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0章 父慈子孝

    看着满脸堆笑的石磊,二月江冷哼一声,懒得理会他。

    当着领导的面开始数落石磊的《三色锦》,一桩桩,一件件,简直就是罄竹难书。

    石磊听着二爷在领导面前滔滔不绝,面露苦色,偷偷地观察着领导脸色。

    见领导脸色古井无波,石磊心里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领导见石磊时不时瞟来的目光,忍不住瞪了石磊一眼,一天天的瞎折腾。

    二爷见领导瞪眼,心中大喜。

    石磊见领导瞪眼,心安神定。

    此时此刻的情景,就和老师召开家长会一样。

    如果老师对家长都是套话,那说明你的孩子在老师心里平平无奇;

    如果老师对家长都是长篇大论,那不管说好说坏,至少表明老师很关心你的孩子。

    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同样的道理。

    果然,领导一开口就是和稀泥,先让石磊这个被告来个自我陈述。

    石磊经过几轮演讲,已经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大谈特谈《三色锦》的爱情权谋,对于其他的东西是闭口不谈。

    开玩笑,对面二月江可是清史专家,与他辩论清史,不就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吗?

    石磊滔滔不绝讲了半个小时,套话是一套一套的。

    领导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打断了他。指着二月江说:“你看你,小石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电影创作吗?听风就是雨。”

    二月江急了:“领导,石磊这小子在《三色锦》中大量的隐射大清。刨满族的根,你可得明察秋毫啊!”

    石磊在一旁撇嘴,你去打听打听,满族汉族有几个对你的大清有好脸色?

    在满清,其他民族被压迫,满族活不下去的人也不在少数。

    奴才奴才,就是皇帝之下,全是奴才!

    满清都亡了100年了,你们还对满清念念不忘,时刻不忘给它洗白。

    真不知道脑袋里怎么想的!

    领导心想:我明察个der,如果不是为了照顾少数民族的感情,我特么都不会出面。

    随口敷衍:“你这消息来得突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看调查之后再谈吧!”

    二月江连忙追问:“领导,要调查多久?”

    “这事很复杂,涉及大量的历史资料,怎么着也得个一个月吧!”

    “一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什么凉不凉的,如果三色锦真有错处,我们就把它禁了,好了吧?

    好了好了,等调查清楚,我会通知你们!今天就这样吧”

    领导不耐烦了,你在教我做事?

    石磊一听领导这话,心里乐得直冒泡。一个月后,《三色锦》早下映了,管它禁不禁的。连忙点头哈腰,拥护领导英明决策:“领导,您真是清汤大老爷,明察秋毫啊!”

    出了办公楼,石磊看着前边横冲直撞的二月江,想着大家都拍辫子戏,多少算个同行。

    冤家宜解不宜结呀!

    《三色锦》出色的成绩离不开前辈们辛苦培养的市场啊!

    连忙追上前去,拉住二月江:“二爷,二爷!哎呀,您慢点!”

    石磊扶起差点绊着的二月江:“您看您,走这么急干什么。二爷,您是清史方面的专家、又是编剧,我正好是一个导演,要不咱们合作一把?”

    “合作个屁!”

    谢天谢地,二月江终于开始理会石磊了。

    “我前段时间特意看了眼香江导演拍的《乾隆大帝》,现在《康雍乾》都拍了,要不我们合作拍一部关于嘉庆皇帝的电视剧,就叫《嘉庆斩和珅》,您看怎么样?”

    石磊小心翼翼的提着建议。

    二月江是《雍正王朝》编剧,自然对乾隆知之甚深,听了石磊的建议,气得脸色发青:“不怎么样,你自己玩去吧,好了,别特么缠着我了。”

    接着,甩袖而去!

    石磊看着二月江拂袖而去,连忙冲着二月江的背影改思路:“如果《嘉庆斩和珅》您不满意,我们可以改名叫《嘉庆好大儿》呀~”

    远处的二月江闻言,没注意脚下,一个趔趄,差点又给摔倒了。

    欸~。

    看着二月江的背影,石磊叹口气。

    二爷这么大年纪了,性子还是这么急!

    你说嘉庆作为乾隆的好大儿,他们之间父慈子孝的戏码多有趣啊。

    拍出来观众肯定爱看。

    嘉庆皇帝,多孝顺的一个孩子啊!

    知道自己的父亲——乾隆,不想超过康熙。

    很孝顺的在乾隆尸体还有温度的时候,就下谕旨给了自己老父亲了一个“高宗”的庙号!

    对,不是“祖”,也不是什么“仁宗”“宣宗”“昭宗”。

    刚好就是“高宗”,乾隆最熟悉的皇帝——赵构的庙号,这不就是缘分吗?

    再说说嘉庆斩和珅。

    大家都说和珅是乾隆留给嘉庆皇帝的大肥羊,嘉庆显然领会了乾隆的深意,转头就把和珅宰了。

    你看,乾隆最喜欢的臣子和庙号都下去陪他了,谁敢说嘉庆不是乾隆的好大儿!

    至于“十全老人”自己怎么想的。

    那不重要!

    想到这里,石磊两眼放光,没想到还有这收获?

    从嘉庆的视角展开,这不就是一个忍辱负重,最终报仇雪恨的故事爽文么!

    名字都有现成的,就叫清宫版的《王子复仇记》。

    生怕灵感飞走了,石磊赶紧跑到街边小商店买了个笔记本,把它记在本子上。

    要说哪个朝代当皇帝最爽,那还得是大清。

    其他朝代不管怎么样,相权是可以和皇权拉扯的。

    只有清朝,皇权高度集中,皇帝之下皆为奴才。

    这个制度有好处,也有坏处,非常考验皇帝的个人能力。

    最好的体现就是雍正和嘉庆。

    雍正历经九子夺嫡的残酷角逐,有能力把康熙留给他的烂摊子收拾好,还给乾隆留下一份不错的家底。

    而嘉庆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面对乾隆几下江南留下的大窟窿,只能是大眼瞪小眼,一筹莫展。

    这个制度下,最爽的两位清朝皇帝要数康熙和乾隆。

    在大清这块土地上,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

    乾隆甚至还想出国玩玩,可惜听说笔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吓得只能在国内转转。

    至于什么工业革命,民生福祉,都是奴才,关他屁事。

    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一想到可以通过嘉庆的视角可以把乾隆这个所谓“十全老人”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

    石磊恨不得马上扛着摄像机开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