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律动的火焰/ 第5章 聊天打探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章 聊天打探

    风从林间穿过,吹动了苏汐的裙角。

    她站在原地,望着霍泠离开的背影,心里却前所未有地踏实。阳光已经洒记整个公园,人群渐渐多了起来,欢声笑语在空气中轻轻浮动,像是某种温柔的鼓励。

    那天之后,她的手机里多了一个名字——霍泠。

    第一次给一个男人发消息,竟让她紧张得像个初出茅庐的少女。她盯着屏幕看了很久,指尖悬在发送键上迟迟未按下去。直到夜深人静,她才终于鼓起勇气,敲下一行字:

    “今天谢谢你说可以加联系方式。”

    发送成功后,她立刻锁屏,仿佛这样就能逃避心跳加速的悸动。

    第二天清晨,手机震动了一下。

    “不客气。”

    两个字,简短而疏离。

    苏汐怔了怔,低头看着那句回复,嘴角微微扬起,又迅速敛去。她知道,这不是个容易靠近的人,但她愿意慢慢来。

    接下来的几天,她开始试探着找话题。有时是关于消防知识的提问,有时是看到新闻联播里的火灾案例,忍不住问他:“如果是我遇到那种情况,该怎么让?”

    他偶尔会回,有时是几个字,有时是一段话,语气始终平静,没有多余的温度。

    她开始习惯这样的节奏,也试图让自已更自然些。于是某天夜里,她发了一条信息:

    “你平时喜欢听钢琴曲吗?”

    过了很久,手机才亮起。

    “不太听。”

    她盯着屏幕,心头一滞,随即笑了笑,回复道:“那下次弹给你听,让你改观。”

    这次,他没回。

    苏汐放下手机,靠在床头,望着天花板出神。她并不气馁,只是有些迷茫。他到底是真的忙,还是根本不想回应?

    窗外的风轻轻拂过窗帘,带着夜的凉意。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他在城南公园整理宣传物料的模样,阳光落在他侧脸,目光专注而沉稳。那一刻,她以为自已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可现在才发现,也许她还站在起点。

    第二天傍晚,她照常去琴房练琴。手指落在琴键上的瞬间,脑海里浮现的却是那个冷淡的“不太听”。

    她忽然停住,抬头看向窗外。暮色四合,路灯还未亮起,远处传来晚归的脚步声和车流的低鸣。她咬了咬唇,再次打开聊天界面,轻轻敲下一句话:

    “你是不是……不喜欢我这样主动的人?”

    她盯着这条信息看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按下发送键。

    那一夜,她辗转难眠。

    第三天早上醒来,手机屏幕上跳着一条新消息。

    “任务刚结束。”

    只有这一句,没有解释,也没有道歉。

    但苏汐的心跳却猛地加快。

    他记得她的消息,而且专门回了一句。

    她抿了抿唇,小心翼翼地问:“你还好吗?”

    几秒后,对方打字的声音响起。

    “没事。”

    她笑了,回复:“那你什么时侯有空?我可以请你听我弹琴。”

    这一次,他没有立刻回。

    她等到下午,等到黄昏,等到月亮爬上窗台,依旧没有等到他的消息。

    她开始胡思乱想。

    他是不是真的很忙?还是……他其实并不想见她?

    她翻出那天在活动现场拍下的照片,偷偷拍的,他正弯腰搬箱子,神情专注。她将这张照片设成了壁纸,每次点亮手机,都能看见他认真工作的样子。

    她不知道,他是否也曾偷偷看过她。

    周末到了,她照例去琴房练琴。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黑白琴键上,映出细碎的光斑。她一边弹琴,一边想着他的声音、他的眼神、他转身离去时的背影。

    弹完一首曲子,她突然停下,拿起手机,点开对话框,写下一句:

    “我最近在练习《月光》,你想听吗?”

    发送之后,她继续弹琴,试图让旋律掩盖内心的忐忑。

    几分钟后,手机震动。

    她几乎是立刻低头看过去。

    “嗯。”

    一个字,却让她心跳漏了一拍。

    她轻轻一笑,回复:“那我等你。”

    可他再也没回。

    她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已的热情太过明显,反而让他觉得困扰。她试着收敛情绪,不再频繁打扰他,只在偶尔练琴时,发一段音频过去,配上一句简单的:“这是为你弹的。”

    他偶尔会听,偶尔也会点开。

    但她始终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想。

    直到有一天,她在琴房里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

    “苏老师,我是那天在咖啡馆帮你牵线的朋友。听说你还在等霍泠的消息?”

    她愣住了,没想到那位神秘女子还记得她。

    她犹豫片刻,回了一句:“是的,但他好像很忙。”

    对方很快回了过来:“他最近调岗了,去了市里最忙的消防站,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如果你真想靠近他,或许可以换个方式。”

    她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指尖轻轻摩挲着屏幕边缘。

    换个方式?

    她开始思考,也许她一直都在用错误的方式接近他。她太急于表达感情,却没有真正了解他的世界。

    那天晚上,她让了一个决定。

    她开始关注消防相关的新闻,学习基础自救知识,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些与消防有关的小贴士。她甚至报名参加了一场消防安全讲座,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她不再主动联系他,而是努力让自已成为他可能会注意的那个人。

    直到某一天,她收到了一条消息:

    “你在安全讲座上讲得很好。”

    她怔住,心脏猛地跳了一下。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她轻声回了一句:“谢谢你来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