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的是,他在撤离时还有条不紊地清除痕迹,布置假线索,整个过程极其专业,没有一丝慌乱。"
老陈的声音越说越沉重,额头的皱纹都加深了:
"这绝不是普通黑客能做到的。这个人,要么是墨家的叛徒,要么是某个家族培养了很多年的超级黑客,专门针对未临台进行了长期研究。"
林墨言仔细听着,眼睛盯着屏幕上的数据,脑海中快速分析:
七分钟完成入侵,说明黑客对未临台的系统结构了如指掌,知道每一道防火墙的弱点,知道如何绕过监控,知道最有价值的数据存放在哪里;
几乎没留下痕迹,说明手法极其高超,不仅懂得网络攻击技术,还精通墨家的机关术和术数学,能够利用系统本身的漏洞;
IP指向儒家,但正如墨子涵所说,太明显了,明显得不正常,很可能是故意留下的诱饵,或者是被栽赃。
"老陈师傅,能调出入侵过程的详细日志吗?"林墨言问,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他知道,真正的线索往往藏在细节中。
"可以。"老陈点头,熟练地敲击几下键盘,屏幕上跳出一个新的窗口,显示着一长串日志文件。
日志文件密密麻麻,全是代码和时间戳,每一行都记录着系统在入侵期间的状态变化——哪个文件被访问了,哪个端口被打开了,哪个进程被启动了,哪个数据包被发送了……
对普通人来说,这些日志就像天书一样难懂。
但林墨言在墨家这段时间的学习不是白费的,他能看懂大部分内容。
他屏住呼吸,目光在屏幕上快速扫动,手指在触摸屏上滑动,一行行地查看,试图捕捉任何异常。
日志显示:
黑客首先使用了多层跳板IP,从全球各地的服务器转发数据,混淆了真实来源。这些跳板服务器分布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十几个国家,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让追踪变得极其困难。
攻击手段非常高明,结合了传统的网络黑客技术和墨家独有的机关术逻辑:
传统黑客技术:SQL注入(利用数据库查询漏洞),零日漏洞利用(利用尚未公开的系统漏洞),缓冲区溢出(让程序崩溃并执行恶意代码),社会工程学(伪装成合法用户骗取权限)……
墨家机关术逻辑:通过分析奇门遁甲的运算规律,找到算法中的"盲点"(某些输入参数会导致算法失效),然后在这些盲点处制造后门,绕过正常的安全检查……
这种复合型攻击极其罕见,需要攻击者既精通现代网络安全技术,又深入理解墨家的传统机关术和术数学。
撤离时的手法更是高明,黑客不仅清除了大部分操作日志,还刻意留下了一些"假痕迹",试图将追踪引向错误方向。
比如,他在某个日志文件中插入了一段伪造的时间戳,让人以为入侵是从另一个时间点开始的;又在某个配置文件中留下了一个假的IP地址,指向一个毫无关联的服务器……
但林墨言的注意力很快被一个小细节吸引——
在所有跳板节点中,有一个节点的响应延迟时间异常短,只有3毫秒。
其他节点的延迟时间都在50毫秒到200毫秒之间,这是正常的网络延迟,因为数据需要经过路由器、交换机、海底光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延迟。
但3毫秒的延迟,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个节点距离未临台的物理位置非常近,近到数据几乎不需要经过外部网络,就能直达目的地!
林墨言的心跳加速,手指在屏幕上点击那个异常节点,放大查看详细信息:
节点编号:NODE-17
IP地址:10.23.156.89(内部IP)
物理位置:玄宫地下一层,机房B区,服务器机柜07号
响应延迟:3ms
数据流量:异常,在入侵期间流量激增1000%
最后访问时间:05:54:41
林墨言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
10.23开头的IP地址,是内网专用IP,只有玄宫内部的设备才会使用!
这说明什么?
说明黑客不是从外部入侵的,或者至少不完全是从外部入侵的!
他在玄宫内部有一个"据点",一个内部服务器,作为攻击的跳板!
而这个据点就在地下一层的机房!
"老陈师傅,这个节点!"林墨言指着屏幕上的异常点,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急切和兴奋:
"这个节点的物理位置在哪?延迟时间只有3毫秒,这不正常!"
老陈凑过来,仔细看了看,脸色瞬间大变,眼睛瞪得溜圆:
"在……在玄宫内部,地下一层的机房B区!"
他猛地转身,对着墨天行大声喊道,声音都有些颤抖:
"钜子!发现重要线索!黑客不是纯粹的外部入侵,他在我们玄宫内部有据点,就在地下一层机房!"
众人一惊,所有的目光都投向林墨言和老陈所在的屏幕。
墨子涵快步走过来,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震惊,又有一丝早有预料的意味。他低声说,声音中带着凝重:
"也就是说,黑客很可能就在玄宫内部?是我们自己人?"
"不仅可能,而且就是!"林墨言语气坚定,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出更多数据:
"外部黑客的网络延迟再低,也不可能只有3毫秒。这是物理距离决定的,无法作假。"
"而且,您看这个数据流量的变化曲线——"
他调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