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轮回
情。不过倘若演绎的频率过于频繁,便会给人带来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感。
柳川嵘再一次抵达紫渊山庄客房部的三楼,336的房门上还贴着封条,不过他此行的目的地却是302客房。不同于其他房间里空调都是在制冷模式下运作,302房间的空调却被设定在了除湿通风的模式。
一具尸体倒在床上,那便是宋科贤死后的样子。非常诡异的是,尸体鼻下至上脖颈部分再次被人削了去。平日里机灵诡诈能说会道的宋科贤被人砍去了下颚后的模样还真是滑稽。这具尸体的胸骨同样出现了多处断裂,心脏也不翼而飞。
人死了不过就是一摊肉。
大床倚靠的墙壁上方,有一个用血渍写成的英文单词“justice”,翻译成中文就是正义的意思。讽刺。
单就犯罪现场而言,不禁让人怀疑倪仙燕和宋科贤是被同一凶手所害。不过有别于倪仙燕的尸体,宋科贤尸体的其他部分并没有遭到分解,因此302房间里的血泊并没有上一桩命案那么夸张。此外,另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在于,宋科贤缺少的是右手,而倪仙燕则是左手。
现场的单反相机“啪嗒啪嗒”不停作响,带着手套的刑警们在屋子里穿梭忙碌,这一幕倒是和一周前一模一样。同样,302房间里只发现了被害人所穿皮鞋以及酒店拖鞋的鞋印。刑警们在这里也只提取到了被害人、服务生以及上一位房客的指纹。阳台的窗户依然是上锁的状态。浴室里依然检测出大量的血渍残留。直至收队,消失的尸块和犯案的工具依然不知所踪。不过柳川嵘却在屋子里意外地发现了3张房卡。
“缪队,查清楚了。多余的那一张房卡是336房间的,也就是倪仙燕生前使用的房卡。”柳川嵘向缪义欣汇报着案情的调查结果。
“奇怪……为什么倪仙燕的房卡会出现在宋科贤的房间里?”
“难道说宋科贤是杀害倪仙燕的真凶?毕竟这卡是在他带锁的公文包里发现的。皮包本身并没有撬开的痕迹。”
“是那种密码锁?”
“对。”
“房卡上的指纹提取出来了吗?”
“嗯,只检测出了倪仙燕和宋科贤两人的指纹。”
这句似乎能证实宋科贤犯人身份的证词却被缪义欣听出猫腻,他神色陡然一惊,补充问道,“酒店工作人员的指纹没找到?”
“并没有。”
“那么恐怕这张卡的实际持有人,就是犯人。”
“咦?”
“我猜测一周前犯人拿着336的房卡进入倪仙燕的房间,做案后他便清除了卡片上面所有的指纹,然后再让倪仙燕的尸体碰触房卡。这次他如法炮制又把宋科贤的指纹附着在了房卡上。只不过如此一来,那位亲手把房卡交给倪仙燕的服务员的指纹就不会出现在房卡上。这样的事情,恐怕只有凶手本人才能做到。”
“原来如此。”
“倪仙燕遇害后,我们谢绝了一切媒体采访,也特地关照过酒店工作人员,他们应该不会对外透露和案件相关的细节。”
“照这么看来,杀死了倪仙燕的人才有可能模仿出上次的犯案现场。他是故意留下336房间的房卡,把第一桩凶案嫁祸给宋科贤,对吧,缪队?”
“大概如此。”
“那凶手还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柳川嵘得意洋洋地说了一句,似乎两起案件的真相近在咫尺。
“不过还不能掉以轻心。犯人在墙上用英文留言,或许是为了增加字迹鉴定的难度,这说明他有一定的反侦察意识。”
“是不是也可以证明犯人受过很好的教育?”
“那可不一定。现如今网络这么发达,只要会上网,就能获取翻译。说不定这还是犯人第一次书写英文。”缪义欣的推理严丝合缝。他摸了摸下巴,接着说道,“相较于上次案件,本案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一是尸体并没有被大块分解,二是死者的右手而非左手被人切割后带走。或许这些差别正是犯人在特定条件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法医那边怎么说?”
“法医推断,死亡时间大约是在昨天,也就是17号晚上10点40分,死因是机械性窒息。”
“被人勒死的?”
“嗯,被害人的脚趾有一处淤青,可能是他被害挣扎时踢到了墙壁所致。”
“宋科贤的社会背景比较复杂,得多派些人去走访调查。”
“缪队,我们已经锁定一个嫌疑人。”
“谁?”
“吴春秀。”
在倪仙燕的案件中,吴春秀是宋科贤不在场证明的证人。不过短短几天时间,她便成了疑犯,原因无外乎这女人有着明确的杀人动机。
“哦?她不是宋科贤的老相好吗?”缪义欣暗自嘀咕了一句。
“16号下午,宋科贤曾去工作单位附近的派出所报案被人袭击,而袭击他的人正是吴春秀。被害人眉骨处的伤痕就是当时受伤留下的。”
“这还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男人。”
“说不定吴春秀为了提前上位和宋科贤一起谋害了倪仙燕。事后前者又发现宋科贤还有别的女人,于是便再度犯案。”
“的确有这个可能。对了,302周边的房客调查过了吗?有人听到过搏斗的动静吗?”
“302周边没有其他人入住。”
“什么?确定吗?”
“不会错的,缪队。”
缪义欣像是灵魂出窍一般原地伫立,头脑里各类线索有序罗列,编织成一张纵横交错的逻辑网。电光火石之间,他想通了其中的道理。
“分尸会产生不小的动静,特别是对于骨骼的切割。倪仙燕被害当天恰巧遇上雷暴雨,分尸的声响可以被雷声掩盖。可是昨晚并没有下雨,也没有打雷。恐怕凶手是避免惹人注意,便减少了不必要的分尸。不过光这么做还不够,最为稳妥的方法便是让死者住在一个远离其他房客的地方。”
柳川嵘听着缪义欣的分析,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会不会只是一个巧合,被害人只是碰巧住在一个周围没有房客的屋子里,可凶手本人并不知道这件事?”
“这次在302房间对面的房门上发现了胶渍没有?”
“我特意查看过了,对面的3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