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导演,这不对吧?/ 第41章 新仇旧恨涌上头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1章 新仇旧恨涌上头

    不过可以先找人把本子写出来。

    此事宜早不宜迟,得趁着那些谈恋爱的还没来,以猎奇的方式把这段历史展现出来。

    观众是不喜欢说教的。

    故事模板都有,龙王赘婿,歪嘴一笑。

    一想到当了四年儿皇帝嘉庆站在乾隆灵前露一个耐克标表情的画面,石磊就忍不住抓耳挠腮。

    不过目前《三色锦》正在上映,分成还没下来。

    石磊只能暂且按下激动的心、颤动的手。

    “叮铃铃~”

    草!

    石磊大骂一声,挂了电话,把记事本收好,打了一辆车前往电影ju。

    这一天天的,有完没完了。

    来到电影ju,石磊报上名字,就被一个工作人员领到一间办公室。

    让石磊坐坐,领导有事,马上就来。

    石磊坐了一会儿,不见人来,就站起身来,左走走,右看看。

    看见桌上摆着两份摊开的文件,拿起其中一份扫了一眼: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一名落款:滕文冀。”

    原来是举报我的,都在传你滕文冀喜欢写举报信,但我和你姓滕的八竿子打不着啊!

    放下滕导的举报信,石磊拿起另一封,不禁“哂笑”,他妈格式还一样: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落款:陆大郎。”

    这份更让石磊摸不着头脑,别人滕导是有写举报信的习惯,你川子是个什么情况。

    听到门外的脚步声,石磊把手中的文件乖乖的放好,老实坐在凳子上。

    见有人开门,连忙站起来:“领导,您辛苦了!”

    王台华摆手:“都看到了吧?”

    “什么?”石磊装傻。

    王台华笑笑不理石磊这茬,拉开椅子坐下,看着亦步亦趋的石磊:“你也坐!”

    石磊刚坐回刚才的椅子上,就听王局说道:“你的《三色锦》引起的争论很大呀!”

    “鼟~”刚坐下的石磊又弹了起来:“领导您听我解释”

    “解释?你是要给我一个解释!你告诉我,你是在破坏民族团结吗?”

    “没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石磊站着回答道。

    “你是故意博眼球、赚流量制造争议吗?”

    石磊:“没有!唐代杜牧有‘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是为了让大家汲取历史教训!”

    “我明白了!你回去吧,理越辩越明!”

    出了电影ju,石磊一头雾水,这东一榔头西一锄的。

    石磊没搞明白王局要传达的是什么。

    打车回雍和宫的四合院。

    这里已经在石磊去柏林期间完成了交易,过户在石磊名下。

    回到四合院,石磊的两员大将满脸忧色的迎了上来。

    石磊一边翻开两人整理的资料,一边向张语心、张震东介绍了今天在两个部门的见闻。

    公知的言论还是三板斧:扭曲历史、偷换概念、恶意曲解。

    歪曲历史观,就是公知打着“客观中立”的幌子,以“满清也是中国历史一部分,讽刺满清就是破坏民族团结”“满清促进了民族融合,否定满清就是否定历史进步”等方面来指责石磊不尊重历史,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关系。

    然后开始质疑石磊的创作动机,嘲讽石磊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故意制造争议”“迎合部分狭隘民族情绪,缺乏真正的艺术追求”,贬低石磊创作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把石磊的行为说成是功利性的投机行为。

    最后,直接把石磊拍死。经典的“都21世纪了,还揪着历史不放,是思想狭隘、缺乏包容”“当下更应该关注现实问题,拍这种电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误导大众对作品现实价值的判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传统媒体没资源,网上又被公知带起了节奏。

    难道我要“死”在这里?

    想着公知的言论,石磊是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

    前世他是一个90后,零几年他还在上中学。网上充斥着国内“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言论。

    当他听到我们连最常见的圆珠笔的小钢珠都不能制造的时候,心里郁闷极了,这差距也太大了。

    方方面面,多多少少受到了公知们的误导。

    这一世,公知们又想“杀死”他!

    甘霖娘!

    怎么操作呢?

    冷静!!!

    石磊给老张递了一支烟,自己点燃一支,让大脑放空。

    想起王局的那句:理越辩越明。

    石磊渐渐有了头绪。

    既然我本人下场,会被群众认为是狡辩。

    如果我找一个“理中客”、一群“理中客”和公知们大战呢?

    嘿嘿,那我不就被摘出来了?

    石磊把这个思路给两位大将分享了一下。

    两人听了两眼放光。

    二张:这人脑袋是怎么长的?

    有了思路,三人又商量怎么实施。

    首先,找来的“理中客”水平不能太差,不然公知一个冲锋,就溃不成军。

    张语心作为本地人又是传媒专业的,理解上手快。很快建言献策,找清北的学生,有知识、有理想、有信念、有冲劲,最主要就是挨得近,可以随时交流。

    石磊拍板,定下来用中关村应用文理学院的学生,他们专业对口。

    至于五道口职业技术学校,毕竟是理工科,就怕他们在言辞上吃了亏。

    其次,辩论方向的选择。当然不能揪着《三色锦》不放,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那就批判封建专制和腐朽,封建压迫。

    最后,转移矛盾。不能只防御不进攻呀,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到时给公知来一个总攻。

    一举拿下!

    三人定下计来,准确来说,是石磊和张语心两人定下计来,张震东老实巴交的,只能在一旁喊“666”。

    石磊开始分配任务。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