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谋划
擢州的中秋夜大办特办,皇城里的中秋夜却因为一连将贵妃禁足和皇子流放,宫里比起以往倒清静了不少,皇后原本是揽下了中秋夜的操办事宜,这样一来却又只能减小规模,免的再惹皇帝不快。
太子今日早早入了宫,陪着皇帝逛了御花园,又去了御书房待了一个时辰,不知道在里面讨论了些什么,直到用完午膳这才来到皇后的朝夕宫。
这些时日宫中大事也都传进了皇后的耳朵里,但太子一向不愿说起这些朝政,更多的想要陪伴母亲说些家常话,皇后也就不提,只享受天伦之乐。
但前两日陛下一连处置了侯爷和贵妃,一个皇子还被流放,原本皇帝就少子嗣,皇后这忧心忡忡的不知是何事将陛下惹恼,好不容易逮到了萧易,她屏退了丫鬟,将人拉进自己的寝宫。
她这般,萧易也猜到了她的意思,端坐在下首依旧是一副清风霁月的模样,轻抿了口茶这才看向上首温婉的母亲。
许皇后乃是书香门第,一身的清淡淑静模样,虽上了年纪但却依旧风韵犹存,身穿一身淡紫色宫服,皱着眉头看着萧易。
“母亲要问什么便问吧。”
皇后轻叹一声,“我不懂前朝事,可陛下一向待林贵妃和侯爷盛宠有加,这般下了狠心还是头一次,柳点殿下虽荒唐但好歹是陛下的儿子,陛下这般实在是半点父子情分不顾及,你老实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你是储君,一言一行更要慎重,我怕以后盛宠不在,你……”
徐皇后对上萧易探究的眼神欲言又止,想说的话全数吞了下去,但她的担忧萧易又怎么能不知,许皇后知道这其中必有萧易背后推的一手,连林贵妃盛宠至极的人也有栽跟头摔下来的一天。
萧易是储君,是未来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人,不知多少眼睛在盯着他,倘若让有心人去查,知道他背后残害手足,必然会传出对他不利的言论来,陛下老了,开始听取大臣的意见来,时间一长难免疏远他,被人一旦抓住把柄给他痛击,那他的下场只会比萧南他们更惨。
他轻叹一声,上前走至皇后身边,蹲下身子拉起母后的手。“母后,儿臣知道您的意思,只是若要成大事便不该瞻前顾后,六弟自作自受,父皇也是真的气急否则不会将他流放。”
许皇后虽然心底还是有些惴惴不安,但萧易这孩子从小便表现的与旁人不同,很早的便能离开她独立思考。从小不管是太傅还是武师父,对他都是赞赏有加的,他这般信誓旦旦一定是有自己的理由,许皇后还是轻轻点头,算是应了他的话,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
母子俩又说了会话,皇后便去检验中秋宴最后的细节,以保今夜平安无事,让陛下的情绪也能转化一下。
太子在皇后的宫里待了会,转眼便到了晚上,他的随从拿来他今夜要换的太子朝服替他换上,这才匆匆往朝云殿去。
今夜的中秋宴倒也简单,几个三品以上的大臣,还有几个郡王和皇亲国戚,倒也算是皇亲国戚的家宴,萧易到时皇帝已然入座,他连忙上前在殿中央躬身一拜:“儿臣来晚了,父皇恕罪。”
萧启今夜似乎好了不少,况且白日里萧易陪他逛了很久,又在书房陪他批改公文,累的在皇后宫殿里歇会来迟了也是情有可原的,他摆摆手让萧易起来:“就是家宴,不必拘束,快些坐下。”
萧易谢过以后去了给自己安排的位置,他是储君,位置自然是离陛下最近,对面是贵妃娘娘,就连萧涣也是在贵妃下面,他坐下后与萧涣对视一眼,互相颔首示意过后便听的殿内一阵琴瑟之声传来。
殿内,顺时走上来几个舞女,穿着单薄物资摇曳,众人也不再拘束,端起酒杯互相到节日的祝福,有的大臣更是先一步起来同陛下道贺,“臣等敬陛下一杯,愿陛下福寿绵延,愿我北黎万代长春。”
喝了几杯酒,皇帝也是情绪高涨,听见有大臣这般说话,他也举杯站起身,看着底下的众人,缓缓道:“北黎是因为有你们这些忧国忧民的人在,北黎才越来越好,朕该当敬你们一杯。”
说完,皇帝仰头将杯子里的酒喝下,众人也紧随着喝掉自己的酒,又有人接着夸赞皇帝的能力,”擢州疫病,是陛下运筹帷幄,善用人才,又开放国库救济擢州和珉山显的百姓,陛下圣明!”
众人又是躬身一拜,皇帝这才摆摆手,脸色通红的招呼着众人让众人落座,一番君臣间的互道谢意完,皇帝召来曹公公,就见他端着一个瓷碗,皇帝眉头一皱,从他手里接过仰头将药喝下。
这番模样却尽数落在了离贵妃和萧涣的眼里却并不惊讶,他们一早就听人说陛下这几日睡不着觉,经常头痛像是病了一般。原本还不信,但今天一见到不像是作假,萧涣不由的将目光落在对面的皇后母子,眼底闪过一丝探究的目光。
父皇若是病了,太子和皇后不会不知道,就算皇帝有意隐瞒,也不会当着这么多人喝药,对面的皇后和太子这般淡定的样子,显然是知道的。
那他们为何不提?萧涣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皇帝病了宫里最大的不就是太子,宫中之事还不是由着这个储君做主,若是太子在萧南的书信里留下了关于自己的罪证,趁陛下病时要萧涣命。
他眸子一闪,露出几分诧异来,一边感叹太子这个两面三刀的人,一边和皇帝做出那副父子相敬相爱的模样,却在陛下病后不管不顾装作看不见,只看得见自己的利益,也不知父皇究竟为什么对萧易这般爱护。
但他转念一想,这又何尝不是自己的机会,虽然也有可能是父皇装病,亦是被萧南一事气病了。
他这段时间都没有心思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那就代表他做什么都是无限制的,等他召集大臣将参奏的折子递上去,打太子一手猝不及防,撤掉他身边的首辅安插自己的人。
他将情绪掩在眼底,端起酒杯不动声色的抿了口酒,好似心里的盘算已经成功了一般。
中秋宴还能结束,皇帝便在半道上以醉酒离席,众人恭送走他,时辰也不早了便纷纷离开。
等皇帝一到寝殿,眸子却突然恢复了清明,远没有放才在殿内的迷离,曹公公端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