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孙维民申请维修"玄宫北侧山林边界机关",花了整整五天时间!
按照墨家的维修标准,边界机关一般是简单的防御陷阱和警报装置,最多一天就能修好。五天时间,明显不合理!
而且,"北侧山林边界",那里是玄宫最偏僻的地方,平时根本没人去,是最适合建造秘密逃生通道的地方!
"就是这里!"林墨言低声说,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他迅速合上档案,对身边的四名安保人员说:
"跟我来,去北侧山林!孙维民的逃生通道,很可能就在那里!"
"是!"四人齐声应道,紧随林墨言冲出档案室。
十分钟后,玄宫北侧山林边界。
这里是玄宫的最北端,与外面的山林接壤,是一片约两百米宽的过渡地带。
地面上长满了杂草和灌木,有些地方的草都长到一米多高,几乎把小路都淹没了。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青苔和松脂的混合气息,还有一股淡淡的腐叶味,说明这里确实很少有人来。
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偶尔传来几声鸟叫,显得格外荒凉。
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未散去,白色的雾气在林间缭绕,让能见度只有十几米,整个环境显得阴森而神秘。
林墨言带着四名安保人员小心翼翼地穿过杂草丛,靴子踩在潮湿的地面上,发出轻微的咔嚓声。
他们的手中都握着机关弩,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林墨言的目光在四周扫视,寻找任何异常的痕迹——被踩踏过的草地、折断的树枝、新翻的泥土、机关装置的痕迹……
走了约五十米,他突然停下脚步,蹲下身,仔细观察地面。
这里有一片约两平米的草地,草被压得很平,明显是最近被人踩踏过的,而且踩踏的次数不少,草根都有些发黄了。
但更重要的是,草地中央有一个不起眼的突起,大约拳头大小,表面覆盖着泥土和枯叶,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林墨言用手扒开泥土和枯叶,露出下面的东西——一个铜制的机关盒!
机关盒约二十厘米见方,表面布满了铜锈和划痕,看起来很旧,像是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林墨言仔细观察后发现,铜锈的颜色不太对——真正的老铜锈是深绿色的,而这个盒子上的铜锈是浅绿色,明显是人为做旧的!
"果然有问题!"林墨言低声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他从工具包中拿出一套精密的机关工具——各种形状的小刀、撬棍、螺丝刀、镊子……都是墨家特制的,专门用来拆解和维修机关。
他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刮掉机关盒表面的泥土,露出盒子的全貌。
盒子的锁扣确实被微调过,角度偏离了墨家的标准设计约三度,这是一个非常细微的差异,如果不是专业的机关师,根本看不出来。
但正是这三度的偏差,改变了机关的功能!
林墨言深吸一口气,用特制的撬棍小心地撬开盒子。
盒子内部是复杂的齿轮结构,大约有二十几个大小不一的齿轮,相互咬合,形成一个精密的传动系统。
正常的边界防御机关,齿轮的作用是触发陷阱——当有人踩到这个区域,会触动机关,齿轮转动,拉动暗藏的弓弩或者警报装置。
但这个机关盒的齿轮排列明显被改过!
其中有三个齿轮的位置被调换了,导致整个传动方向反了过来——不是触发陷阱,而是打开一道暗门!
"这不是防御机关,而是被改造成了逃生通道的开关!"林墨言指着齿轮间的隐藏机关,对身边的安保队长说:
"你看,这三个齿轮原本应该在这个位置,但现在被移到了那边,改变了传动方向。"
"当启动这个机关盒时,齿轮会带动地下的滑轮系统,打开一道暗门。从这里可以直接通到玄宫外的山林深处!"
"孙维民花了五天时间,不是在维修机关,而是在秘密建造这条逃生通道!"
安保队长脸色大变,连忙问:
"那他现在应该已经逃出去了吧?我们还来得及吗?"
"未必。"林墨言摇头,目光冷静:
"这种逃生通道一般会设置延迟机关,防止被人追踪。"
"什么意思?"
"意思是,暗门不会立刻完全打开,而是缓慢开启,可能需要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才能完全打开,形成一个可以通过的缝隙。"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不发出太大声响,避免被人发现;二是给逃跑者足够的时间清理痕迹,销毁证据。"
"我估计,孙维民现在还在通道里,正在等待暗门完全打开。我们还有时间!"
"那还等什么,赶紧追!"安保队长急道。
"等一下。"林墨言制止他,从工具包中拿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声波探测器。
这是墨家特制的探测设备,表面刻有微型八卦阵,中央有一个小屏幕,周围有几个按钮。
林墨言将探测器贴在地面上,启动开关。
探测器立刻发出低沉的嗡鸣,声波从底部发射出去,穿透地面,向下探测。
声波在地下不同密度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探测器接收到反射波后,通过复杂的算法,可以绘制出地下结构的三维图像。
几秒钟后,小屏幕上出现了一幅清晰的地下结构图:
地表下约两米处,有一条狭窄的暗道,宽约一米,高约一米五,从机关盒的位置向北延伸,一直通向约一百五十米外的山林深处。
暗道的墙壁很平整,明显是人工挖掘的,而不是天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