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0章 九十大寿

    这天,京城下起大雪。

    李见国家炊烟袅袅升起。

    “小欣,快来吃饭!”

    “尝尝我做的玉米排骨汤!”

    “见国,也该起床准备吃饭了,天天窝在炕上看书,人都要冻僵了。”

    厨房里传来娄晓娥的声音。

    清晨的铃声让李见国心头泛起一阵暖意,日子过得惬意十足。

    刚要起身,忽然意识到今日尚未签到。

    心神微动间,系统提示音响起:“签到成功!获得奖励:五百现金、三斤大白兔奶糖、五瓶二锅头、一份火锅大礼包,两张真话符,一张大方符。”

    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奖励,李见国双眸一亮。

    寒冬时节,二锅头与火锅无疑是珍贵之物。

    那二锅头只需两杯,便能让全身暖流涌动;而火锅更是诱人,谁能抵挡住冬日里热腾腾的美食诱惑?

    目光扫过最后两项奖励,李见国嘴角扬起笑意。

    久违的签到符终于再次降临。

    尽管从名称便可大致推测其作用,但他仍习惯性地查看详情。

    【真话符】:佩戴者将吐露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言辞皆为真,持续时间为一天。

    【大方符】:佩戴者会变得极为慷慨,倾囊相助,有效期同样为一天。

    细细后,李见国满意地点点头。

    这两枚符箓对处理院内事务颇有帮助,但目前暂且保存,以备关键时刻施展妙用。

    稍作整理,李见国便开始用餐。

    如今由娄晓娥掌厨,他的生活愈发轻松自在。

    连日降雪加之工厂放假,他每日除了读书逗趣,再无其他杂事缠身。

    每日仅有的运动,便是送娄晓娥回家那条路。

    生活过得悠闲自在。

    ……

    与此同时,在李见国家用餐时,对门贾家也到了开饭时间。

    相较于李见国家里的四菜一汤,贾家的饭菜显得简单许多。

    一盘粗茶淡饭,一碟腌酸菜,加上七八个玉米窝窝头,几乎看不见半点油星。

    “那个李见国,肯定又在吃肉了!也不知道帮衬帮衬我们家,真让人作呕!”

    “为什么这种人能当上五级工程师,一个月挣两百零七块钱?”

    “老天爷太不公平了!”

    贾东旭躺在床上,手中捧着两个窝窝头,闻着对门飘来的肉香,气得咬牙切齿,脸色扭曲。

    不过从他的体态可以看出,这几日他明显消瘦了许多。

    桌上除了他,连同棒梗几个兄弟姐妹以及秦淮茹,也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这种情况实属无奈,实在是贫困至极。

    原本院里的邻居多少都会给些帮助,像白米饭、馒头之类的。

    但因聋老太太过寿,大家都忙着置办寿礼和准备过年必需品,这接济自然就少了许多。

    “妈,我特别想吃肉,哪怕是白面馒头也好,这窝窝头简直难以下咽。”

    棒梗此刻忍不住抱怨起来,说着说着便抽泣起来。

    “我也一样,我还想念奶奶!”

    “奶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来?我的同学们都说奶奶因为偷东西,手要被砍掉,这辈子都要坐牢。”

    小当槐花也跟着嚷嚷,同样想念起贾张氏。

    听到这些话,贾东旭气得将手中的窝窝头往地上一丢,又开始大发雷霆,又哭又骂。

    “混账!你哪个同学这么胡说八道?我非揍扁他不可!”

    “你把我们贾家的脸都丢尽了!”屋内哭骂声不断,秦淮茹满心幽怨,只想赶紧逃开。

    这样的生活,还不如回乡下呢!

    正烦闷时,门外传来傻柱的声音:“秦姐,出来一下!”

    一听是傻柱,秦淮茹顿时振奋起来。

    傻柱一定带来吃的了。

    她立刻冲了出去,果然,傻柱手里捧着个饭盒,站在雪地里憨笑着。

    “这是我跟朋友吃饭剩下的,想着你可能还没吃。”

    “你还记得我啊!”

    秦淮茹抢过饭盒,气呼呼地说。

    自从傻柱被工厂辞退后,就没再帮衬她们了。

    看着秦淮茹消瘦的脸庞,傻柱心疼不已,“我正在找新工作,一时顾不上。”

    “不过你别担心,等我攒够钱买辆自行车,就能去蓝星轧钢厂上班了,到时候让你们也改善改善伙食。”

    傻柱一脸歉意,又带着几分期待。

    “你哪来的钱买车?”

    “这你就别管了,不就是一辆车嘛,难不倒我的。”

    傻柱神秘兮兮地说。

    “行了,我进去了,不然我男人又要说闲话了。”

    秦淮茹轻轻一撇嘴,带着几分玩笑意味说着,随后转头扫了一眼屋内,准备迈步进去。

    实际上,她的猜测并不算错。

    此刻的贾东旭已经愤怒到眼中泛起绿光。

    自己的妻子与别的男人交谈这么久,尤其是那个曾经就有些暧昧不清的傻柱,让他这个自诩为纯爱信徒的人彻底炸了毛。

    就连青青草原上长颈鹿的绿色都不及他此刻的恼火!

    “秦姐,您先回去吧。

    ”傻柱一本正经地说道,“不过要是贾东旭再敢欺负您,一定要告诉我,我一定为您讨回公道!”

    秦淮茹微微点头,没再多言,转身进了屋子。

    傻柱也随即离开,朝后院走去。

    但二人并未察觉,刚才他们的谈话已被正在院子玩耍、准备进屋的小欣听了个清楚。

    ……

    “傻柱要买自行车?”饭桌上,李见国从刚得到消息的小欣口中得知此事。

    “嗯,还搞得挺神秘。

    ”小欣点点头。

    “他哪来的钱买自行车?而且自行车票可不好弄啊。

    ”娄晓娥边吃边随口搭话。

    李见国沉默片刻。

    尽管不能确定,但他直觉认为这事可能与聋老太太的寿宴有关。

    毕竟,这种临时通知的寿宴实在有些奇怪——按惯例,这类家宴至少提前一个月筹备。

    不过,李见国对傻柱的钱来源并不在意。

    若真有蹊跷,他也不介意用那些符隶来搅和一下。

    ……

    后院里,聋老太太屋内,易中海、傻柱和一大娘齐聚一堂,闲话家常。

    “还是老太太高明,这一招实在妙!”傻柱笑看着老太太,满是钦佩。

    “没错,摆个寿宴,大家的贺礼肯定少不了。

    ”易中海也附和道,眼神透着精明,“到时候连柱子的自行车钱都有富余。”

    “行了,具体能收到多少,后天就清楚了。

    先把礼单备好,到时候方便清点。

    ”老太太笑着叮嘱,又转向傻柱,“柱子啊,我说过,你的车钱算我借你,不是送你,你还年轻,得有点动力。”

    傻柱憨憨地点头,以为老太太真为他好。

    “不知道李见国会出多少?他一个月都能拿二百零七块呢。

    ”易中海眯着眼,期待地说道。

    会上他主动提到自己的寿礼金额,一是给众人施压,二是给李见国看。

    毕竟李见国才是院里最阔绰的。

    “李见国平时小气也就罢了,这次是老太太做寿,他要是敢比一大爷出得少,我当场就呛他!”傻柱拍桌表态。

    易中海赞同地点了点头。

    之前李见国捐款都不积极,这次若再吝啬,全院人都有理由指责他。

    “你们放心,要是他敢少给,下次他办喜事时,我一定让他难堪!”

    聋老太太冷哼一声,眉宇间闪过一丝凌厉。

    次日清晨,雪已停歇,阳光洒满大地,天气甚是宜人。

    李见国一大早就开始准备早餐。

    因婚期临近,娄晓娥娘家还有诸多事务待处理,她今日无法前来。

    于是,李见国只得独自解决一日三餐,少了她的陪伴,他竟有些不适应。

    另一边,大院里一片欢腾,既因临近春节,也因明日便是聋老太太的寿辰。

    三位长辈一大早便出门向街坊邻里借桌椅板凳,并邀请大家来参加寿宴。

    老太太在邻里间的威望不容小觑,大多数人都承诺会到场,即便实在脱不开身的,也会送来份子钱,委托易中海代交。

    不到半天时间,易中海就收拢了十几块钱的贺礼金。

    此等好事,令阎埠贵心生艳羡:“设宴过寿真是个生财之道!”他暗自琢磨,不如找个借口也举办场宴席,看看能否大赚一笔。

    阎埠贵边随两位长辈走访,边盘算着自己的计划。

    虽不知这寿宴实为敛财之举,但这种生财手段,他早已跃跃欲试。

    与此同时,街道办事处内空闲无事,主任与几位同事嗑着瓜子,闲话家常。

    聋老太太即将迎来所谓的九十岁大寿,街道办考虑是否需要有所表示。

    主任提到此事时,大家都表示赞同。

    然而,一名员工提出疑问:根据档案,聋老太太的实际年龄应为八十三岁,为何突然变成九十?

    此言一出,办公室顿时陷入沉寂。

    难道寿宴的年龄有误?

    主任随即解释道:“可能是登记时出了差错,那个年代的人年纪确实难以准确统计。

    ”又补充说:“老太太品德高尚,为战士编织草鞋,绝不会欺骗。”

    听罢主任的话,众人点头附和。

    老太太所处的时代,年龄本就不易核实,且她的为人值得信赖。

    话题转向另一位居民——见国,他即将举办婚宴。

    作为街道唯一的五级工程师,他的婚礼备受重视,同事们认为必须隆重对待。

    当晚,大院经过精心装饰焕然一新,挂满了彩灯和横幅,彰显出喜庆氛围。

    平日鲜少外出的聋老太太,在傻柱的陪伴下在院中散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夜过去,天光渐亮。

    突然,一阵轰隆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整条街的人都被惊醒。

    大院内早已布置妥当,一张张八仙桌摆满庭院。

    负责宴席的厨师们也已就位,在灶台前忙碌起来。

    寿宴正式拉开帷幕。

    “请大家排好队,依次上前!别急!带上寿礼和礼金,到阎大爷那儿登记即可。”

    后院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八仙桌旁,易中海笑容满面,大声维持秩序。

    桌前,老太太身着喜服,端坐中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旁边,阎埠贵正专注地在礼簿上记录着每一份寿礼与礼金。

    “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呀,好!”

    “愿您长寿百岁,万事顺遂!”

    “哈哈,说得太好了,那我也得加把劲儿,争取活到百岁!”

    众人一边送上礼物,一边向老太太道贺。

    听着这些祝福,老太太心花怒放。

    尤其看到阎埠贵记录下来的礼单,她更是欢喜不已。

    看来,这一回邻居们的诚意十足。

    “刘海中,寿礼十元,一瓶酒。”

    “梁大悦,六元,三斤棉花。”

    “许大茂,十元,一条腊肉。”

    “贾东旭,五毛,一把梳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