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唐禹谢秋瞳小说结局/ 第二百六十九章 烽烟起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二百六十九章 烽烟起

    王妹妹很可爱,但她却绝不是个唯唯诺诺的人。

    她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有自己的决断和坚持。

    她坚定要一起走,唐禹也无法再劝什么只能咬牙答应,并和她约定好了时间。

    离开王家的时候,王导依旧没有选择见他,这让唐禹更加坚信是司马绍来了,已经在运作大事了。

    唐禹给王导留了一封信,然后便离开了。

    建康有建康的风云,但这里是鲜血汇聚而成的城池,已经不再适合唐禹留下。

    唐禹要去更远的地方,去一个干净的地方。

    王家的旁边,就是谢家。

    此刻,谢秋瞳是还没有回来的。

    或许,这是我最后一次去梨花别院了。

    去看看吧!

    唐禹想了想,便直接朝谢府而去。

    如今的他身份地位不一样了,没有人拦着他,他顺利就来到了梨花别院。

    主楼、次楼、藏书楼,这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和谢秋瞳,和喜儿。

    熟悉的一切,终究是要分别了。

    唐禹看着四周,微微笑了起来。

    他想去见见孙茹。

    曾经的岳母大人,也给过自己一丝丝温暖,让自己在穿越初期那个难熬的时刻,见到过一缕缕和煦的光。

    只是来到主院,首先看到的就是谢裒。

    “你怎么来了?也不找下人通报一声。”

    谢裒似乎老了些,眉头皱起,眼中似乎有愁绪。

    唐禹有些尴尬,干笑道:“我…我来看看岳…额,看看你的夫人。”

    谢裒深深看了唐禹一眼,最终点头道:“去吧,她藏书楼在礼佛。”

    唐禹应了一声,便直接朝藏书楼走去。

    在无数的经文之中,唐禹看到了香案蒲团,看到了盘坐在蒲团上,静静禅坐的孙茹。

    似乎察觉到声音,她缓缓回头,看到唐禹那一刻,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唐禹作揖施礼,道:“叔母,晚辈唐禹有礼了。”

    孙茹连忙站了起来,挤出了一个笑容,道:“好孩子,岳母真是太久没见到你了,你啊,叫得多生分啊,怎么是叔母呢。”

    唐禹无言以对。

    孙茹道:“去年秋瞳擅作主张,把你休了出去,你对此耿耿于怀,一直不肯和她重归于好?”

    唐禹摇头道:“我们关系挺不错的,但我们毕竟还是要分开了。”

    孙茹叹道:“佛说,人的因缘际会啊,就像这天上的浮云一样,变幻无穷,聚散不定。”

    “孩子,秋瞳有秋瞳的苦,你是男人啊,多包容包容她。”

    “她虽然脾气不好,但心里是有你的,你看看梨花别院的次楼,还是你曾经住过的模样,她不允许任何人进去,只是她偶尔住进去,想要找找你的痕迹。”

    唐禹轻轻道:“我知道她的心,我明白的。”

    孙茹道:“那又有什么过不去的呢?大丈夫不拘小节,只要本质是好的,那就有挽回的可能啊。”

    “你现在出人头地了,你那些故事,岳母都听说过,和一些夫人们聚会的时候,我总是提起你,我都觉得有面子,我为你而自豪。”

    “如今秋瞳也走上正轨了,你们夫妻好好相处,并肩前进,可以做到很多很多事啊。”

    唐禹再次作揖施礼,叹声道:“多谢岳母的好意,但唐禹已经决心要走了,这次前来是为告别,是为感谢岳母当初的照顾。”

    孙茹喃喃道:“走?你要去哪里?外边可乱着呢,建康多好啊,为何要走?”

    唐禹笑了笑,道:“岳母喜欢佛学,我也曾跟岳母说过两首佛偈。”

    “我想…我离开的原因,也可以用一句佛经经文来表达我的心。”

    孙茹道:“什么经文?我知道吗?”

    “地藏菩萨本愿经,岳母应该没有读过。”

    “但其中一句,便是晚辈此刻的心。”

    他看向孙茹,咬牙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正如岳母所说,建康很好,外边很乱,晚辈正是要去外边,那宛如地狱的天地,需要我去度。”

    孙茹颤声道:“地狱都是魔头,你可怎么度啊。”

    唐禹咧了咧嘴,狞笑道:“杀!”

    ……

    建康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震惊文坛的丑闻。

    谢家族老谢愚,当代儒学大师,被无数儒生尊敬的鸿儒,竟然是一个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辈。

    他本来就颇有学问,因开创性地提出了“理学”之说,而名震天下。

    然而如今却传出,“理学”本是唐禹所著之学说,因当时唐禹是赘婿,在谢家没有地位,故“理学”被谢愚窃取。

    建康哗然,文坛震惊。

    许多谢愚的学生,当初谢家家宴在场的人,亲自站出来说明真相,并在太学宫举行了清谈演讲,彻底揭露了一切。

    唐禹的名声,一下子达到了又一个高峰。

    “在舒县,杀贪官、灭山匪、荡平恶霸世家,发展水利民生,免税分粮,使舒县恢复生机。”

    “在谯郡,身为区区郡丞,却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统筹世家,制约军阀,团结一切力量打退石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保住了淮河以北的河山。”

    “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生使命。”

    “立下泼天功绩,只被封了个虚职,却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心怀苍生,豁出命去揭露昏君罪恶。”

    “这样的人,提出理学有什么好奇怪的?”

    “就是谢愚夺走了唐禹的思想!他是个欺世盗名的老匹夫!”

    “儒生啊,醒醒吧,我们到底该尊敬谁啊!”

    “孟子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唐禹所做所为,才是真正的儒生。”

    建康炸开了锅,儒生沸腾了,甚至有太学宫的学生,成群结队去砸谢家的门,吓得谢愚不得不连夜离开建康。

    仅仅两三天的时间,消息已经发酵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唐禹的名声,达到了全新的高峰。

    而在家的唐禹知道,自己给王导留的信,发挥作用了。

    他正是要王导帮自己这个忙,让自己的名誉达到最高层级。

    他要在临走之前,留下一声怒吼。

    “姑爷!姑爷!”

    小莲快步跑进了书房,急忙道:“王敦动了!三万大军朝建康攻来了!大战要开始了!”

    唐禹深深吸了口气,缓缓道:“今天开始,明天才会达到顶峰。”

    “准备好一切,明天我们有大事要做!”

    小莲道:“周斐到了!他要见你!”

    唐禹微微一愣,随即大笑道:“这个时候见我可不是什么好事!”

    “帮我送给他一句话吧!”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