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五月中旬,炎炎夏日。
这一日,林冲和鲁智深在校场上捉对厮杀,一时间你来我往,镔铁亮银枪和水磨禅杖不时相交,你来我往,打的好不热闹。
下面观战的士卒只看得心驰神往,爆发出阵阵叫好声。
林冲原本就武艺高强,自从大和尚上山,没事两人就切磋一番,武艺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大和尚一手疯魔杖大开大合,势大力沉,林冲的林家枪也是天下独步,凌厉无双。
两人正打的尽兴,朱贵却是差人来报,说是这两日各县县尉司和巡检司都派人沿途扫荡捉拿贼人,让山上的弟兄们没事近期不要下山。
林冲寻思一番,这个时候整个济州府这么大动作,应该是那北京大名府的梁中书给自己岳父当朝太师蔡京要进献生辰纲。
梁中书是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的知府,官衔为“中书侍郎”,掌管军政大权,是朝廷重臣。
女婿孝敬老丈人,女婿为了贺寿,搜刮了十万贯金珠宝贝,都是民脂民膏,而沿途的官兵却是为了贺寿倾巢出动。
但是谁能料到青面兽杨志那个倒霉鬼还是将这十万贯生辰纲丢了。
不过这事还是和林冲有关,按照原来的剧情发展,晁盖等人事发后会来这梁山落草,到时候才是自己火并王伦之时,而且自己火并了王伦居然还让晁盖坐了第一把交椅。
真是该硬的时候硬不起来,莫非和身体有关?
摇摇头林冲继续思索。
但现在林冲已经提前将王伦给宰了,这帮人要是上山自己该如何应对?
纠结的地方在于,林冲是想接纳这个小团体的,晁盖是典型的“江湖豪杰”,为人慷慨仗义,专爱结交天下好汉,在江湖上声望极高。
但是他也有缺点,满足于梁山割据,缺乏长远目标,虽勇猛但非帅才,宋江上梁山后,慢慢将他架空后才有他攻打曾头市中箭身亡,直到临死的时候,还让人将他葬在梁山,要和兄弟们日日相伴,也是个悲情人物了。
阮氏三兄弟本是石碣村的贫苦渔民,因官府盘剥、生计艰难,这才起了劫取生辰纲的念头。
林冲更看中的是三兄弟的水军才能,晁盖一伙上梁山时,被济州府的官兵追捕,到梁山时,就他们七人竟然杀了“一千”官兵,阮氏三兄弟就是其中主力了。
当然,这一千肯定是个虚数,不过也由此可以看出三兄弟的水上才能。
三兄弟也有各自的缺点,小五好赌,小七莽撞,不过这都不是大问题。
而且晁盖死后逢年过节,只有阮氏三兄弟和刘唐去他坟上敬一杯酒,可见阮氏三雄也是忠义之人。
刘唐是最早得知梁中书搜刮民脂、向蔡京进献生辰纲的人,并主动找到晁盖提议劫取,是梁山聚义的真正“点火者”。
他作战勇猛,征讨方腊时在杭州候潮门战死,死前仍奋力砍断城门铁闸,壮烈牺牲。
这里面应该还有一个入云龙公孙胜,此人师从二仙山罗真人,精通五行道术、呼风唤雨,是梁山的“法术核心”,多次以神通破敌,虽不如吴用机变,但见识深远,是最早看出宋江有招安意图的人,在宋江征讨方腊之前,借口老娘有病,早早退去,是少有的“战略型人才”。
要说缺点,在林冲看来,公孙胜其实很难融入到集体之中,他参与其中,却从未真正属于其中。
最让林冲恶心的,就是这个智多星吴用了,要说他足智多谋,林冲不否认,但是观其一生,吴用所谓的“智谋”本质是下三滥的诡计,毫无江湖道义可言。
逼朱仝上梁山:为断朱仝后路,指使李逵斧劈四岁小衙内(沧州知府之子),连孩童都不放过;设计让卢俊义题反诗,害其被官府抓捕、妻子背叛,骗的卢俊义家破人亡;他视梁山好汉为棋子,招安后明知是死局,仍配合宋江送众人赴死。
就连他口中最亲的大哥晁盖,在临死之时,吴用却着急将宋江推上第一把交椅的位置,丝毫不顾及兄弟情谊。
这么一个肮脏、下三滥的二五仔,让林冲感到恶心。
但林冲深知此时几人的感情深厚,该怎么应对,林冲还要好好想想才是。
“兄弟,你想什么呢?”鲁智深是外粗内细的人,他看林冲愁眉不展,询问道。
林冲笑笑:“无事,本来想和大哥领一路人马出去劫富济贫,朱贵方才差人来报官兵最近巡查,只好将此事往后面放放了。”
劫富济贫是林冲顺带的,主要还是想将人马带出去拉练。
“兄弟你这么一说,洒家还真有些手痒了。”
林冲笑道:“我已经令二虎专门组织了一个情报处,于方圆百里之内打探,我们专找那为富不仁作恶多端之人下手。”
鲁智深大手一拍:“甚妙!几时动身,你早早知会洒家一声,这次不用你动手,让洒家也过一过瘾。”
林冲笑道:“好,到时候小弟看大哥锄奸扬善!”
“你们接着练。”
林冲让邓怀安继续操练士兵,他回到书房开始谋划梁山的未来。
梁山上人口日益增多,虽然靠蒸馏酒已经可以做到衣食无忧。
但林冲知道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现在朝廷还没有派兵来剿灭自己,一是梁山现在还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朝廷眼中不过是一窝贼寇。
二是因为梁山八百里水泊易守难攻,而朝廷的兵马都是陆军,不善水攻。
所以如果只是偏安一隅安心当个土匪,目前来看是够了。
如果梁山就是照着目前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还是难以抵挡天下大势,迟早也难逃覆灭的下场。
所以现在摆在林冲面前的有两件比较急切的事,一是人才、二是军备、三是人口。
林冲所谓的人才,首先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