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天生一对

,而且说到做到,效果显着。

一周之后,安小老板再次迎来了其他社团社长抛来的橄榄枝——求上门,求打折,求试穿。

但是这一次与上一次那四人抱着占便宜的心理不同,此次这几位的态度很明确,给我们与上次那两个社的价码一样的就可以,并且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很明确,他们是刘社长介绍来的。

让安然感到有趣的是,这几人说这话时的态度并不是替刘社长向她这个小老板卖好,而是很自然的带了一点感谢的意思来——当然不是感谢她,而是感谢刘社长作为竞争对手能够与他们分享手中资源,帮助都为服装问题而感到焦头烂额的他们解决问题。

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安然也发现,刘社长这个分享和帮助也不是白帮白分享的,而是在进行一种优势互补,或者说,这种分享和帮助不是他的单方面行为,而是互帮互助。这几位社长从刘社长手里分享到优势资源,得到了帮助。反过来,刘社长也从这几人的手里为社里谋得了一些方便和好处,使他的工作能够更加顺畅。

到此时,安然不得不服气江杰云看人的本事,他们这位刘社长确实是要比前任社长老田狡诈,老田只是一心为着社里打算着,斤斤计较着,但刘社长不同,他的影响力不仅仅只局限于社内,或者说,他的着眼点不仅仅在于文学社本身,固然,他对文学社的工作相当上心,但这种上心与老田的上心却不一样。

老田那种地主老财攒家底,动不动就算变天账,哪怕花一分钱也难受的有如割肉,有如公鸡兄上身的劲头,更像是把自己定位在文学社的大管家的位置上,他是在为文学社和社里的各位成员在服务。

刘社长虽然也在用心的打造着文学社,但在他的手里,文学社更像是他手里的一件工具和武器,可以让他握在手里,在各种诚和圈子里灵活运用,继而累计到他个人所需要的一些东西,比如名声,人脉,资历等等。

当然在这其中,文学社也因着他所积累起来的名声,人脉,资历等等获得了很多好处和益处。

老田的那种管理风格更多的是依托文学社,人们一看到他便想到了文学社,他是文学社的代表,为文学社所服务。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