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0章 京城庆典

    “谢谢啊谢谢啊……张神医,你真是我赵家恩人啊!”

    看着赵青松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抽泣着,张景很是嫌弃地推了推。

    “好了好了,你记得付诊费就行。”

    而一旁的赵平也拉住了赵青松,看向张景,平静说道:

    “感谢的话我就不再多说了,明日我会叫人将诊费送到你铺子上。”

    “只是……你真不打算要我偿命吗?”

    张景闻言有些无语,这人难不成大脑有问题?非得要人把自己杀了?

    “没兴趣。”

    他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看着张景的背影,赵平眯了眯眼睛,缓缓开口:

    “这等医术,难怪那位大人如此看中……青松,你带人去把偏仁医馆的那些医师押回来,我要还礼了。”

    他眼神锋利得像是一把尖刀。

    ……

    大铭京城。

    此时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各处都是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几乎是每个坊市之间,都能看到人流如织的街道,小摊、食铺和表演皆是数不胜数。

    至于皇城,那更不用说了。

    从午门起始,一直到坤宁宫,整条道路上无论日夜,都是灯火辉煌亮如白昼,叫人如痴如醉。

    宫女侍从端着佳肴美酒,在皇宫各处穿梭,忙得热火朝天。

    这一切的缘由则是——今日乃是京城庆典之日。

    整个京城,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纷纷聚集起来,喝酒玩乐,举城同庆。

    而此时的太和殿内,近百名官员正齐聚于此,他们身前都放置着一张摆有美食酒水的小木桌子。

    大殿中央,则是几个婀娜舞女,正在翩翩起舞。

    于是大臣官员们一边欣赏着舞蹈,一边饮酒谈论。不时还发出几声大笑,热闹至极。

    一曲奏罢,舞女退去。

    身居最高位的大铭皇帝周姜清了清嗓,用洪亮而又威严的声音说道:

    “我大铭与安渝大战七年,如今大胜而归,都要倚仗今日来此的诸位爱卿啊!

    “你们里面有许多都是武将,虽然官职暂且还不够资格,但是朕今日特许你们前来同庆!”

    “臣叩谢圣恩!”

    听到铭帝那振奋人心的声音,武将们都是激动不已,纷纷叩首,恭敬应道。

    “不仅如此,朕还特地让皇子皇女们收罗了我大铭各处的特色伎艺,将其带进宫内,以供观赏。”

    “今日!众爱卿且放下心中重担,在这太和殿内尽情欢庆!愿我大铭未来风调雨顺、永享太平!”

    “愿大铭风调雨顺、永享太平!”

    大臣官员齐声高呼。

    随即,一旁的内侍太监便捧起一卷文书,用那尖细喉咙大声宣道:

    “宣辽州幻术团进殿献艺!”

    随即只见那队幻术师身着彩衣,步伐轻盈地走进大殿。

    他们先是恭敬地向铭帝及众人行礼,随后,一位幻术师拿出一个空盒子,在众人面前展示一番,接着双手舞动。

    眨眼间,盒子里竟然飞出来一群五彩斑斓的蝴蝶,翩翩飞舞,顿时惹得众人惊叹连连。

    “不愧是大姐招来的伎人啊,这等幻术简直是精妙至极。”

    一声轻叹从铭帝左侧首座传来,只见此人身着云纹锦袍,身形匀称。

    虽然他的相貌并不出众,但能看得出保养得无比润泽。

    此时他正一边轻拍双手,一边惊叹着欣赏幻术。

    而与他相对而坐的,是一名皮肤细腻、衣着更为华贵的女子。

    听到赞叹声,她微微一笑,回应道:

    “大皇子殿下过誉了,听闻你从沧州带来的折子戏也颇为精彩。”

    原来她便是男人口中的大姐,也就是大公主周临夏。

    随即周临夏又扭头看向左侧之人,轻笑一声:

    “就是不知幼宁准备了什么好戏目?来的时候可并未见到你的伎人团。”

    “哦?幼宁连伎人团都没带来?也是,那偏僻沂州哪有什么新鲜玩意?总不能捧碗冰心湖的水来吧?”

    听到周临夏的询问,坐在大皇子身边的二皇子周昭文迅速插了句嘴。

    他丝毫不顾在别人眼中这句调侃是否有趣,便哈哈大笑起来。

    大公主周临夏倒是并没有跟着嘲讽,而是面带忧愁,像是有几分关切道:

    “我只是担心,幼宁待会给父皇献艺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可听闻此话,一旁的周幼宁却并未应答,反倒是冷哼一声。

    果不其然,紧接着,那周临夏的脸上瞬间又变得戏谑起来:

    “总不会要委屈我家幼宁自己来献艺吧?你可是贵为公主呀!虽说你的面容姣好,可再如何秀丽,父皇看了二十多年,也该看腻了吧?”

    话音一落,周临夏和那周昭文便开怀大笑起来。

    而大皇子皱了皱眉,轻声道:

    “你们俩够了,别总欺负幼宁。”

    周昭文闻言正要说话,却突然被一阵掌声给打断了。

    原来是那些幻术师的幻术表演结束了。

    “宣二公主上前献艺!”

    随着幻术团退下,内侍太监又尖声念道。

    “还真是你自己来啊?”

    周临夏惊讶地看着一旁起身的周幼宁,眼神中却满是嘲讽和戏谑。

    “贵为公主,竟还亲自献艺,成何体统?”

    周临夏低声斥责着。

    但周幼宁对此却是全然不顾,只是站起身来,径直走到大殿中央,向铭帝行了一礼。

    “哦?幼宁怎么是你自身来呈演?莫非是没找到好的伎艺?”

    铭帝见状疑惑问道。

    “回父皇,并非如此,而是儿臣所找到的伎艺并不需要伎人。”

    “你且说来听听。”

    “儿臣所要进献的,乃是诗词。”

    此言一出,周围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诗词?倒是有点意思。”

    “只是幼宁你觉得简简单单的几首诗词能让众位将士们喜欢吗?”

    “要知道你的兄长他们带来的戏目可都是不同寻常啊。”

    铭帝平淡的话语里却透露着令人敬畏的威严。

    “扑哧!皇妹莫不是忘记了?这里是皇城庆典,可不是那沂州诗会,你确定要给这些赳赳武夫们献上那些文绉绉的诗词吗?”

    二皇子周昭文也是紧跟着讥笑道。

    的确,对这些沙场厮杀的将士们而言,诗词一物实在有着太多隔阂,叫人难以喜欢。

    听到父皇的质问,以及众人窃窃私语的声音,周幼宁就算再如何稳重,此刻也不免有几分忐忑。

    她的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而后又稳住声线,开口道:

    “父皇,儿臣有信心。”

    “好,那你便诵来听听!”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