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4章

    她会努力争取自己该得的,扫平对自己不公平的!

    此时,军区外的招待所。

    宋母披着外套,到一楼去接电话。

    她以为是家里催她回去,她拿起电话就说,“别催了,我过两天就回。”

    “嫂子。我,宋柱生。”

    宋母愣了一下,“啊,村长啊,找我啥事儿?是想找我从市里带东西不?”

    “那倒不是,我想问个事儿咱家时律,要跟那个程月宁结婚了?这这咋没听你们说一声呢?”

    宋母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猛地跳起脚来,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尖利刺耳。

    “你说啥?!谁跟你说的瞎话!哪个烂舌头的胡吣!我儿子堂堂一个团长,多少好姑娘排着队等着!娶谁不好,娶那个爹死娘死哥也死的扫”

    她的话猛地压住,左右看看,就算没人也改了口。

    “结婚?结什么婚!谁会娶那个孤女!”

    宋母想到她被程月宁折腾进委员会受了一宿的罪就气得胸口剧烈起伏,眼睛通红!

    “我们跟她早就掰了!分得干干净净!哪个不长眼的乱传!等我回村,非扒了她的皮!”

    电话那头的村长宋村生听她这吼声,啧了一声。

    “没人乱说,就是有人打听到这里,说时律有没有娶一个叫程月宁的同志。”

    然后他又对旁边的人说了一声,“这是宋团长他娘,她说宋团长没娶程月宁。”

    宋母刚想问这是谁啊,就听电话里传来另一个粗嘎的男声,充满了愤怒。

    “他娘的!程家那个小娘皮!居然敢骗老子!”

    宋母听到有人骂程家小娘皮,就来了兴趣,“咋回事?谁在那边骂?骗啥了?”

    宋村长简单说了一下,“是百十里外的朱庄村,有个知青叫程长菁,听说,她是时律之前那个对象,程月宁的堂姐。她前两天请假回城,说是她堂妹要结婚了。程长菁她对象感觉不对,就打听过来。”

    知青下乡和村里人结婚再跑的有很多,这隔了几百里的路程,也不好找回来。何况,两人只是处对象,还没结婚。

    宋母听了眼睛一亮,连忙大声说道:“他们是不是要找那个程什么菁的,还有程月宁啊?我知道他们在哪!他们要不要来抓他们?我可以帮忙!”

    程月宁坐在堂屋的旧桌子上翻译稿件。

    高级翻译师需要翻译的稿件果然有些难度,但这点难度,还难不住她。

    她甚至看到一处研究报告上,就目前技术使用的材料没有问题,但在三年后,发现有更好的材料,她随手就给改了。

    改完,她也没放在心里,继续写了其他的。

    这批文件要的急,程月宁写完,程长冬放学就蹬着自行车去了书店。

    一天后,杨修业就收到了程月宁的稿件,交给下面校对员审核。

    校对员走进杨修业的办公室,“杨主任,你来看程同志这份翻译稿。”

    杨修业凑过去,“怎么了?”

    “是这样的,程同志这份翻译稿件有一组词翻译错了,翻译稿件准确率就不足90,就不合格,您看”

    杨修业本来就因为程月宁的能力,对她青睐有佳,加上,知道她是程营的妹妹,对她更是爱护。

    所以校对员拿不准,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杨修业也很意外,连忙去看。

    程月宁的准确率一直很高,这还是第一次翻译错误这么多的。

    杨修业仔细比对着原文,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绝对不是翻译有误的问题。

    他有种强烈的感觉,程月宁的修改并非错误,更可能的是——改进!

    他的心狠狠一跳,旋即他觉得不可能,程月宁一个小姑娘,怎么可能做到改进国外的研究报告?

    但心里的这种预感越来越强烈!

    他不敢怠慢,立刻将情况整理成报告,连同稿件一起,特别标注后上报给相关部门。

    他特意用了与其他文件不同的文件夹,并在报告中强调了这处修改可能存在的重大意义。

    然而,报告如同石沉大海。

    上面似乎并没有对这份来自小地方的译者修改过的稿件给予足够的重视。程月宁翻译的那些稿件,被随意地堆放在了文件处理室的角落。

    杨修业心里着急,他一连催了好几天。

    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千篇一律的“正在处理,请等待结果”。

    杨修业等不急,决定亲自去省城一趟。

    省城翻译处的办公室里,杨修业说明来意后,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卫国东有些不耐烦。

    “每天收到的稿子那么多,你说的那份谁记得放哪了?找一份稿子如同大海捞针,你先等着吧。”

    杨修业被这敷衍的态度气得心头火起,但还是压着性子解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