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裁豪门 > 震动

第三百五十四章 部长来了(16)

入到正常的运行轨道上来了。”

路金山斟酌着语句,充满感情地说着:“能有今天的景象,首先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没有他们的关心支持,曙光厂走不到今天。其中特别需要感谢的,还是我们的齐省长,曙光厂起死回生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他的关注,也是在他的引导下,曙光厂才能得以复苏,并活了下来。”

齐天翔听着路金山饱含深情的话语,觉得有些坐不住了,想要制止他,可却被姚秉新拦住了。

姚秉新望着齐天翔,认真地对齐天翔说:“君子不掩人之功,不诿己之过,这是古人的教诲,我觉得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古人更有气量。老路是个实在人,应该听他说下去,我们大家也都感同身受一下。”

姚秉新说着话,面对着路金山,温和地微笑着鼓励道:“你尽管说下去,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不要隐瞒,也不要有什么顾虑。”

路金山感激地望着姚秉新,又认真地看了看齐天翔,似乎不愿提起过去的事情,可还是忍不住说了起来,“齐省长第一次来曙光厂,还是几年前他来平原县调研的时候,是李书记陪他一起过来的。当时齐省长还是我们省即将上任的纪委书记,李正同志是县委的副书记,我是曙光厂的副总经理,也可以说是留守干部。”

路金山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脸色凝重地慢慢说着:“当时的曙光厂,正处在内外交困的最困难的时期。几次所谓的战略调整之后,最精良的设备和技术力量被日资企业合资走了。好不容易建立的农用车品牌和核心技术,以及生产加工设备,被战略合作伙伴整体搬迁到了西北,厂里的书记和总经理,跟着过去拿高薪去了。一个以研发生产车船用大型发动机的重点国有企业,只能生产农用三轮车车厢和金属构件。三个主要的车间,空空荡荡的,全厂能够正常上班的只有不到四百人,而企业全盛时期,仅一线工人就有七千人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