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8节

    南直隶众官员连忙再次上书,请求援军,可却换来皇帝申斥。

    斥责他们错估形势,令淮安府失陷,延误战机。

    南京众官员焦头烂额,只得上书罪己,并请求支援。

    于是谢祯从京中派出几千人,在徐州府边上和留守镇勇军装模作样地打一打,做出一副朝廷很努力的模样。

    南直隶各世家大族得知此消息,便以为朝廷的援军已到,再次掉以轻心起来。

    而南京官员,至此尚未有召回外出海战,收拾海盗的军队的意思。

    如果朝廷能够解决叛军,他们便不会召回由他们实控的部队。

    毕竟南直隶是大昭的国土,理当由朝廷出兵剿灭。

    他们实在不想浪费财力和人力,比起帮朝廷收拾叛军,他们更看重即将迎来的海上贸易商路,这才是实打实能为他们带来利益的东西。

    拿下淮安府后,蒋星重令镇勇军休整两日,暂且绕开南直隶核心地带扬州府、镇江府与南京,先拿下了庐州府与太平府。

    切断了南边徽州府、安庆府、宁国府、池州府四地与南京府的联系。

    随后又拿下常州府,切断了苏州府、松江府和南京的联系。

    如此一来,便彻底将南直隶四分五裂,将整个南直隶的核心南京、扬州、镇江三地包围在内,成了孤家寡人。

    而剩下南边的四府,以及东南的苏州、松江两府,完全无法和南京取得联系,群龙无首,成了孤家寡人。

    时至此时,南直隶方才意识到情况不对,他们想请求朝廷支援,却发觉消息已经完全无法送出。

    而被派出去的海军,却也失去了联系渠道,便是想找回,也来不及了。

    南直隶这才慌了起来,急忙想法子自救。

    距离离京已有三月,虽然还有九府未能收入囊中,但彻底被切断联系的南直隶,大势已去。

    蒋星重粗略估计了下,最多再有半年时间,便能将整个南直隶收入囊中。

    “叛军”攻陷南直隶的消息自然而然传到了土特部。

    土特部大汉扎默齐大喜不已。

    大昭皇帝病重沉迷修道,大昭最富庶的南直隶又被叛军攻陷,眼看着大势已去。

    在如此丰饶富庶之地,叛军必然会更加强壮,已然成为大昭朝廷军的劲敌。

    现在的韩守业叛军今非昔比,根本不是想消灭就消灭的。

    再加上他们现在失去了晋商的补给,大昭又断了互市,撑不过两年国力便会开始衰弱。

    倒不如趁现在国力尚能支撑大战,大昭又内忧加剧之际,出兵攻打!

    景宁二年正月底,土特部大汉扎默齐御驾亲征,挥师南下。

    土特部出兵之后,

    谢祯这边即刻命人封锁消息,不叫一丝一毫的消息传入南直隶。

    如若他们知晓土特部出兵,会认为朝廷已无暇顾及南直隶,要么会破釜沉舟,

    准备和“叛军”殊死一战,

    要么就举家逃窜,

    届时无数的金银细软,还是随着这些世家大族的离开而离开南直隶。

    蒋星重和谢祯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们要让南直隶始终对朝廷的救援怀抱希望,始终觉得“叛军”对南直隶造不成什么威胁。

    如今蒋星重已经将南直隶切割成四块。

    一块,是由镇勇军占领的凤阳府、淮安府、庐州府、太平府、常州府等五地。

    一块是被镇勇军包围在中心的,

    南京、镇江府、扬州府等三地。

    另外便是被镇勇军切割分离西南方向的徽州府、安庆府、宁国府、池州府,

    以及东南方向的苏州府、松江府。

    那些和南京六部失去联系的州府,如今宛如热锅上蚂蚁,这些地区的世家坐立难安,奈何他们得不到其他被攻占州府的半点消息。

    他们最后收到的消息,

    便是皇帝震怒,怒斥兵部尚书,并已派兵救援南直隶。

    眼下他们实在有些拿捏不准,到底该不该跑。

    若跑,

    他们在南直隶根基深厚,不少家族都是经营百年的世家大族,实在是不愿就这么放弃祖祖辈辈经营下的这一片天地。

    若是不走,他们又拿捏不准如今韩守业叛军的真实实力,

    不知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

    按理来说,

    韩守业叛军实在西北被打残了,又被围追堵截,

    这才跑来南直隶的,应当都是些残兵败将。

    朝廷又派出了救援军。

    几方衡量之下,其余州府的世家大族,便决定收拾好所有的家当,然后留在当地观望,一旦见形势不对,便立马逃跑。

    他们的这些盘算算计,早就被蒋星重、谢祯以及诸位心腹大臣料到,自是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蒋星重的目的,是挖了建安党人的根,让南直隶重新回到朝廷的控制中。

    自然不会真的像叛军一般,占领一地之后,便要想方设法守住。

    故而在蒋星重将南直隶切割分块之后,朝廷军,便势如破竹的“收回”了“失地”凤阳府,跟着就进军淮安。

    其余什么消息都没有传出去,但是凤阳府被朝廷军收回,淮安攻破在即的消息,却很快就传遍了南直隶剩下的州府。

    各地世家大族听闻此信,一个个的倒是都安下了心。

    看来并不用跑,韩守业叛军,果然只剩下一些残兵败将,根本不是朝廷军的对手。

    如此一来,那些时刻准备着逃跑的世家大族,便熄了逃窜之心,只加强各地的防卫。

    而蒋星重心里明白,同样的打法,不能再用

    蒋星重只觉胸口一疼,

    一股热血直冲脑门,身子都有些摇晃。

    她一把扣住蒋道明的手腕,急忙问道:“顺天府情形如何了?”

    蒋道明道:“辽东的兵力正在往山海关集结。

    本是要打算在山海关围剿扎默齐,可现在山海关破,

    反倒被扎默齐占据了山海关,

    反攻为守。

    咱们辽东的将士要打进来,

    怕是要费些时候。

    ”

    蒋星重眉心一跳,如此一来,

    只能是从里往外打,那就只能是她挥师回援。

    如今顺天府的兵力,除了京营,

    就只剩下锦衣卫,

    还有顺天府城内常驻部队。

    锦衣卫中有一大半还都是吃空饷的废物,根本不可能将扎默齐的部队打出山海关外。

    “挥师回援!回援!”蒋星重说着就往外走去,蒋道明紧随其后。

    边走,蒋道明边接着道:“本该是等扎默齐部队抵达山海关后,

    大军直接在山海关外借地势优势围困扎默齐。

    可他娘的扎默齐大军才刚到,袁见深那厮便献关投献。

    扎默齐大军轻而易举便过了山海关,再加上袁见深投诚的部队,顺天府已是危机。

    如今京中的兵力稀薄,

    只盼着能撑住,别叫扎默齐破城,待咱们回去,便还有一战之力。

    ”

    许是气血上涌的缘故,

    蒋星重只觉眼前金星直冒,

    她道:“好在南直隶的局势已经在咱们的控制之中。

    抓紧回援!更改战术!咱们从里头往外打,再叫辽东将士在外围堵,

    两头夹击扎默齐。

    ”

    蒋道明点头,跟着道:“对了,青海汪承宗,蜀地秦韶瑛,两位大将也已率兵离开辖地,入京勤王!”

    蒋星重身子忽地一滞,转头看了蒋道明一眼,继续疾步往驻军地赶去。

    听到这两位的名字,蒋星重翻涌的气血这才逐渐平息。

    前世,在顺天府陷落,谢祯自缢之后,就是秦韶瑛,誓不投降,打得土特部大军闻风丧胆。

    汪承宗一直在青海,驻守边境,亦是叫土特部不敢进犯的存在。

    他常与土特部大军打交道,熟悉他们的作战路数。

    辽东大军在山海关外,内无熟悉土特部的大将和部队,汪承宗的到来,可以弥补他们这方面的不足。

    看来这一次,他们要在顺天府见面了。

    有这二位相助,定能杀了扎默齐,将土特大军赶出山海关。

    蒋星重抵达镇勇军驻军营地,即刻下令整军待发。

    并安排蒋道明清点南直隶贮备的粮草,用以供给镇勇军。

    但时间紧迫,顾不得叫粮草先行,只能叫蒋道明殿后。

    小半日功夫,蒋星重这边便准备完毕,大军当即开拔,以急行军的方式挥师北上。

    准备仓促,十万大军的粮草并未带齐,蒋星重只得向各地官府亮明自己的皇后身份,从各地粮仓调取粮食,保证镇勇军行军路上的物资。

    不似之前只能走无人的险峻山路,此次行

    军走官道,倒是比来时快了很多。

    行军的这些时日,蒋星重脑海中不断闪现前世的光景。

    在那些淹入洪流的记忆中,蒋星重终于找到些许蛛丝马迹。

    当初她即便关心辽东战事,却很难有知道消息的渠道,都是靠百姓们口耳相传,这样才能了知一星半点。

    她隐约想起,似乎是听过什么人打开了山海关,引土特部入关的传闻。

    蒋星重懊悔不已,她为何没有早点想起来这件事,又为何没有早些揪出这个打开山海关大门的人。

    顺天府的消息不断传来。

    扎默齐留大军驻守山海关,辽东大军难以攻破。

    通讯渠道被扎默齐切断,朝廷无法与卢捷率领的辽东大军取得联系。

    扎默齐抓大昭百姓为人质,将人质混入军中,神机翼不敢使用。

    扎默齐兵临顺天府城下,孙德裕率驻军出城迎敌,战死城外。

    李正心临危受命,暂代孙德裕出城迎敌,重伤回城。

    皇帝以主帅之名御驾出征,赵翰秋集结锦衣卫、京营、顺天府驻守残军,死守顺天府城门。

    顺天府即将被土特部大军围困,速回!速回!

    顺天府即将被围困的消息传来后,蒋星重再也没收到新的消息。

    没有消息的消息不断传入蒋星重耳中,蒋星重恨不能给镇勇军插上翅膀,飞回顺天府!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