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毕大勇的愤怒
毕大勇出身于贫农,由于成分上的优越性,**后期被村里保送为工农兵学员,成为BJ商学院的一名大学生,说起来也算是有些幸运的成分吧。
出身于赤贫之家的他从小就体会生活的艰辛,小的时候,家中揭不开锅那是常有的事儿,上中学的时候穿的还是打补丁的衣服,直到上了大学,家里人才勒紧腰带让他穿上一身体面点的衣服,不过在别人眼里他也不过是仅仅比要饭的强一点而已。
好在毕大勇人穷志不短,他一直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上了大学以后他没有像别人去急着提高觉悟,四处跑着去闹革命、开批斗会,而是踏下心来跟着那些“臭老九”和“黑四类”在一起,勤勤恳恳学习了几年,落了一个后进生的坏名声。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另类,要不是他根红苗正成分好,至少也得给打成反革命,好在他的运气非常不错,几次重要的活动都被遮了过去,比较顺当地度过了大学的四年时光。
事实证明,毕大勇的这一步棋确实走的不错,他这几年里的收获是别人无法想象的,别人混日子的时候,他却学了很多有用的知识,这些可都是万金难求的东西啊,直到现在,毕大勇都很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
你想想,那些当年被关进牛棚的那个不是才高八斗的主儿,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像毕大勇这么爱学习的人,这些人总算是找到了知音,基本上是把自己的本事倾囊相送。虽说当时毕大勇的行为在别人眼中是很不正常的,政治觉悟方面老是拉后腿,甚至还为此挨过批评,可他在这几年中确实学了不少东西,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的时候正赶上粉碎***,毕大勇没有坚持留在京城,而是选择回到X县工作,在银行里当了一名储蓄营业员,尽管离他的出人头地的目标还是很远,可总算也成了一名吃商品粮的国家干部,这也让村里的人对他羡慕不已,老毕家从此也开始扬眉吐气。
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毕大勇认识了现在的妻子许英,那个时候许英的父母正在乡下劳动改造,她成了一个没人要的苦菜花,没有人关心她,爱护她,在学校里处处遭人白眼,有些时候还会被班里几个坏女生“批斗”几下,境况苦不堪言。
正当她内外交迫,孤苦无依的时候,毕大勇这个骑着白马并不算是王子的人出现了,适时地给许英带来了需要的关怀,雪中送炭的感觉让小姑娘把毕大勇当成了最最最…可爱的人。
据说在那个红色的年代里,年轻人的心也像一团火那样,非常容易燃烧,这样的相遇让两个人很快就完成了相识到相知的转变,你侬我侬地结合在一起,先上车后买票,还没等到大学毕业,许英就有了爱情的结晶,这在当时绝对是比较麻烦的事情,要是被人抓住以后,绝对也是一场批斗。
好在当时毕大勇在学校领导中的印象还算不错,校领导心一软偷偷放过了他们这对真心相爱的恋人,趁着当时混乱的机会,毕大勇找了个理由带着许英回到X县的老家偷偷结了婚,许英休学回家在乡下把孩子生了下来,毕大勇则回到学校继续充数,读完了他的大学。
国家恢复冤假错案的政策之后,许英的父母被平了反,官复原职后成了省里的一品大员,许英自然也得到了公正的待遇,由国家为她安排工作。
本来许英的父母打算把她留在省城,可许英坚持要跟在丈夫在一起,她的父母没办法便在X县政府里给她安排了一个比较不错的职务,同时也让毕大勇当上了X县农行的行长,一时之间毕大勇也算是心满意足。
掌握大权以后,毕大勇很快便发现了这里面的门道,银行确实一个不错的部门,里面的油水多不说,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猫腻,可以帮着一些的人作点特殊的事。尤其是在X县这种山高皇帝远的小县城,做起这种事来更为方便。
自从坐上了行长的位子,毕大勇便开始接触社会上各色的人群,**、白道、大官、小吏都有,这些人手中不法的得来的钱,从他的手底下走过之后就变成了正当的存款。
那个年代的银行还没有实名制的说法,即使死了多年的人都可以来存款,作为行长的毕大勇,帮人洗黑钱自然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个原因他也成了这些人眼中的朋友。
虽然在X县这个小地方,山高皇帝远的,既不显山,也不露水,但毕大勇的经济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最低限度也比那些百万富翁还要富一点,以数百万记的一点点。
当然,大部分钱都是见不得光的,按照他现在的消费标准这些钱基本上都够孙子用的了,更重要的是他手中所掌握的社会能量相当大,不客气地说要比他那位手握大权的岳父大人还要高一些,至少岳父不能像他这样随意的同江湖上或者**上的人打交道。
毕大勇这人很有才华,也非常有心机,他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所以从来不在外人面前过于表现自己,一直表现的很普通,很一般。
为此,岳父大人还觉得他挺窝囊,有点看不起他。好在老婆这个人对他还是很不错的,知冷知热,贴心贴肝,这一点让老毕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结婚这么多年,夫妻二人仍旧是相敬如宾,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难能可贵的是毕大勇从不在外面搞女人,每天按时上下班,称得上是单位和家里的双模范。
这样的家庭在谁看来都是幸福,而事实也是这样,他们这些年过得确实很幸福,唯一让毕大勇感到不满意的就是这个总爱惹事生非的儿子,他就是毕大勇的一块心餐挥之不去的痛苦。
对于自己这个娇生惯养的儿子,毕大勇发自内心的感到无奈和反感,这小子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两位老人为了弥补当年给女儿带来的伤害,把一腔的爱都给了这个活泼可爱的外孙,一向是有求必应,要星星不给月亮。
正是两位老人对他的过分溺爱,才让毕辉有了今天这样的结果,好的习惯没养成,却养了一身的坏毛病,这是毕大勇这个贫寒之家长大的人所不能接受,可惜时代变了,他所遵循的那一套在孩子这里已经是说不通了,眼看这孩子学坏,他这个当爹的束手无策。
毕辉回到毕大勇夫妇身边的时候已经快小学毕业了,这个时候大部分的习惯都已经养成,再想给他立规矩显然已经有些晚了,对他身上的一些坏毛病,毕大勇也只能是闭着眼睛强迫自己去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