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但威胁之意已经昭然若揭。
就在这时,林墨言注意到一个细节——会议室角落的茶几上,放着一个巴掌大的八卦罗盘,罗盘的指针正在缓缓转动。
那不是普通的装饰品。
林墨言曾在父亲的遗物中见过类似的东西,父亲说那叫"测运盘",能够感应周围人的气场波动,从而判断对方的情绪和意图。
现在,那个罗盘的指针正指向"兑卦"——在术数中代表"口舌、破财、争斗"。
更诡异的是,指针的颜色从黑色渐渐变成了暗红色。
暗红色,意味着"血光之兆"。
林墨言心头一紧,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扳手。
就在这时,墨子涵突然开口:"孔家主,我们墨家有句话——非攻,但非攻不代表不能攻。"
孔世贤瞳孔微缩。
"西南职校的股权,一分都不能让。"墨子涵一字一句,"如果儒家想硬来,那就试试看,是你们的礼教厉害,还是我们的机关厉害。"
"好,很好。"孔世贤冷笑三声,"既然墨长老如此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他猛地一挥手,身后几名随从同时起身。
就在林墨言以为要动手的时候,孔世贤却突然转身朝门口走去,临走前丢下一句:"三天后,我会让朝廷下发正式文件。到时候,墨家就是想不让,也得让。"
说完,他带着人扬长而去。
会议室内,墨家众人面面相觑。
墨子涵坐回椅子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神色平静得可怕。
"墨长老,儒家这是摆明了要欺负人啊!"那位女执事气得浑身发抖。
"欺负?"墨子涵放下茶杯,淡淡一笑,"他们还不够格。"
"那我们该怎么办?"
墨子涵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向角落的茶几,目光落在那个罗盘上。
罗盘的指针已经停止转动,颜色也恢复成黑色。
"去查查,最近儒家和谁走得近。"墨子涵站起身,"能让孔世贤这么有底气,背后肯定有人撑腰。"
"是!"
众人散去后,墨子涵独自站在会议室里,走到窗前眺望远方。
忽然,他开口:"墨言,看够了吗?"
林墨言浑身一震。
"出来吧。"墨子涵头也不回,"监控线路早就没问题,我让你来,就是想让你听听。"
林墨言沉默片刻,从侧门走了出来。
"墨长老,您这是……"
"儒墨之争,自古有之。"墨子涵背对着他,"但这次不一样。孔世贤敢明目张胆地威胁我,说明他们找到了新的靠山。"
"谁?"
墨子涵转过身,深深地看了林墨言一眼:"你父亲当年,就是因为发现了这个靠山的秘密,才会遭遇不测。"
林墨言瞳孔剧烈收缩:"您是说……"
"别问。"墨子涵打断他,"有些事,时机不到,知道了反而是祸。我今天让你来,只是想告诉你一件事——墨家,不是你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他走到林墨言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真相的。"
说完,墨子涵离开了会议室。
林墨言站在原地,脑海中一片混乱。
父亲的死,儒墨之争,神秘的靠山……这些碎片般的信息在他脑中盘旋,却始终无法拼凑成完整的画面。
他走到茶几前,拿起那个八卦罗盘仔细端详。
罗盘的背面,刻着三个小字——"未临台"。
三、时间锁的秘密
晚上八点,林墨言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公寓。
这是一间不到五十平米的老旧单身公寓,位于城市边缘的老城区。房东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因为林墨言帮她修过几次水管和电路,租金便宜了不少。
屋内陈设简单——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墙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纸条、照片和手绘图,用红色的线串联起来,像是某个侦探片里的场景。
这是林墨言三年来整理的关于父亲失踪案的所有线索。
他随手把工具箱扔在门口,走到墙前,目光扫过那些纸条。
疑点一:尸体从未找到 官方说法是"执行任务时遭遇意外,坠入深谷",但搜救队连续搜了半个月,别说尸体,连衣物碎片都没找到。
疑点二:私人物品被清空 父亲失踪后第三天,他的办公室被彻底清理,所有私人物品"按规定销毁"。林墨言去讨要时,只拿回了一个机关盒和几件旧衣服。
疑点三:同事三缄其口 所有认识父亲的同事,要么说"不清楚",要么转移话题。有一位老师傅曾经喝醉后对他说:"小林啊,别查了,你爸是为了……"话没说完就被人拉走了。
疑点四:工作日志的空白 林墨言托关系搞到了父亲失踪前三个月的工作日志,发现其中有大量空白页。按照墨家规定,弟子每天都要记录工作内容,怎么可能连续几十天不写?
新疑点:未临台 今天在会议室看到的罗盘上,刻着"未临台"三个字。这个词,父亲失踪前曾在电话里提过一次:"我可能要去未临台了,如果我回不来……"然后信号就断了。
林墨言在墙上空白处贴了张新纸条,写下"未临台=?"
他站在墙前发呆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走到书桌前坐下。
书桌上放着那个机关盒——巴掌大小,紫檀木材质,表面雕刻着复杂的云纹和几何图案。盒子没有明显的锁孔,也没有开关,看起来就像一块实心木头。
但林墨言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