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得偿所愿
曾廷翰对此并不意外,虽然陈家凭借广纳赘婿隐为五大姓之首,可在登扬陈氏内部,总有人把自己这样的外姓人视作工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眼前这一位元婴女修就是如此,她这一支的很多人都这样,就是连刚崭露头角的陈子易也不例外。
“陈漱芳。”曾廷翰神情平静,声音冰冷,蕴含一种刺人的锋锐,道:“我如何决断,还不需要你指手画脚!”
“你!”
陈淑芳看向对方,其披法衣,戴法冠,面容俊秀,肌肤之上,甚至隐隐泛着银白的光芒,有一种奇异之感,她本来爆发的怒气稍微收敛了三分。
眼前这人原本没这样的异相,只是对方在溟沧派三经五功之一《宝金云箓》造诣太深,从而自内到外被庚金之气所染,才形成如此异相,让人一看,就心生惊惧。
她确实看不起这些族中自以为是的外姓人,但溟沧派的十大弟子到底不一样。
想到这,陈淑芳把怒火往下压了压,一双细眉一挑,如出鞘的飞刀,她咬着牙,道:“这一次下院的真传弟子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我们陈氏应该全力支持子易,让他顺利上位。”
因为陈子易在下院的缘故,陈淑芳一直关注着这一次真传弟子的竞争。溟沧派的三大下院里,不但有不逊色于陈子易的其他五大姓的世家天才子弟,师徒一脉推出的人选更是惊才绝艳,称得上百年一遇。
外有如此强势对手,族中的支持必须比以往更强才行。
陈淑芳自以为自己已经低声下气,但曾廷翰面容如铁,神情冰冷,一字一句,如冰渣子一样,道:“观门中局势,真传之位,愈发厚重。陈子易不错,但如今下院人才辈出,别说诸世家之辈,就连师徒一脉他也压不住。”
“如只留陈子易一人在下院,一旦出现意外,那陈氏这一次竞争真传就落空了!”
见陈淑芳还准备说话,曾廷翰一挥手,四下自有刀剑之鸣,森然冷气,他直接道:“我主意已定,此事不会更改。”
“好,好,好得很!”
见到此局面,陈淑芳玉容一片铁青,她深深地看了曾廷翰一眼,云袖一挥,脚下升腾起一圈的焰火,如赤霞漫卷,蕴含着非常惊人的温度,然后倏尔往上一拔,如一轮真正的大日一样,裹住全身,继而腾空而起,须臾后,消失不见。
只留下原地之上,余气赤红,细细碎碎的,好像倾倒了丹炉,无数的火星冲了出来,相互碰撞间,恍惚听见焦尾琴断弦之音。
这一位元婴境界的女修愤怒之下,连从外面进来的天光似乎都被余气中所蕴含的力量所炼,成了淬火的铁屑。
曾廷翰看在眼里,冷哼一声,双目之中,一道灿白之光落下,以千百似有形似无形的金属银光交碰,蕴含着一种冷冽,把四下的火行之气一扫而空。
虽然他在境界上和陈淑芳有着差距,但他把溟沧派的五功三经之一《宝金云箓》修炼到极为高深的层次,形成无形而有质的力量,把这一位元婴境界女修愤怒之下泄露出的余火扫灭并不麻烦。
做完这一切,曾廷翰起身,站在窗前,看到外面一丛丛的青竹,枝叶相间,掩映有姿,一种新绿,扑人眉宇,让人精神一清,他负着手,也不回头,就知道弟子已经悄然无息地出现在厅中,直接道:“你去临川书院,正式传信。”
“是,师尊。”
一名青丝白裙的少女应了一声,垂在一侧的秀发上坠着珠玉,随着她动作,摇出明净的光,让她的一双妙目越发明亮。
“去吧。”
曾廷翰说了一句,继续看向外面,白皙的皮肤上映着天光,有一种锐利。对他来讲,陈青这个时候能冒出来,也是不错。
不多久,临川书院大殿前,陈弘文站在台阶上,背后飞云独挂,望向那一名前来送信的少女离去,其越走越远,渐渐倩影消失不见,依稀还有刚才清脆的玉音,有着回响,让人记忆深刻。
这一位书院的山长面上浮现出一抹理所当然的笑容,脚下的台阶上天光的冷色浸染法衣,一片灿烂。
一方面,他和曾廷翰以及其背后的势力有渊源,而陈子易背后的那一支和曾廷翰这一位新晋的十大弟子向来不和,只要他开个头,对方就能顺势名正言顺地往下院再派一人,免得陈子易在陈氏年轻一辈中一家独大。另一方面,陈青背后的那一支刚损失了一个陈昱,正气恼之时,现在又有机会,肯定牢牢把握。
陈青能前往下院,称得上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站了一会,陈弘文回转殿中于高台上坐下,然后吩咐下去,让侍奉的道童去唤陈青。
很快的,陈青从后山过来,来到殿中,站直身子,竹色透过窗上的镂空花纹,青绿稀稀疏疏的,落在他身上,让他越发俊美飘逸,清清如玉的声音响起,道:“山长。”
陈弘文顶门上罡云一起,把四下染上一层玉色,美轮美奂,让他的声音越发清朗,于四下回荡,道:“准备准备,可以前往下院了。”
“下院。”
陈青听了这两个字,眸光一亮,似乎眼前一片风起云涌,令他有一种跃跃欲试,如即将出鞘的利刃一样。
这个时代的下院龙蛇起陆,英才辈出,世家中的佼佼之辈和平民里的绝世天才交锋,唯有真正力压群雄者,才能脱颖而出,晋升门中真传。
只有真传,才可竞争以后的门派里的十大弟子,只有十大弟子,才有机会谋取上三殿的高位,冲击洞天之境。
这是大道争锋世界上堂堂正正的大道!而从下院竞争真传,是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感应到陈青身上的锐气,陈弘文点了点头。
比起其他年轻人,陈青现在入下院竞争真传弟子之位已经晚了,想要后来居上,按部就班不可以,必须要有一种不可阻挡的进取心才行。
有着期望,这一位临川书院的山长把一直握在手中的那一卷道书拿了出来,道:“这一本道书,其乃传授我蚀文的长者所写,里面不但有《密云元册》这一门玄功的详细记录,还有他对蚀文的感悟。现在交给你,不要放松对蚀文的研读。”
说到这,似乎想到自己当年接过此书的过程,那一种谆谆教导犹在耳边一样,陈弘文神情一阵恍惚,好一会,才继续道:“学好蚀文,以后帮助很大。”
陈青用力点点头,上前接过道书,下一刻,他识海中的无常天书蓦然一亮,一圈圈的涟漪荡开,里面所蕴含的深沉本质,极其厚重。
毫无疑问,这本道书确实是一件超乎平安符的寄托之物,可以演化“无常之相”!
按捺住心中的蠢蠢欲动,陈青背脊微张,神情庄重,一字一顿地道:“小子一定不会辜负长者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