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1章

    毕竟自己现在没打算建住院部。

    五亩地的确绰绰有余。

    还有,就是楚天青想看看建造出来的质量怎么样。

    他弯腰拾起一块碎石,在掌心掂了掂:“程老哥,那些劳役......手艺可还靠得住?”

    程咬金拍着胸脯保证:“这点你放心!我给你找的都是给工部干过活的老把式!就那长安城墙的拐角,就是他们砌的,结实着呢!风吹雨打这么多年,连道缝儿都没有,”

    “那就好。”

    楚天青点了点头:“钱我可以多给他们一些,但房子一定要建的结实。”

    他望着手中的碎石,表情有些无奈。

    在此之前,但楚天青还想着怎么在大唐搞出混凝土来。

    但这些日子寻思了一下,觉得还是有些不太现实。

    首先来说,大唐对建筑材料和营造规格有着严格的管控。

    石灰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优质产品大多优先供应官办工程,民间获取受限。

    若大规模使用石灰制作混凝土,必然引起官府的注意,甚至可能被视为违规行为。

    当然,自己可以通过程咬金这层关系,将影响淡化处理。

    但这,也只是最不重要的一点。

    且不说自己记忆中的混凝土配方是否精准,单是原材料的获取就困难重重。

    虽然长安城外有石灰矿,黏土和铁矿粉也能找到,但要将石灰岩烧制成合格的生石灰,需要稳定达到900-1100℃的高温。

    大唐虽有烧制石灰的技术,可大多依靠木炭为燃料,即便改用相对耐烧的煤炭,这消耗量也十分惊人。

    建造一座医馆所需的石灰,恐怕要耗尽周边数个炭窑数月的产出,运输这些燃料又是一笔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开销。

    再者,大唐的建筑工匠们从未接触过混凝土这种材料,缺乏相关施工经验。

    从搅拌、浇筑到养护,每个环节都需要重新摸索和学习。

    就算成功制作出混凝土,如何让工匠们掌握施工技术,确保建筑质量,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想到这些,楚天青轻轻叹了口气,将碎石抛到一旁。

    那句话怎么说来?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在这个时代,还是老老实实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更为稳妥。

    “程老哥。”

    楚天青转过身,正色道:“既然如此,还是得麻烦你帮忙张罗建筑材料,毕竟砍树伐木这事儿,我做不来。”

    程咬金闻言,笑道:“放心吧,早就给你找好了,你要青砖还是灰瓦?木料要杉木还是松木?俺认识个老把式,专给工部供木材的!"

    “都行。”

    半个时辰后,商量完建造房屋的事宜,确定这两天就有劳役前来打地基,三人也就此拜别。

    目送二人离去后,楚天青也转身往回走。

    刚走到院门口时,他就看到先前那对母子还在大槐树下,只是此刻情形大不相同。

    那位妇人正痛苦地倚着树干,面色发青,双手死死揪着胸前的衣襟,呼吸急促而艰难,每一次吸气都伴随着尖锐的哮鸣音。

    “娘!娘您坚持住!”

    少年急得满头大汗,一只手扶着母亲的后背,另一只手慌乱地拍打着。

    “我这就背您去找大夫!”

    妇人说不出话来,嘴唇已经泛起紫绀。

    她瘦弱的身子随着艰难的呼吸剧烈起伏,额头上的青筋都凸了出来。

    ......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