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四、康肇弑主

不起身,只是坐起来,拍了拍身下的草坪,说:“皇上,来,坐下试试,很软乎的。”

耶律隆绪挨着耶律隆运坐下来,说:“不错,的确很柔软。”

耶律隆运指了指四周,说:“这地方真好,面临大海,视野开阔,好地方呀。”

耶律隆绪说:“大丞相觉得好,朕就心安了。”

耶律隆运说:“多谢皇上把这么好的地方赐给臣,臣就是现在死在这里也高兴。”

耶律隆绪说:“大丞相今天怎么尽说一些疯话,朕还要大丞相辅助呢。”

耶律隆运叹道:“臣没有说疯话,臣今年已经七十岁了,来日不多了,如今有了这么一块这么好的墓地,后事已经有了着落,臣真的非常高兴。皇上现在人才济济,满朝都是经国理政的能手,繁荣昌盛,指日可待。臣能看到这些尤其高兴,请皇上善用他们,明君能臣,共造契丹盛世。”

耶律隆绪说:“皇太后屡次跟朕讨论天下大势,说守太保生前曾言契丹之祸不在南,也不在西,而在东,今康肇作乱,祸从东起,大丞相焉能置之不顾?”

耶律隆运说:“平定康肇乃皇太后之遗志,臣如何忘得了?皇上放心,只要臣一息尚存,也要完成皇太后的遗愿。”

耶律隆绪说:“如此,朕就放心了。”

耶律隆运问:“皇上何时出兵?”

耶律隆绪说:“当然越早越好。”

耶律隆运摇头道:“皇上先不要着急,等待时机?”

耶律隆绪说:“还等待什么时机?”

耶律隆运说:“皇上,皇太后生前就有讨伐康肇之意,只是时机尚未成熟,其一,出师无名,其二,未得其便。”

耶律隆绪说:“未得其便?此话怎讲?如何才能得其便?”

耶律隆运说:“皇上,这个便马上就要来了?”

耶律隆绪说:“大丞相说来听听。”

耶律隆运说:“前些时,高丽使者魏守愚,前来吊唁,臣问了高丽国内的形势,魏守愚说高丽现在康肇把持政权,鹰张跋扈,有不臣之心,高丽王诵有意除掉康肇,只是实力太弱,不敢下手,臣便告诉魏守愚:契丹也欲除掉康肇,愿意配合王诵,剪除奸佞。臣以为高丽内乱只在这几日,到时候不管王诵能不能除掉康肇,高丽国内必定内乱,到时候皇上借平定叛乱之名出兵,可以得到高丽人的响应,事半功倍,何愁大事不成?”

耶律隆绪大喜,说:“原来大丞相早有谋划,朕可以高枕无忧了。”

耶律隆运说:“皇上可不能掉以轻心,臣觉得康肇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耶律隆绪笑道:“大丞相说的是,朕已令中京兵甲司,缮造战具,兵器,铠甲,各部贮备粮草,只等大军出征。”

耶律隆运说:“王继忠是中京留守,他应该已经做好准备。”

耶律隆绪笑道:“王继忠是个非常可靠之人,值得信赖。”

耶律隆运说:“不错,这人有守太保之才,皇上不要怠慢了他。”

耶律隆绪说:“大丞相说的是,可是——”

耶律隆绪本来想说王继忠还是一个汉人,可想到耶律隆运也是一个汉人,就把话咽回去了,改口说:“王继忠对挂帅之人有些意见?”

耶律隆绪说:“朕想让萧合卓挂帅,让王继忠任副帅,可是,王继忠以为不可,不愿意担任副帅。”

耶律隆运说:“萧合卓非大才也,没有大局观念,容易贪小利而误大事,皇上还是另选他人吧。”

耶律隆绪皱了皱眉头,心想:怎么与王继忠说的一个样?他说:“好,朕再想想。”

耶律隆运说:“皇上,太后厌倦战争,皇上也不要太要强了。”

耶律隆绪说:“大丞相说的是,如果这次康肇不谋逆,朕就不再追究。”

耶律隆运说:“皇上如果真与高丽动武,要派人告知宋国和西夏,一则显示我们的诚意,二则警示他们不要插手。”

耶律隆绪说:“对对对,还是大丞相想的周到。”

耶律隆运说:“既然皇上决心讨伐康肇,事不宜迟,请皇上即刻前往中京,暗中调度,以备及时。”

耶律隆绪说:“大丞相说的是,”

耶律隆绪亲率文武百官前往中京,驻跸七金山,派出大批间谍前往高丽打探消息。不到十日,耶律隆绪得到情报,康肇果然对高丽王诵动手了。

自魏守愚回去之后,王诵自以为得到了契丹的支持,要先对康肇动手,先派人前往西京,接替他的留守之职,解除他的兵权。

没想到接替之人还没有发布命令就被康肇杀了,接着,康肇率大军连夜进入京城,围住皇宫,王诵无路可逃,康肇亲手给他一刀,王诵仅仅只喊了逆贼两个字,就再没有吭声了。

杀了王诵之后,康肇意欲自立,无奈遭到众人反对,副将陀失建议他暂缓自立,改立高丽王诵从兄王询为王。

王询生性懦弱,大权皆由康肇统领,王询不过一个傀儡罢了。

不过,高丽人很多人思念故主,对康肇弑杀国主,十分愤慨,许多州县举起了讨伐义旗,联合力量欲出兵捉拿康肇,以正国法。无奈康肇实力强大,几个带头的,很快被康肇打败,领头之人或逃或死或被活捉。余下的人不敢轻举妄动,都含愤在心,却也无可奈何。

耶律隆绪听了大喜,乃召群臣商议讨伐之事。

枢密直学士高正说:“康肇篡权弑主,大逆不道,然未自立,立王询为王,陛下可遣使宣问新主王询,责其捉拿凶手,以正典刑,若其不能捉拿凶手,则以其能力不逮,我契丹愿意出兵协助捉拿凶手,如此名正言顺,高丽无话可说。”

耶律隆绪说:“高卿家说得有道理,就请高卿家,与韩杞出使宣问,令高丽王询早早捉拿反贼康肇,陀失,押送辽阳府,听候处置。”

高正,韩杞带着诏书去了。

耶律隆运说:“皇上还是做好出征准备,高正,韩杞此去必定无果而回。”

耶律隆绪说:“朕也知道如此,大权皆在康肇手中,王询不过一个傀儡,康肇能立他,也可以轻易地废了他。”

张俭惊道:“如果此时出兵,会不会害了高正,韩杞的性命?”

耶律隆运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