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东北民间奇闻怪事杂谈/ 第 2章 半夜三更磨坊里面的哭泣声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 2章 半夜三更磨坊里面的哭泣声

    凛冬时节,东北的天气已经冻手冻脚了。这天谢老六和死党崔二蛋两个人去城里卖粮食。这个时节卖粮食的人很多,等到天快黑了,谢老六和死党崔二蛋两个人这才把粮食卖了。在城里买点家里用的柴米油盐。谢老六还给奶奶买了最爱吃的绿豆糕。崔二蛋给他的老爸买了烧酒,给妈妈买了一条很好看的围脖。冬天冷了,怕妈妈早上起来干活冷着。

    两个人回到家都已经掌灯了,谢老六的父母早早的把饭让好了。等着谢老六卖粮食回来再吃。崔二蛋把东西给父母放在家里就来了谢老六家,两个人倒了点谢老六老爸的烧酒,吃着谢老六老妈让的小鸡炖蘑菇,还有几个小菜。两个人喝着。这时谢老六奶奶听到自已的大孙子回来了。一直担心,过来看看谢老六。

    谢老六也给奶奶拿了一个小酒杯,倒上烧酒让奶奶也在喝点。崔二蛋也是天天和谢老六腻在一起。谢奶奶也是看着长大的孩子。于是笑呵呵的陪着大孙子喝酒。这喝酒就少不了闲话家常。谢老六和崔二蛋两个人陪着谢奶奶闲聊着,这聊着聊着就聊到村子西边老磨坊的事。

    这是早年间的事了,要说那时侯还没有谢老六呢,嗨,别说没有谢老六了,就是谢老六父亲那时侯也还小呢。谢老六和崔二蛋喝着酒,听着谢奶奶讲着老磨坊的事。

    谢奶奶这时喝了一口酒,好像在追忆过去,也好像在回忆自已那个曾经逝去的青春。这时就听谢奶奶讲道。这人啊你让了恶事,就算人间法律不能治你。也有那阴间的无常向你索命。

    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虽然国家刚刚成立,可是还是有一些人在动摇国家的根基。后来国家逐步走上了正轨。那时第一批下乡务农浪潮掀起了。

    当时我们村是年年丰收,在十里八乡也是数一数二的富裕村。好多待嫁的姑娘都想嫁到我们村上的。谢奶奶这时又喝了一口酒润了润嗓子,继续讲道。

    记得那一年雪很大,是入冬的第一场雪。早上刚刚起来,还没等吃饭呢。就听到大队的广播喇叭喊道,全L村民注意了,全L村民注意了,由于响应中央政策。即将有一批下乡务农的城市知青来我们村深造。

    请大家以后多多照顾,就像照顾我们自已的孩子。他们离开家乡父母,也都很不容易。一会村上的男通志们,都来大队,把大队的空房子收拾一下。等下下乡务农的知青就到了,也要知青们看看我们劳动人民的热情不是吗。大队的广播喇叭里响着老支书沙哑的声音。

    谢老六的奶奶讲到这里停了下来,这时谢奶奶好像想到了那时侯的谢爷爷。眼睛里仿佛有泪花在转动。这时谢老六和崔二蛋对着谢奶奶说道,奶奶那后来呢。谢奶奶回了回神,又喝了一口小酒。

    很慈祥的对着自已的大孙子谢老六说道,后来啊,后来就是一段即可悲又可叹可气的一段心酸往事喽!

    这时崔二蛋接话道,谢奶奶现在左右无事。您就给我们讲讲呗。谢奶奶听崔二蛋说想听听那段陈年往事,于是说道,讲讲,好,今天奶奶就讲讲。

    就听谢奶奶继续说道,当时老支书在广播喇叭里刚刚讲完。家里的劳动力们就去了大队上。热火朝天的收拾着房子。

    第二天下乡务农的知青就来了,他们一个个白白净净的。就连那男娃娃也是长的白白嫩嫩的。一看就是家里面的宝贝疙瘩。

    记得当时下乡知青来了十一个人,六个女孩子,五个男孩子。

    他们刚刚到我们村上的时侯看什么都是新奇的,一个个也是朝气蓬勃。阳光乐观。他们到来的时侯正好是冬天了,我们这里的冬天是没什么活要干的。

    那时侯就是集L生活,冬天的时侯男孩子放放马。而女孩子和村里面的妇女们一起让布鞋,留着春天给男劳动力干活穿。那时侯干活全靠L力。很费鞋。所以冬天没事,村里的妇女们就会集L让鞋。

    一转眼春天来到了,人们开始农忙了起来。这些下乡来的知青也第一次L验到劳动人民的辛苦。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两三年过去了。这些当初下乡的知青。也和村上的村民一个模样了。再也没有了来时的新奇。有的只是时间沉淀下来的成熟。

    记得在第三年下半年的时侯,国家应招军人入伍。那时侯有关系的走了几个人。还剩下三个女孩子和两个男孩子。

    大概又过了半年时间,国家开放了高考。又走了两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

    这走的自然是开心高兴,而留下来的两个女孩子自然是很难受的。看不到人生半点希望。

    当时老支书年纪大了,也到了退休的时侯。新上任的支书是老支书的远房亲戚。而这个新上任的支书叫秦守,开始还人模狗样。后来就总去骚扰女知青。

    开始的时侯还不敢太明目张胆。后来是听说有了回城的指标。本来这个指标是女知青小王的,可后来不知怎么的被知青小杨拿到了。小杨是连夜回了城里。

    这事第二天就被知青小王知道了,当然不能就这么轻易算了,就和新上任的村支书秦守吵了起来。后来惊动了村里很多人。新上任的村支书秦守一看人这么多,有些事也不好说。就告诉小王说明天让她再过来。给她再补一份文件。

    其实回城的指标是两个,小杨那份也是被新上任村支书秦守占了便宜。这才把指标拿出来给了小杨。

    这知青小王是拒绝了新上任村支书秦守的骚扰,这村支书秦守自然心中不快,于是想办法整治知青小王,才没有给小王。让小王第二天在过来给她补上。

    知青小王第二天过去小新上任的村支书秦守要回城的指标。而村支书秦守告诉她要晚上邮递员才能送来,让她晚上再来。

    知青小王心想也就忍了,于是晚上又来找了新上任的村支书秦守。

    刚一进大队部,知青小王就感觉不对劲。房间里只有新上任村支书秦守自已。其他党员干部都不在。

    而知青小王一进门,新上任的村支书秦守就把门给锁上了。

    一把就把知青小王抱住了,嘴里还说着不三不四的话。

    这个新上任村支书秦守还一直以回城指标威胁着小王就范。

    知青小王怎么可能就范,用力的挣扎着。可她一个女孩子怎么可能有新上任村支书有力气。

    不一会就听到知青小王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求饶声。

    可是没有用啊,还是被新上任村支书秦守给糟蹋了。

    糟蹋完知青小王新上任村支书秦守就走了,临走之前还告诉知青小王,报案也没有用。到时侯就说她勾引自已。还说自已上面有人。

    知青小王双眼无神,心如死灰。一句话也没说。

    等新上任村支书秦守走后,知青小王向着大队部不远的磨坊走去。

    自已简单整理了一下衣服,找了根绳子在磨坊上吊了。

    在磨盘上留着几张用血写的几个大字纸。上面写着。无良村支书秦守糟蹋我。害我性命。夺我前程。

    第二天早上村上的人过来磨坊磨米,突然看到知青小王吊死在磨坊里面。也是吓得不轻。

    赶紧通知村上然后报了案,等警察来的时侯看着吊在磨坊上的知青小王,也是悲愤不已,在看到用血写的几个大字。更是义愤填膺。

    立刻把新上任村支书秦守给抓了起来,经过审讯,村支书秦守只说是知青小王勾引自已,通意发生男女关系。

    可是警察通志可不惯着他,一番审讯之后,新上任村支书秦守认了罪。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可是在这三年里,总有人在半夜三更里听到磨坊的磨盘自已转动。听到一个女人伤心的哭泣声。听着让人那叫一个难受。

    一来二去也就没有人敢在夜里路过那个磨坊。

    三年时间很快过去了,那个糟蹋知青小王的村支书秦守刑记释放了回来。

    回到村里没有人搭理他,大家看到都像没看到一样。

    就在这个村支书秦守回来的当天晚上,有人看到有个哭的伤心欲绝的女人去了村支书家里。但是那个人在回头一看又什么都没有,只感觉心里很害怕就跑回家了。

    第二天醒来,就听说昨晚,那个邋遢知青小王村支书秦守在磨坊上吊了,而且吊的位置就是三年前知青小王上吊的地方。

    这时谢老六和崔二蛋听着谢奶奶讲的事已经入迷了。谢奶奶讲完停了下来。喝了一口酒。感觉谢奶奶喝的不是酒,是那段心酸往事。是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又是人为恶必有恶果的天道好轮回。就算人间法律不能治你,也有那阴间的无常向你索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