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8章 民心所向

    新武器试验成功的消息虽然被严格保密,但其带来的安全感却在无形中影响着整个大夏。

    纪凌尘知道,真正的国家强盛不仅仅体现在军事力量上,更重要的是民生的改善和百姓的拥护。

    这天清晨,纪凌尘决定微服私访,亲自到京城的各个角落看看百姓们的真实生活状况。

    ”云秀,今天我要到民间走走,你准备一身普通商人的衣服。”纪凌尘吩咐道。

    ”殿下,您要微服私访?”云秀有些担心,”这样会不会太危险?”

    ”有什么危险的?”纪凌尘笑道,”我要看看这些年的改革到底给百姓带来了什么变化。只有真正了解民情,才能制定出更好的政策。”

    ”那我多带几个护卫暗中跟随。”云秀坚持道。

    ”可以,但要远一些,不能让人看出来。”纪凌尘同意了。

    换上商人装束的纪凌尘走出府邸,来到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虽然还是清晨,但街道上已经熙熙攘攘,商贩们忙着摆设摊位,顾客们穿梭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老板,这把锄头怎么卖?”一个农民模样的汉子正在一家农具店前询价。

    ”这是新式的铁锄,比老式的轻便耐用,一把八两银子。”店主热情地介绍着。

    ”八两?”农民有些犹豫,”是不是贵了点?”

    ”老兄,您别觉得贵,这新式农具可是按照国师大人的设计制造的,用起来省力又高效。”店主耐心解释道,”我有个亲戚用了这种锄头,一天能耕的地比原来多一倍呢!”

    ”真的假的?”农民半信半疑。

    ”当然是真的!国师大人什么时候骗过咱们老百姓?”店主拍着胸脯保证,”而且现在生意好做,挣钱容易,八两银子不算什么。”

    农民听了点点头,最终还是买下了那把锄头。

    纪凌尘在一旁听着,心中很是欣慰。看来新式农具确实受到了百姓的认可,而且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听出,现在的经济状况比以前好了很多。

    继续往前走,纪凌尘来到了一个粮食市场。只见各种粮食堆积如山,价格比以前便宜了不少。

    ”大娘,现在米价如何?”纪凌尘向一个卖米的老妇人询问。

    ”小伙子是外地来的吧?”老妇人笑呵呵地说道,”现在米价可便宜了,上等大米才十文钱一斤,比去年便宜了一半呢!”

    ”怎么便宜这么多?”纪凌尘装作好奇的样子。

    ”还不是托了国师大人的福!”老妇人兴奋地说道,”自从推广了新式农具和耕作方法,粮食产量大增,到处都是丰收。咱们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

    ”国师大人确实厉害。”纪凌尘附和道。

    ”何止厉害,简直就是咱们的救星啊!”老妇人滔滔不绝地说道,”你是不知道,以前咱们这些小老百姓过得多苦。现在好了,有吃有穿,孩子还能上学读书,这日子过得跟神仙似的!”

    听着老妇人发自内心的赞美,纪凌尘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才是他最想看到的结果——让普通百姓过上好日子。

    离开粮食市场,纪凌尘又来到了手工业区。这里的变化更加明显,到处都是新建的工坊,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

    ”师傅,这里的生意如何?”纪凌尘走进一家铁器工坊,向正在打铁的师傅询问。

    ”好着呢!”师傅放下手中的锤子,兴奋地说道,”自从国师大人改进了冶炼技术,我们的产品质量大大提升,不仅本地人抢着买,连外地商人都来订购。”

    ”那收入怎么样?”纪凌尘继续问道。

    ”比以前翻了一番!”师傅满脸笑容,”以前一个月挣二两银子就算不错了,现在一个月能挣五两!我家婆娘都说我们碰上了好时候。”

    ”确实是好时候。”纪凌尘点头赞同。

    ”可不是嘛!”师傅继续说道,”国师大人真是个大好人,不仅让我们有钱赚,还让我儿子能读书识字。以前想都不敢想,一个打铁的儿子也能参加科举考试!”

    ”你儿子也要参加科举?”纪凌尘来了兴趣。

    ”是啊!”师傅自豪地说道,”小子从小就聪明,现在有了机会,说什么也要试试。就算考不上,也算是见识见识。”

    ”那他现在在做什么?”纪凌尘问道。

    ”在新开的学堂读书呢!”师傅指向不远处的一座建筑,”国师大人说了,要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书,所以到处建学堂。现在连我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学了!”

    纪凌尘顺着师傅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座崭新的学堂里传出朗朗读书声。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坐着几十个年龄不等的孩子,正在认真听老师讲课。

    这一幕让纪凌尘深受感动。教育的普及将为大夏培养更多的人才,这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走出工坊,纪凌尘又来到了商业区。这里的繁华程度比以前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各种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掌柜的,最近生意如何?”纪凌尘走进一家布庄,向老板询问。

    ”好得很!”老板热情地招呼着,”自从国师大人改革以来,百姓有钱了,消费自然就多了。现在连农民都舍得买好布料做衣服,生意能不好吗?”

    ”那你们的进货渠道呢?”纪凌尘问道。

    ”现在方便多了!”老板说道,”各地的商人都愿意来大夏做生意,货源充足,价格也合理。而且政策开放,税收减免,我们商人的负担轻了很多。”

    ”听起来确实不错。”纪凌尘点头。

    ”何止不错,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老板感叹道,”以前那些贪官动不动就来勒索,现在好了,政府清廉,办事公正,我们做生意心里踏实!”

    从布庄出来,纪凌尘的心情越来越好。看到百姓们的生活确实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这比任何嘉奖都让他感到满足。

    正走着,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争论声。纪凌尘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百姓在讨论什么事情。

    ”我说老张,你这想法不对!”一个中年汉子激动地说道,”国师大人为咱们做了这么多好事,建个祠堂怎么了?”

    ”不是说不该建,是觉得太隆重了。”被称为老张的人摇头道,”国师大人还年轻着呢,现在就建祠堂,是不是不太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另一个人插话道,”古代也有给活人建祠堂的例子。国师大人的功德这么大,值得我们这样做!”

    ”就是!”更多的人附和,”要不是国师大人,咱们现在还过着苦日子呢!”

    ”国师大人就是我们的大恩人,应该世世代代供奉!”

    ”建祠堂!一定要建祠堂!”

    听着百姓们热烈的讨论,纪凌尘心中既感动又有些哭笑不得。他没想到自己的声望已经到了这种程度,百姓们竟然要为他建祠堂。

    ”各位老乡,”纪凌尘走上前去,”你们在讨论什么呢?”

    ”在讨论要不要为国师大人建祠堂。”那个中年汉子回答道,”小兄弟你觉得呢?”

    ”我觉得”纪凌尘想了想说道,”国师大人做这些事都是应该的,他最希望看到的是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什么祠堂。”

    ”话是这么说,但我们总得表达一下感激之情啊!”有人说道。

    ”表达感激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把大夏建设得更加美好。”纪凌尘认真地说道,”我想这才是国师大人最愿意看到的。”

    ”小兄弟说得有道理。”老张点头赞同,”国师大人确实不是贪图虚名的人。”

    ”可是不做点什么,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那个中年汉子还是坚持。

    ”那就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认真地生活,让国师大人看到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纪凌尘说道。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

    告别了这群热心的百姓,纪凌尘继续在街头漫步。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看到一张张满足的笑脸,听到一声声发自内心的赞美,他对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感到无比欣慰。

    但同时,他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这些成就虽然令人鼓舞,但前面的路还很长,挑战还很多。大楚的威胁依然存在,国际局势依然复杂,他必须继续努力,不能有丝毫松懈。

    ”民心所向,这是最大的力量。”纪凌尘在心中默默地说道,”只要百姓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夕阳西下,纪凌尘结束了一天的微服私访。走在回府的路上,他感到步伐都轻快了许多。

    今天的所见所闻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念:一定要继续走改革的道路,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不仅是他的政治理想,更是他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责任和使命。

    民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现在,这股力量正完全站在他这一边。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