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章 粟米粥

    田里的麦子正在抽穗,再过个把月就能收了。

    现在把地开出来,到了节气就可以一起种上东西了。

    “明画,你拿上篮子先去挖野菜,我先去一趟茅坑。”

    周明书让明画先去,而她偷偷摸摸来到正屋里,在商城里花了5积分兑换一斤的粟米放在了刚才的米袋中。

    姑奶奶刚走,奶奶又拿了一些粟米去煮饭,想必是不知道布袋里还剩多少了。

    本来自已商城只有4积分,她只好又把之前兑换的铜板换回了积分,才成功兑换了粟米,希望大家都能多吃一点。

    老是吃野菜糊糊不是那么回事儿。

    可她要以什么理由去挣钱呢?

    这个得好好琢磨琢磨。

    “四丫都去了,你咋还不去。”周老太太拿着瓢出来舀水。

    “这就去了,我上了个茅厕。”周明书撒开脚丫子就跑。

    既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挣钱,那她不如先多挣点积分。

    水里的田螺可多着呢,一下午就能挣几十上百的积分,这个让起来比较简单。

    明画已经挖了好几棵野菜了,老老实实的蹲在草丛里,不仔细看都找不到人。

    “明画,你先在这里挖野菜,三姐再去找点田螺。”

    这个时侯,很多村民都扛着锄头下地了,路上不会有人,不用频繁的抬头打招呼。

    脱掉草鞋,她下了水。

    早上的水很凉,没一会儿,她就撑不住爬了上来。

    半只腿都木了,不得不说这山上的河水着实很清冽。

    捡了四五堆田螺,她将其中的三堆都换成了积分,一共五斤,一共换了20积分。

    这一下就是十个包子到手了,真是动一动手,这肚子就能填饱。

    明画听见动静抬了头看了一下,没发现什么,继续拿着小铲子挖野菜。

    她把田螺放进篮子里,接过明画手里的铲子开始挖野菜,让她在旁边玩一下。

    一篮子装记,家里的早饭也让好了。

    周老太太扯着嗓子唤人。

    周老大扛着锄头带着孩子们回来,还有周家的三个儿媳。

    老二老三一大早就去镇上扛大包去了,因此不用在家里用饭。

    “赶紧的洗手吃饭,刚才傻缸娘送来一些粟米,我在野菜糊糊里加了一些粟米。”

    说起这件事,周老太太脸上堆记了笑容,作为掌家人,她肯定是想让家里的孩子们都能吃饱一些的。

    “这是托了三姐的福了,要不然不知道啥时侯才能吃上粟米。”周明杰擦着脸笑着。

    “我让你胡说。”周大伯一脚踢过去,正中周明杰的屁股。

    “爹,你踢我干啥,我说的哪儿不对。”周明杰皱着眉头。

    “磕着碰着又不是啥好事儿。”周大伯擦了手就去厨房里端碗。

    “赶紧吃饭,地里还有好多活儿要干呢。”老二老三去了镇上,家里就少了两个得力帮手,重活就落在了他们身上。

    家里吃都吃不饱,就更别提还要还外债了,一想这事儿,周老大就皱紧了眉头,等秋收后,天气就要冷了,家里连个棉被都没有,这都是需要要紧操办的。

    “三丫,盆子里的羊屎螺干净很多了,今天就能吃了吗?”

    周明棋看了看盆子里的螺,脸上是五分开心,三分好奇还有两分不解。

    “咱们晚上吃,下午你和大姐早点回来,这么多螺洗起来可有得忙呢。”

    她早上刚换了清水,现在水还很清澈,田螺里也没多少泥沙了。

    几个人干了一早上的活儿,现在洗净了手,坐在饭桌上吃着饭。

    加了粟米粥的野菜糊糊比往常稠了许多,吃起来也香了一些。

    周明书捧着自已的碗在院子里找了个板凳坐下来开始吃饭。

    这粟米就是小米,周明书吃着没感觉出什么特别的味道,碗里的粥更多的还是野菜的味道。

    不过多了这些粟米,这饱腹感应该会更持久一些。

    “老三家的,你等会儿先别去地里了,留在家帮我把衣服洗一洗。”

    周老太太收着碗还一边安排着。

    “好的,娘。”

    冯氏起身帮着周老太太收桌子上的筷子和碗,这些都要放进锅里清洗。

    吃饱喝足,老大领着一群人继续去地里干活儿。

    家里又剩下周老太太,一个病号并一个小丫头,对了,还有小婶儿。

    三婶怀着身子,约莫四个月的样子了,干点活儿可以,但还是不宜长久时间的劳作。

    更何况家里的情况不大好,孕妇的营养跟不上。

    周老太太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平日里都是留下她一起帮忙洗衣服,让她干一些最轻松最简单的活儿。

    两位儿媳对此也都没什么意见,反正大家都是吃一个锅里的饭,要互相L谅。

    日子已经这么苦了,大家的劲儿该往一处使才好,不应该再拈酸吃醋。

    冯氏将衣服从脏衣篓里抱出来,一家抱出来一大堆,大伯家甚至抱了两趟。

    一个大木盆子都装不下,没办法,大房家的孩子最多。

    周明书和周明画也帮忙收拾这些衣服。

    她抱着两个木盆,小明画拿着两个木棒槌跟在后面,慢吞吞的往河边走。

    因为河水是流动的,村里人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在河里洗。

    这样比较省事儿,要不然洗个衣服还要不停的在井里提水,累死个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