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我的19779/ 第202章 读者的质疑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02章 读者的质疑

    什么,五保户为什么不全免?

    不好意思,李卫民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帮助可怜人,但绝对不会养活寄生虫。

    所谓五保户,并不是就真穷得一分钱没有,国家每个月都会发一定的钱粮。

    尽管不多,一般也就是相当于五块钱左右,但顾住一个人的吃喝是够了。

    集体有时候再分些粮食,就算再穷,只要不浪费,多了没有,一块钱绝对能拿得出来。

    何况,就算出了钱,以后向阳大队经济改善,李卫民还会想办法照顾他们,根本就不会吃亏。

    说白了,李卫民要的就是一个态度。

    想要把日子过好的态度。

    如果一分钱不花,白得来的东西,不会有人珍惜,哪怕是五保户也不例外。

    即便只掏一块钱,也会仔细思考,自己要不要用,如果不需要,就不会浪费。

    就像几十年后老人免费坐公交一样,如果不要钱,上个厕所都要坐车。

    哪怕只收一毛钱,如果不需要,很多人就不会再坐车了,可以节省一部分公共资源。

    有张海山坐镇,供电局的效率不是一般快。

    以前扯过一根电线,有现成的电线杆。

    变压器和电线备齐之后,立马就能拉线安装。

    只用了三天时间,向阳大队的线路就改造成功了。

    为此,李卫民还请供电局的人喝了一顿大酒!

    现在新城的很多部门都知道,向阳大队有个年轻的生产队长,工作能力怎么样不知道,特别够意思是真的。

    只要和他打交道,就绝对不会吃亏,最少也是一顿好酒好肉好招待!

    电一来,李卫民立马把城里的几个大烤箱拉回了向阳大队。

    假借新原招待所的名义烤面包,毕竟不靠谱,万一有人调查,很容易露馅。

    李卫民用向阳集团的资金,把手里的设备买了下来,成立了一个向阳集团旗下的食品加工厂。

    摇身一变,李卫民的私人面包作坊,变成了向阳大队的集体企业,从此可以随便扩大规模,再也不用担心被有关部门抄水表啦!

    反正向阳集团的大头是李卫民的,赚钱也是他分得最多。

    保险起见,牺牲一点点利益还是有必要滴。

    除此之外,李卫民的两个嫂子,父母老两口,还可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不管是在家里歇着,还是去向阳食品加工厂上班,都比之前要清闲得多,不会再没日没夜地那么累了!

    而且,成了大队的集体企业之后,李卫民可以随便招工,扩大生产,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举报。

    之前去申城购买设备的时候,李卫民就已经和厂家搭上了关系,现在只要拍封电报,把款打过去,等着收货就行。

    至于对方收了钱,不发货怎么办?

    李卫民根本就不怕,这年头,很多企业都是这么做生意的,耍赖皮的非常少。

    尤其是申城的大企业,安全方面更是比较保险。

    即便有问题,也是几年后,经济放开,私人企业泛滥之后的事情。

    ……

    就在李卫民忙忙碌碌的时候,人民报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哦,确切地说是三篇文章。

    三篇优秀的高考作文,居然登上了人民报,出乎了很多人的想象!

    人民报刊登高考作文,不但是对这三篇文章地肯定,更是对恢复高考地肯定,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对高考的重视,提振了准备明年再考的考生的信心!

    哪怕已经考了一次,很多人还是担心高考明年会取消。

    万一政策有变化,如果拼命复习,明年又没有高考了,自己不就白费劲了吗?

    很多人已经工作,已经结婚生子,如果明年的高考不能确定,真的浪费不起时间。

    现在好了,就连人民报都刊登了高考作文,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抓紧时间复习吧!

    因为引起了轰动,所以三篇文章的关注度非常高。

    大家不仅关注文章的内容,还关心文章的作者。

    尤其是那篇说自己十八岁就当了生产队长,一边劳动,一边组织社员生产,还要一边复习参加高考的作文,很多人都产生了质疑。

    那家伙该不会是胡说八道吧?

    十八岁,毛都没长齐,要说能当一个小队长,或许还有可能,文章里说的是大队长,扯淡的吧?

    大队长和小队长,葙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通常情况下,像向阳大队这种千把口人的生产队,下面会分成几个小队。

    正常生产劳动的时候,不用李卫民这个大队长亲自指挥,都是由各小队的小队长负责。

    所以,只要没什么大事发生,李卫民就算天天躲在家里偷懒,也影响不到整个生产队的工作。

    当然,天天偷懒是不可能的,这时候的老百姓可不会惯着你。

    身为大队长,如果引起了公愤,下台都是轻的,还可能被上级追究责任。

    十八岁,当小队长的有,而且还不少。

    《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安,就是十八岁当的生产队长。

    不过,他当的是小队长,和李卫民这个大队长,完全就是两种概念。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大队长就相当于校长,小队长也就是个班主任。

    校长和班主任之间的差距,就不用详细说明了吧?

    读者来信就像是雪片一样,铺天盖地飞往人民报总部。

    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质疑,文章里说的十八岁大队长,到底是真是假?

    为什么人民报不仔细调查,要把一篇弄虚作假的文章登出来?

    这年头,流行写信。

    有些报纸,杂志,甚至是作者,收到的信多如牛毛。

    最典型的就是后来那位写童话的作家,据说光是为了存放读者来信,就在北京买了十套房!

    当年北京的房子还比较便宜,后来越来越贵,存放来信的十套房,也就水涨船高,不经意间就给那位作家带来了天量的财富,找谁说理去!

    按照规矩,报社在收到读者的来信之后,一般会把读者写给作者的信,直接邮寄给作者。

    人民报是大报,自然不会在乎那一点点邮费!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