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
虽然没能拿到金牌,有一点遗憾,但考虑到对手是仍然处在巅峰期的折原千里,邓畅、路西两个,
一个刚刚18岁半,才迈进巅峰期,
一个要今年8月才满18,说巅峰期还没到也不为过,
又觉得是可以接受的成绩。
——可以接受,指邓畅和路西勉勉强强可以接受。
冰迷每天高兴得像过年,说继双人滑之后我们居然又有了一个强势项目!甚至明年大奖赛我们能有三个选手参加男单!
国家队领导们笑得脸都要开花了,
两个年轻人现在走的每一步都在创造历史,
连带着也创造了不少利润,他们给路西和邓畅发了奖金,又邀请他们搬去运动员之家。
运动员之家是首体环境最好的宿舍区,
每个运动员两室一厅,
有单独的厨房和阳台,
一般要在世界赛拿过金牌才能搬进来,
还得有一定影响力。
路西和邓畅都没拿过金牌,
但最近流量确实大,这两年首体的滑冰兴趣班报名的小孩人数是往年的十倍还多,很多家长都是看到了路西和邓畅的新闻,觉得可以带小朋友来学习一下这项运动锻炼身体。
所以队上领导为他俩据理力争,破格争取到了这两套住处。
原本的室友崔笑现在做助教,随时可以搬到教练宿舍,所以路西打算赛季末就换新住处,一个人住两室一厅太无聊了,他准备问问邓畅,要不要两个人在一间。
但这些都是赛季结束再考虑的事情。
大奖赛结束后,还有一个月就是整个赛季最后的重头赛事,世锦赛。
备战上完全不敢放松。
——
从技术而言,路西的步法挑不出毛病,甚至俄罗斯和日本的教练都来要过他做步法的录像,说要拿给队上的小队员学习。
主教练包仲杰适时地拿这个当交换条件,跟他们谈夏天的外训。
旋转也不错,他的身材非常好,个子在男选手里算适中,胳膊长腿长人纤细,体态也很棒,做什么动作都好看。
跳跃,路西不是力量型选手,就算努力做了肌肉训练,也难以达到特别牛的水平,就当是他天赋技能都点到了滑行上吧。
所以单跳做的很好,但连跳稍弱一些,顶级的4+3甚至4+3+3,后面的跳跃都会更多依靠肌肉力量、爆发力,弹跳力。
跳跃机器不是谁都能当的,包括老瓦折原杰尔斯邓畅,他们也不可能掌握所有跳跃。
四周跳身体负荷很大,之前已经受伤过一次了,为了避免再受伤,路西只能战略性放弃一些连跳。
路西的方针是强化自己所有四周单跳,包括尽快练出
“厉害啊!”
“很不错!”
“就是这个味!”
在姜涵一迭声的称赞中,
路西和邓畅迎来了世锦赛。
姜涵在过去的半个月里几乎每一天都在感慨:“小西你怎么突然开窍了!太棒了这个!完全就是我想要的感觉!”
路西不说话。
毕竟他不可能跟姜涵说,那天邓畅被叫走之后,他突然就明白了一点那种心情。
邓畅跑了他就觉得无聊,
这不是一个即将成年的成熟选手该有的心态,
太丢人了。
而且,
路西思绪挺混乱的,说不清为什么,
却觉得这样的心情不足为外人道。
但意外找到了自由滑的感觉,让教练组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惊喜。
——
世锦赛。
每年三月前后举办,踩着冬天的尾巴,以最盛大的赛事宣告这一赛季的结束。
世锦赛前几天会举办世青赛,
路西当年初露头角就是在世青赛上,
所以他一直觉得这项赛事就是他的福地。
选手出发前往莫斯科前,世青赛的比赛刚刚结束,
美国选手尼克艾斯以大比分优势拿下世青赛冠军,290+的得分也创下了青年组的世界纪录。
“应该是个挺牛的选手,
三个四周跳,好猛。”训练间隙,路西看着尼克的视频,
托着下巴思索,
“但是为什么我看着这人名字就觉得他有点儿讨厌啊?”
“因为他师兄。”邓畅喝了口水,言简意赅地回答道。
“嗯??”路西愣了下,回忆起来,
“哦!这就是杰尔斯之前吹的那个,
他那个世界青年大奖赛冠军的小师弟对吧!”
邓畅点点头。
“可惜了。”路西惋惜地叹了口气,
“好好一个选手,
非沾上那么个师兄。”
邓畅失笑,
也就是路西不看论坛,要是看的话就会知道,这个尼克和他师兄是一脉相承的讨厌。
不过这种事不急现在告诉路西,反正今年尼克又升不了成年组。
但尼克的技术确实很强,16岁已经掌握了三种四周跳,俨然一个新的跳跃狂魔。
路西和邓畅两个才都十七十八岁年纪,还没正式进入巅峰,前面的顶级选手仍然在霸占着高位,身后已经来了如此气势汹汹的追赶者,环境真是凶险的很。
但想要站上世界顶尖的舞台,这种程度的竞争似乎也是必然。
尼克艾斯拿下世青赛冠军之后,杰尔斯乘着这阵东风,立刻再次开始作妖。
他先是公开夸奖自家师弟天赋异禀,六项全能,明里暗里阴阳路西、邓畅、浅野昴。
之后杰尔斯又放话说,自己大奖赛是因为发挥不好,名次才靠后,要是世锦赛堂堂正正比拼一次,这几个后辈根本不是他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