是居心叵测、算无遗策啊!

不过他唯一算漏的,大概是自己会对一个女人动心了。故而在假遗书这件事上,曹怀清不希望盈盈在信以为真之后做出什么伤害我的举动来,而索必卢并没有这样的顾虑,因此两人的态度才会有所不同。也正因如此,在盈盈以我的样貌登门时,曹怀清才没有将那么重要的一封密信收起来。盈盈猜测的原因只是其一,另一个原因恐怕是他不想在“我”面前表现得鬼祟吧。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人,只要有所爱,就不会无懈可击。其所爱之物或所爱之人,即是其软肋。

想来要救暮云,突破口就在“我”身上。原本此事我可以自己做,现在只能通过盈盈了。此事待下次遇到盈盈,我再与她好生筹谋吧。

这时,一阵寒风吹在身上,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我忽然意识到,永安已入秋多时,放眼望去,永安宫内一片萧索。远处的九洲池中,荷花已枯萎打蔫,连前几日还绿油油的荷叶如今也开始泛黄,不免令人产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凄凉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