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三十章 英国投降

    雷霆再击:双线并进的战略豪赌

    与王室陨落

    1946年9月9日,德国总积分结余528154万点。经过两日僵持,德国本土军工体系爆发出惊人产能,鲁尔区的高炉昼夜不熄,莱茵河畔的兵工厂传送带轰鸣不断。汉斯在前线指挥部展开最新战报:"每日新增12万发炮弹、30辆坦克,伦敦将在钢铁暴雨中臣服!"

    一、军工产能大爆发:本土的战争机器

    德国本土的军工生产进入疯狂状态。克虏伯工厂将民用生产线全部改造为武器制造,原本生产拖拉机的机床转而加工坦克履带;莱茵金属公司启用地下兵工厂,24小时三班倒生产g42机枪枪管。为提升效率,纳粹当局强制征召15万女性进入兵工厂,同时从占领区掠夺40万熟练技工。

    后勤部门建立"军工-前线直连体系",新生产的弹药通过专用铁路线,以每小时12列的频率运往英吉利海峡。9月8日当天,德国本土向伦敦前线输送了800吨高爆炮弹、200吨航空燃油,以及足以装备一个师的stg45突击步枪。这种恐怖产能让德军在持续消耗中依然保持装备优势。

    二、终极攻势:钢铁绞索收紧伦敦

    9月9日凌晨,德军发动总攻。300门"卡尔"臼炮发射的600毫米高爆弹率先撕裂夜空,这种被称为"雷神之锤"的巨炮,一发就能将整栋建筑夷为平地。随后,500架he-177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向伦敦西区倾泻燃烧弹,牛津街、皮卡迪利广场陷入火海。

    地面部队采取"三面包抄+中央突破"战术。

    雷霆再击:双线并进的战略豪赌

    雷霆再击:双线并进的战略豪赌

    第八节

    英伦收官:围歼美军与全境占领

    1946年9月11日,德国凭借占领区每日30万积分的稳定收益,总积分结余达到535154万点。当英国在投降协议上签字的墨迹未干,德军便马不停蹄地将战略矛头转向刚刚登陆英国的美国先头部队。汉斯站在伦敦塔楼上,俯瞰着整座城市,冷酷下令:“不能给美国喘息的机会,把登陆的美军全部围歼,彻底掌控英国!”

    一、情报锁定:精准定位美军部署

    德军情报部门在英国投降后迅速运转,通过截获美军无线电信号、策反英国港口工作人员,短短12小时内便掌握了美军先头部队的详细部署。美国陆军第1步兵师(“大红一师”)约15万人,已在朴茨茅斯登陆,正沿着a3公路向伦敦方向推进;海军陆战队第2师一部,约5000人,在南安普顿建立临时据点,负责物资卸载与滩头防御。

    德军利用占领区积分兑换的先进雷达系统,对英军海岸进行24小时监控,任何美军的海上增援都在其监视之下。同时,通过积分招募的英国间谍渗透进美军营地,为德军提供实时情报。一名潜伏在美军通讯部门的英国特工,成功窃取了美军下一步行动计划,让德军对美军动向了如指掌。

    二、闪电合围:钢铁防线困死美军

    德军第3、第12装甲师迅速掉头南下,与原本驻守海岸的第20机械化步兵师形成合围之势。在a3公路上,德军利用积分兑换的预制混凝土路障,配合反坦克壕沟,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黑豹3”坦克与“虎王2”重型坦克在防线后严阵以待,88毫米主炮的炮口直指美军推进方向。

    在朴茨茅斯郊外,德军第1山地师凭借对地形的熟悉,迅速占领高地,用g42机枪与迫击炮组成交叉火力网,封锁美军退路。美军“大红一师”在推进过程中,突然遭遇德军猛烈炮击,先头部队的坦克在反坦克炮的攻击下接连起火。美军指挥官试图组织突围,但德军的包围圈越缩越小,每一次冲锋都被无情击退。

    三、火力碾压:空地协同的致命打击

    德国空军倾巢而出,he-177重型轰炸机携带重磅炸弹,对美军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美军临时搭建的帐篷、弹药库在爆炸声中化为灰烬,士兵们在弹坑中四处躲避。-262喷气式战斗机则在空中巡逻,一旦发现美军战机升空,便立即发动攻击,确保德军的制空权。

    地面上,德军的自行火炮部队持续开火。“黄蜂”105毫米自行榴弹炮与“野蜂”150毫米自行榴弹炮交替射击,炮弹如雨点般落在美军阵地上。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在德军“虎王2”的128毫米主炮面前,装甲如同纸糊一般脆弱。一辆“虎王2”在10分钟内连续摧毁5辆谢尔曼坦克,美军装甲部队损失惨重。

    四、巷战绞杀:街区内的血腥逐屋争夺

    当美军退入南安普顿市区,战斗进入残酷的巷战阶段。德军采用“火焰清剿+步坦协同”战术,士兵们在坦克掩护下逐屋推进。装备喷火器的突击小组负责清扫地下室与阁楼,将躲藏其中的美军士兵逼出。在南安普顿的商业街,双方展开激烈交火,英军废弃的车辆、倒塌的建筑都成为天然掩体。美军士兵凭借1加兰德步枪顽强抵抗,但德军的stg45突击步枪在近距离交火中更具优势。

    一名德军下士在冲锋中被美军击中腿部,但他仍咬牙投出手榴弹,与躲在墙角的美军同归于尽。随着战斗的持续,美军的弹药逐渐耗尽,通讯也被德军切断,士兵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五、劝降受俘:心理攻势瓦解美军意志

    在军事打击的同时,德军展开心理攻势。通过广播、传单向美军宣传英国已投降的事实,告知他们继续抵抗毫无意义。德军还释放被俘的美军士兵,让他们带回劝降信息。在双重压力下,美军士兵的士气逐渐崩溃。

    9月13日,美国陆军第1步兵师师长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向德军投降。近12万名美军士兵放下武器,在德军押送下前往战俘营。海军陆战队第2师一部也在抵抗无望后选择投降。至此,德军成功围歼登陆英国的美国先头部队,俘虏美军17万人,缴获坦克200余辆、火炮150门。

    六、全境占领:英国版图彻底变色

    随着美军被消灭,德军迅速向英国全境推进。原本部署在各地的英军在投降协议的约束下,放弃抵抗。德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爱丁堡、格拉斯哥、曼彻斯特等重要城市,将英国全境纳入掌控。德国的鹰旗飘扬在英国每一座城市的上空,白金汉宫前,德军士兵站岗巡逻,英国彻底沦为德国的附庸。

    在占领过程中,德军利用积分兑换的工程设备,迅速修复被战火破坏的交通、通讯设施,确保对英国的有效统治。同时,德军开始清查英国的军事设施、工业资源,将其纳入德国的战争体系。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艇被德军接管,造船厂开始为德国生产军舰;英国的飞机制造厂也被迫为德国制造战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如今已成为德国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这场围歼美军与占领英国的行动,不仅让德国巩固了西线战果,更极大地打击了盟军士气。而占领区积分的持续收益,让德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优势愈发明显,欧洲的未来,正朝着德国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