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霜白水寒第4章
转过了年,社员们冒着寒风正忙着挑扁担往南大坡送粪肥,肖连荣带着文件材料来到龙湾,要召开青年民兵会议。青年们乐不得有这种事儿,因为不用挨冻受累照样拿工分。他们挤在队部的大屋里,吵吵嚷嚷等着开会。小周对旁边的人说:“长田,你猜肖连荣今天来讲什么?”
长田道:“这有什么难猜的,学业学大寨,大干社会主义,三十八干呗。”
有个叫二柱子的人问:“哎,什么三十八干?”
小周:“去年秋修梯田动员大会你去干什么啦?”
二柱子:“我上街溜达了。三十八是什么意思?”
小周:“是咱们大队主任老姜念错了讲话稿,肖连荣写的稿子字有点儿草了,老姜把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巧’字念二十三,再有人特意说他把苦干实干念成‘五干十干’,加一块儿不就是三十八干吗?现在老姜有个外号叫三八主任呢。”
二柱子:“这不是埋汰人吗?他可是我亲戚,你们不能这么叫。”
长田道:“怪不得你出工不出力,原来你有靠山哪。”
二柱子:“谁不出力啦?你少扯!”
小周道:“别吵吵,肖连荣来了。”
肖连荣带着微笑同德才走到前面。俊杰仔细看了看这个给他制造麻烦的人,他有一米七、八的个头儿,不胖也不瘦,人也白净,可以说英俊潇洒,“如果没有我,艳霞会嫁给他……”俊杰这样想。
德才大声说道:“大伙静一静,咱们现在开会了。今天公社和大队领导全都下队传达上级文件,到咱们队的是肖连荣,大伙都认识,我就不多说了。咱们大伙都要认真听,好好领会文件精神。”他又对肖连荣说道:“你讲吧。”
肖连荣站起来朝大家笑了笑,说道:“在学习文件之前,我说两句。咱们龙湾村在老队长德才同志的领导下,学习大寨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年实现了粮食自给,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现在,县革委会提出了新的口号,‘站在龙原望北京,手捧宝书献忠心,誓夺战粮三亿五,备战备荒为人民,粮油菜草四自给,苦战一年大翻身’。我们要响应上级号召,服从老队长的领导,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龙湾而奋斗。”他把文件举起来,又说:“今天,传达两份文件,一份是《大办农业,坚决打好农业翻身仗》,还有一份是《备战备荒为人民,提高警惕,要准备打仗》。”……
在下面听会的长田对小周说:“这小子挺能讲呀。”
小周小声说:“没这两下子能爬上去吗?听说他托人说媒,事情进行的怎么样啦?”
长田回头看了看,见艳霞、玉萍、卢洁、白静等站在后面,小声对小周说道:“别说了,就在咱们后面哪。”
小周道:“这小子今天是来亮相来了,他兴许还有别的节目,咱们往下瞧吧。”
肖连荣读了文件之后,联系国内外形势,结合文件精神,就青年们的思想特点和民兵工作要点做了一场有声有色的报告,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半小时,会议临近结束时,他又说道:“最后,我宣布一条好消息,下乡青年吴俊杰同志,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在龙湾为全体下乡青年树立了榜样,经过公社和大队革委会研究决定,吴俊杰同志被选为知识青年艰苦创业的积极分子,代表全社参加县里的表彰大会,并在大会发言。这不仅是他的光荣,也是咱们龙湾的光荣!”
青年们把目光投向了角落里的吴俊杰。
肖连荣在龙湾的演讲和表现,一时间成了青年们议论和崇拜的话题,但时隔几天,议论走了调儿,说他是特地来看艳霞的,两人谈过话,并有了婚约。艳霞却毫不在乎这些流言蜚语,依然我行我素,好像与她毫无关系。
“她是好样的!”俊杰不仅深爱着她,而且又有了敬佩之意。只是没想到自己因为选上代表遇上了麻烦事儿。
几天后,吴俊杰来到公社知青办,按着通知要求把自己写的大会发言稿子交给了田永昌,田永昌看了一遍放在桌上说:“我听说你不想当代表,更不想在大会上发言是吗?”
“我不行,跟别人比差远了,我真的不想当代表。”
“你不用谦虚,你们大队报上来的材料写得很详细,说明你做得很好。你写的就不行,把大队写的材料拿回去作参考,好好写一份交给我。”
“我真的不够格,你把我换了吧,换谁都行。”
“这是组织上的决定,也是对你的信任,不是你想不想当的问题。能在大会上发言,就是典型,是你的荣誉,也是咱们公社的荣誉。我对你说句不该说的话,有了这个荣誉,将来入党提干、招工回城都是优先条件,别人争抢捞不着,你还往外推,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再说了,这是组织决定下来的事儿,你说不干就能换人吗?”
“那……那我试试。”
永昌把大队写的材料翻出来,连同俊杰交来的稿子一起交给俊杰,说道:“别说试试,回去好好写,写出感情,让人听了感动,写出水平来。”
俊杰见实在推不掉了,田永昌又有点儿生气的样子,只好应允下来。回来的路上,又有了新的想法,以前,因为母亲问题自己备受排挤,被人辱骂,从那时起认为自己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对有关政治的事情抱着不听、不问、不说的态度,害怕受到牵连和伤害,现在,能当上知青代表并在大会上发言,这也许是自己的转机和新的起点,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抱着幻想回来奋笔疾书,连夜写出稿子,又经过反复修改后送给了田永昌。
田永昌看过之后说:“总的来说还算可以,有些地方还得修改一下。你写的都是劳动的过程和结果,却没写出劳动的原动力和思想基础,应该写怎样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你在劳动中如何加强思想改造的内容,打个比方,写劳动回来,晚上读《老三篇》,写心得体会,劳动中遇到了困难,又是如何按照文章中哪一条怎么做的,都可以展开写,就像顶雨拉河泥那一段,可以写成“在闪电雷鸣、大雨倾盆之时,我想到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出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最高指示,使我顿时信心百倍,不顾一切地完成了上级和人民交给我的光荣任务。”只有这么写,文章才有分量,才能打动人心。这样吧,你就在这儿写,中午在食堂吃饭,什么时候写好了再交给我。”
“行。”俊杰按他的意思重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