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17章 改元开熙
邱腾在跟自己说之前,肯定是征询了祁宝誉的意见了的。
但祁宝誉估计家大业大,加上自己一行人前途未卜,所以初时并不想跟自己南下冒险。
不过,刚刚自己处置张宝这样想置自己于死地,不仅自己走,还要偷走马匹的家伙,最后还不忘给他家人一些抚恤,估计是这点让祁宝誉有些意外了,故而小小地试探了一番。
但若仅此而已,徐鹤知道,祁宝誉还是不可能与他一起南下的。
所以,一晚上除了服侍邱腾,徐鹤也没有跟祁宝誉多说什么。
到了第二天早晨,刑虎前来禀告,说一众亲卫没有一人要求离开,这让徐鹤心中安慰不少,这时亲卫若是离开,放在身边是个定时炸弹,放走了更加不可控,两难。
好在他们都说了不走,那就要好办了。
徐鹤让刑虎去通知众人,跟着他走的,他保证,将来会给众人一个出身;但既然大家决定跟着他走,那有言在先,再发现张宝之辈,一律重处,家人连坐。
没办法,这个年代控制手下的办法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奢谈理想、信念,简直就是可笑。
第二天一早,马车进入后院,女眷们都上了马车,张鹗、刘表等人也都上了马。
邱毅泪流满面对徐鹤道:“亮声这么一走,我们世兄弟千里之隔,不知何时能见了,可惜情势紧急,不然再让老父多看亮声一眼,老父定然心中大慰!”
徐鹤也是有些难过,去年年初时,在国子监中的邱腾老而弥坚,没想到仅仅不到一年,便落得这般下场,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他拱手道:“让老师多多调养身体,待恢复些再上路吧!晋陕山高路远,禁不住颠簸!”
虽然知道徐鹤这是安慰,但邱腾还是感激地点了点头。
徐鹤这时转头对祁宝誉道:“谢过祁兄,多有叨扰,将来若是有能报答的地方便叫家人去海陵传信与我!”
祁宝誉笑着点了点头拱手道:“谢过驸马,驸马一路珍重。”
……
一行人离开了马水口,沿着长城一路南下,过了曲阳后便来到了真定府。
接着往南的路程便好走得多。
因为真定府以北的水路,多为东西向的。
但到了真定府境内,百泉水、沙河可以直接行舟至邯郸,再走一段到了大名府,又可以坐船从卫水至于滑县。
这一路换乘,折腾无比,再加上徐鹤一行人没有表露身份,故而也没甚照顾。
在一行人到达魏县时,传来太子张璨登基的消息,先皇至正帝奉庙号宪宗,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新皇登基,改元开熙。
也就是至正三十八年即为开熙元年。
穿越以来,徐鹤所见所闻全都是“至正”年号,突然在魏县城外看见改元“开熙”的消息,他恍惚间竟然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熙”者,光明也,也有兴盛、和悦、幸福吉祥的意思。
张璨的这个年号可以说起得非常好,可惜……
徐鹤看着魏县城外,从北方逃兵灾的难民们饿殍满地的惨样,实在看不出意思“开辟光明”的征兆。
不过他现在已经无暇关注改元这种“大事”,因为滑县就是北直隶跟河南卫辉的交界,如果张璨想要对他动手,第一个地点就是滑县至卫辉的这一段路。
第二个地点在黄河渡口。
第三个地点则在河南进入南直隶的交界处。
他们此行的第一处危险之地马上就要到来了!
……
南阳府·瓦店。
在大魏皇权更迭的时候,权利的斗争同样出现在了朱明这个刚刚兴起不久的权利集团之中。
白河自百灵山而出,南下形成河流名曰白河,白河自百灵山流至南阳,然后接着南下流经新野,最后到达襄阳。
这条河对于明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运粮通道。
大量湖广的粮草都是经过襄阳舟船运至南阳,保证了明军在河南站稳脚跟。
这也是俞大猷一直在新野坐镇,而不是在南阳的原因。
如今明军遇到了一个战略上的问题。
以高拱为代表的北人,觉得此刻明军应该趁着至正帝新丧,魏廷内部不稳的机会,北上渡过黄河,占领彰德府后,直插京畿。
而以徐阶为代表的南人则希望还是东进走淮河入江占领金陵。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便在南阳休驻了大半年的光景。
不过这段时间明军也没闲着,他们一边利用白河将湖广的秋粮源源不断运往新野,一边派兵攻略邓州、唐县、内乡、裕州等地,抓丁聚粮。
而盛正奇部则在不久前刚刚攻破反贼的老巢郧阳府,如今正在从淅川、泌阳、宜城、南召等地将明军死死控制在南阳、新野一线。
双方此刻都在积蓄力量,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新野城外,看着今天又从邓州搜刮来的粮草,俞大猷忧心忡忡。
选锋营前哨刘敏愤怒道:“总哨,邓州如今已经被刮地三尺,今天又从邓州来了十多条粮船,这样的大雪天,邓州百姓正月里头就要死不少人啊!”
见俞大猷不说话,刘敏小声埋怨道:“魏廷死掉的湖广巡抚车纯,他留下的巡抚标营自从投降后,便一直被老营用来制衡总哨,但老营那帮老爷难道不知道?这些标营的家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前些天在唐县,直接屠了十几个村子,甚至连远在泌阳的毛家集都被这些人屠了。这……”
就在刘敏越说声音越大之时,俞大猷冷哼一声道:“住口。”
刘敏顺着他的眼睛看向右侧不远处,这才发现原来老营那边竟然来人了!
“志辅,原来你在这!”
看到来人,俞大猷迎了上去拱手道:“原来是叔大,怎么样?陛下决定了吗?”
原来,就在不久前,反贼“皇帝”朱厚熜秘密来到南阳主持“内阁”召开会议,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路线。俞大猷一直在等着结果。
张居正黑着脸道:“陛下决定了,走淮河水路,向东先攻下金陵!”
听到这个消息,俞大猷顿时大失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