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裁豪门 > 震动

第四十三章 低调谋划(1)

“我没你那么多愁善感,也没你那么多的顾虑和多余的担心。”梁冰玉顺手搬了把沙滩椅放在齐天翔旁边,望着海水里嬉戏的年轻人,拖着长腔意味深长地说:“是体力不允许,还是瓜田李下的自证清白啊!”

梁冰玉的善意的戏谑使齐天翔白净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红色,知道刚才的一幕都被她看到了,也知道她明白了自己的担心,讪讪地笑着说:“你这位大姐不厚道。”

“看透不说透,说透不朋友是吧!看透不说,别人还以为是没看透呢!这世事,谁能真正看明白呢?”梁冰玉不以为然地说:“想那么多干什么,出来就是玩的,尽兴就好。”

“那你怎么不下海玩一玩,三大乐趣你就不怕缺失吗?”齐天翔笑着反唇相讥,淡淡地说:“年轻人如今的玩法,是不是也不太适应了?”

“就像您刚才说的,我就是海边长大的野姑娘,还在乎一时一事,随时都可以下海,用不着跟他们凑热闹。”梁冰玉直言快语地说着:“我刚才又联系了一下,除了咱们带来的几位,您请的朋友都可以正常到达,下午就到了,我已经安排车辆和专人负责接机了。”

齐天翔轻轻地点点头,缓缓地说:“再过细地想一想,还有什么没有考虑到的,既然决定搞这么一次大范围的宣传攻势,就尽可能地把基层工作做扎实,针对性越强越好。”

“放心吧,有你掌舵的这次航行,一定能够满载而归。”梁冰玉笑着望了齐天翔一眼,转而将目光投向大海,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看着梁冰玉胸有成竹的神态,齐天翔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而是也把目光锁定在大海之上,也许是过于专注,望向大海的目光变得深邃,思绪却在不停地转动着。

对于来海边开这么一个会,齐天翔开始是有想法的,认为不过是几个人在一起商量一下,确定下一步的宣传方向,在河州市找一家宾馆开两天会就是了,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在什么海边搞这么一出,太费周张不说,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但想法说出来,架不住年轻人的起哄,什么劳逸结合享受生活,什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什么智慧和灵感来自于快乐,尤其是还有梁冰玉从旁站脚助威,齐天翔无奈只有投子认负。与其说是被年轻人给说动了,不如说是齐天翔自己心动了。这一个多月来的超负荷工作,自己似乎像个陀螺般转个不停,进到办公室那一刻就开始旋转,晚上回到家中依然惯性地停不下来。听汇报,作指示,开会讲话,集中或分别谈话,既有主动要求的见面,也有李国强或姚玲安排的活动。每天的日程尽管都报自己过目,征求自己的意见,但每天的日程都按照报审行程执行着,很少有变化,似乎哪一项工作排上日程都是必须,也必须马上去落实。比起省纪委那会,时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可却琐碎而复杂,而且比那会的单纯和简单,全面负责一个城市的管理更需要小心翼翼,还要防止来自不知道那个方向的明枪暗箭。

齐天翔确实觉得有些疲惫,尽管依旧精神饱满地工作,但心里却期待着能好好休息几天,放松一下身心,哪怕只是静静心、读读书也好。相对于姚玲和小张他们来海边的建议,齐天翔的心飞的更远,更想到辽阔的大草原走走看看,实实在在的感受哪一份天高云淡、苍茫无际的雄浑和壮美,但看着年轻人的热情,以及时间,还是将这份想法默默地压抑在心里。

其实除了年轻人的起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一盘大棋已经开始布局,需要认真的谋划,而这些单单依靠河州新闻单位的努力,能量和影响力都远远不够,必须更大范围地依靠外界的力量,甚至是网络的助推才能达到更佳的效果。于是,齐天翔就想到了猴子,想到了这位在首都新闻界和网络媒体都声名显赫的老同学,希望能够借助他的能量造造舆论。

电话联系了猴子,猴子听齐天翔说了大致的意思后,满口答应并生成一直关注着齐天翔的动向,随时等待着齐天翔的召唤,答应的同时还许诺会从北京带几个新闻界和理论界的朋友过来,到时以论坛的形式进行一些理论上的对接,给宣传活动一个基调,设立一个高端平台。同时希望齐天翔能组织省市新闻和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探讨,而且很快就传真过来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名单,都是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权威,并大致给出了一个日期供齐天翔定夺,其实也就是暗示这个时间可以聚齐这些人物,也就是确定会议时间的意思。

齐天翔当然明白猴子话里不便明说的意思,也为他的敏锐和细心感佩。河州市尽管是河海省的首府城市,但放在全国范围看只不过的一个城市的名字而已,在首都新闻圈更是微不足道,想让关注并引起热议,必须借助一个平台,必须有重量级人物参与,这样才能掀起一些波澜,弄出一些动静,并持续一段时间。

齐天翔并不想搞出太大的动静,也不想过分倚重这件事做什么文章,本身社会风尚和主流价值观的确立,不是他一个市委书记能够倡导的,也不是他能左右的,至因为想要借助各方的力量推动一下,一个是这样的讨论需要正名。另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要快,要尽快确定方式和定式,这样即使他离开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其实,从召开理论界和新闻界,特别是文艺界座谈会后,齐天翔讲话中反复强调的内容,已经在持续地发酵并产生了效果。首先做出反应的是市报,不但大范围增加了对基层宣传报道的内容,而且开始设立专栏进行社会主体风尚讨论。随后市电视台也在综合频道开辟了‘大家谈’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人物,对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理论界更是组织社科领域的专家,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多角度论证,并引经据典地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探讨盛世文化传承和具体脉络,反响很好。

齐天翔前不久发表在市报理论版的《重读老三篇》,就是对前一个时期以来的讨论进行阶段性总结,通过理论的阐述和事例的解析,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传统、作风、信仰、忠诚等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夺取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产生的巨大生命力,以及在新时期必将焕发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文章一经发表,很快就产生了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是积极的支持和唱好之声,认为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发展必须同步,必须在全社会树立高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对的观点尽管微弱,但依然代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