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章 密联

    暖阁中堂。

    王承恩正在后亭为崇祯讲述制建奴策,他虽然得赵百吉之计,但以他过往的认知和阅历,还拿不定这计策如何。

    看到整日为建奴一事愁眉的皇爷,死马只好当让活马,或有奇效呢。

    “陛下,建奴南侵犯边成性。我朝九边,养兵百万拒敌,耗饷费粮,今达八百万两之巨,已越年赋之三有二,旦逢天灾民乱,课征粮饷,朝廷无异于饮鸠止渴。”

    朝中多数官员对“建奴”的办法就是加强边防,钱只能向百姓课征新税。

    “重兵集于京畿一线,固守各路要冲,保京师万全,然,开边市,互通有无,以缓‘建奴’南下,再令细作祸其朝纲,乱其子民,此计可成也。”

    王承恩之计不需加税,行的是缓兵之计。

    “如何祸其朝纲,乱其子民?”

    崇祯不否认这计划的可行性,但要怎么实施呢?

    “听闻西域身毒之国有蛊可控牛之毒,凡中蛊毒,人畜疯颠无常,十日必死。”

    “哦,还有这等奇毒。”

    崇祯有点感兴趣了,这域外天地还有此其物。

    “若派人潜入建奴,施毒散布于王公贵族,待其王侯权臣死伤,必起内乱,计可成也”

    制建奴策本质就是毒杀公卿,乱其朝冈。

    “此计过于阴损,落我天朝威名,只是……”

    皇帝还是有些放心。

    “陛下,建奴,北蛮犯我边民,烧杀抢掠,无教无德,不通仁义,我朝伐之乃行天道大义。”

    打建奴,北蛮不需尊先贤礼教论之,他们还未开化,不用讲武德。

    “大伴,若群臣反对,又当如何?”

    崇祯心动了,师出有名,教化不了,以力压之。

    “陛下,若如……”

    王承恩细致述说如何开展这奇谋毒计。

    ......

    皇极殿。

    皇帝问计众臣,如何制‘建奴’。

    众臣官不说库银钱亏空,就是讲,各地匪患,没钱没粮,什么事也别想办成。

    崇祯不蕴不语,望眼首辅之侧。

    首辅涛涛而语,经史大义,空论无实。

    众臣还是老一套论调,毫无内容。

    “朕意已决,提调北线之兵平匪,先解内患,重开边市,暂缓建奴南侵。”

    “陛下,如今……”

    兵部,户部正欲反对。

    “陛下圣明,臣无异议”

    王阁老先出手,堵了众人之口。

    崇祯接着道。

    “兵部:荡平陕匪,封侯赐爵。吏部:上表补齐匪地缺员。户部:加增盐、茶引用度,以充剿匪军粮饷。九边各镇地,免赋三年。开市:解边地钱粮之困。

    另着礼部选送新罗婢入宫侍奉,以补后宫空缺。”

    崇祯一连串的组合拳,打得大臣们来不及反应,战斗就结束了。

    一连串措施进退有度,内阁各部诸多得利,众臣子盘算一二,也就不再反对。

    感觉皇帝忽然英明起来了。

    徐国公府。

    魂穿的赵百齐正在想着如何过了王承恩这一关,逃出生天。

    穿越这原主完全就一弱鸡,长得面白细弱,若不是身高过低,必是那少女之友,如今入徐国公府赘婿,父母双逝,还被徐家安插在内阁为典录小吏当眼线,呜呼哀哉。

    庆幸的是这大明的历史线已悄然改变了。

    内阁值房。

    王承恩此刻心舒气顺,轻行快步至内阁书记存档库。

    “赵典吏,咱家又来叨扰了,《蕃邦入朝进贡详录》劳烦寻来供圣上参阅”

    顺手一碎银滑入赵百齐手中。

    “为陛下分忧乃本份,王公公稍后”

    赵百齐是又爱又恨,爱的是贿银可用来跑路,恨的是怎么想也跑不出这个京城。

    “赵典吏可知东厂的规矩,来日咱家领你前去观摩一二”

    王承恩轻飘飘的移去,‘东厂’二字已经震住了赵百齐。

    “不必劳烦公公,小人知道,小人哪也不想去”

    王承恩的恐吓,赵百齐认怂。

    “那后所计策,是何进度,可否告知咱家?”

    “王公公,这里人多眼杂,还请公公等小人下值,免得引人注意”

    赵百齐显得十分谨慎,还特意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人注意后,约定下值在密谈。

    王承恩自然明白,也不难为,还有差事要办。

    礼部偏厅。

    “董大人,圣上欲知新罗婢一事,现今如何,可有难处,咱家也知礼部多受魏腌所累,良苦难言,陛下圣明,定会L恤一二”

    王承恩深知官道阴霾,不得不假以颜色。

    “多谢王公公L谅本官难处,新罗婢现有百余人,但品相一般,又未通礼数,还需时日调教一番”

    董侍郎并不想买王承恩的帐。

    “无妨,董大人一片公心,圣上自然知晓,只是如今陛下忧国忧民,国库不丰,内庭拮据,节庆将至,各宫开销甚大,魏腌一党至上下宫人牵连甚多,若非此等,咱家怎会一再问询新罗婢一事。”

    一招仗势欺人,看你董侍郎如何接招。

    “王公公所言甚是,是臣下愚钝,未能为圣上分忧,今便将新罗婢一百八十六人划入宫中,还请公公为礼部困囧言之一二”

    董侍郎脸笑心黑。

    “咱家自是明了董大人难处。”

    “吏部左侍郎前些日子向陛下请准回乡丁忧,圣上还未批红,董大人可要为圣上分忧”

    都是千年的狐狸,说什么聊斋。

    送走了王承恩,董待郎出了礼部,三五步绕进一小院内。

    “大人,都按你的意思办妥当了,那老奴并未察觉”

    董待郎向白佐仁汇报了王承恩来礼部的情况。

    “很好,你的事已安排人去办了”

    白佐仁边打理着花卉,边打发走了董待郎。

    新罗婢是计划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赵百齐没有细说,如何潜入建奴,如何开展毒计。

    赵百齐没想明白,初步计划已经开始执行了,这内阁都有文书回档留存了,王承恩那边怎么还没有消息,怕真不是被这腌给摆了一道。

    越想越有可能,自已已经暴露出穿越者的身份,王承恩有了把柄在手,惊恐之余,更多的是想怎么样能才逃出这危机。

    后亭值房偏院。

    赏花,品茶,看野鸭。

    “赵典吏,听闻赵典吏文史斐然,胸有沟壑,奈何时不利已,心有郁结,难鸿大志。”

    王承恩一脸叹息,如多年至交般真诚。

    “谢王公公L谅,所谓文采,市井流言罢了,不可信,不可信”

    这死太监,看你表演,赵百齐无力吐槽。

    “赵典吏,咱家也不猜度,圣上如今忧国忧民,记朝文武,却无人可用,咱家一腌人,行事多有不便。

    若赵典吏能为圣上立下功勋,封官赐爵,光宗耀祖,不知赵老弟可愿否”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