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章 谋划逃离

    暖阁,御花园。

    “陛下,奴婢已有优解,还请陛下圣听”

    王承恩讲述之前未有提到的细节。

    “甚妙,甚妙,大伴,朕之武侯也。”

    崇祯给出了极高的褒奖。

    “此乃陛下之功,奴婢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哈哈哈,赏。”

    崇祯终于感觉自已有明君之姿。

    ......

    过了几日,王承恩利用内庭书库整理的由头,把赵百吉借调入宫办差,与他细谈。

    这种秘会对赵百齐来说是种折磨,每一次都感觉是最后一次,那种随时可能被叉出,或灌上一杯鸠酒,或用麻绳勒死,各种死亡的场景想想都吓死人了。这种被掌控蹂躏的酸爽,竟无人分享。

    “赵老弟,陛下已下旨了,只是那毒计如何奏效,陛下等着咱家回复呢”

    王承恩是半点脑子都不想动,还真的是想着出事以后把责任推个一干二净。

    赵百齐装傻,主要是不能一下子把底都抖落干净了,就没有价值了,一点一点挤牙膏才能活得更久。

    “王公公,为何还朝廷还要买进新罗婢呢?”

    王承恩有点不解,斜眼等着赵百吉回答。

    “买进来,是为了方便送出去,新罗的新罗婢只识新罗语,经过我们调教后,才算上品,买也是为了卖。还有额外好处,建奴除了抢马,还可以抢新罗婢,多给他们机会去祸害北蛮和新罗,一箭双雕。”

    “智计连环,如当世鬼谷!”王承恩无尽感慨,此把利刃,既可伤人,又会伤已。

    冷宫偏地。

    远处成群离去的婢女,那腰身,那容貌……

    “众女往何方去?”

    情不自禁把心里话讲出来了,朕在这为皇上分忧,怎么可能……,我呸,看美女怎么能分心呢。

    “此间可通浣洗局”

    王承恩自不近美色,无意间却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美人洗澡,美哉妙哉。洗衣非洗澡,洗澡非洗衣……。有了,王公公计划有变,还等我三日”

    赵百齐想到了完美的脱身之法。

    ......

    又过几日,御花园,廊轩。

    “王伴,如今制建奴,北蛮大计,朕已落子,何时可见成效啊”

    崇祯多少有点浮躁。

    “陛下,那蛊毒还差几日便可调配妥当,便可出发,恳请陛下再忍耐几日。

    奴婢特为此事,安排新进调教好的新罗婢为陛下解忧,望陛下恩准。”

    “准了,摆驾临福宫”

    皇帝也是男人嘛,权钱美色,无一不欢。

    城外一陋室中,烛火昏暗。

    四周暗阴碟碟,自然无声,叠云压顶,恶由心生。

    “王公公计划已可执行”

    赵百齐带着好消息来了。

    “下官阅《永乐大典》身毒编,得知,公公所谓之蛊毒,原产自西域,又名叫金甲圣虫,因其成虫记身金紫之色,又常出现在大墓之中,故得此名。

    身毒佛陀无意发现龙筵香可令其作休眠假死状,其间可达数年,蛊毒只需啃食铁木便不会死,若龙筵香消散,蛊毒即活。

    喜食血肉,约么十日,蛊毒便可食至牛马脑髓,鸡鸭等小畜三日就会毒发,蛊毒会于方圆二十步内自行觅食。

    蛊毒一发,血肉不尽,毒祸不止。如果三日不得食血肉,蛊毒即死,不足惧也。”

    这么厉害,还好是用在建奴,王承恩有点后怕,万一……,还得早让准备。

    赵百齐喝了口茶接着背手踱步道。

    “将发往皮岛之贡品天青绸于领口处加绣金丝以示区别,另外再用铁木制成衣盒,在盒底让夹层,放入二钱龙筵香,以及身毒秘书咒箓刻在其中。

    将蛊毒缝入绣有金丝的天青绸衣领处,装入盒中。配给发买建奴北蛮的新罗婢为贴身礼,至年底北蛮建奴重大节庆方可穿着。”

    赵百齐的计划基本完善道。

    “此国朝秘辛,咱家即刻安排,待到事成之日,定会为赵兄请功的。”

    王承恩得解谋划,不吝画饼。

    “多谢王公公抬爱,只是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百齐这一手欲言又止,欲拒还迎,此招已达太极宗师之境。

    “此间可还有疏漏?”

    王承恩惑有不解,惑亦有解,不令颜色,笑似酒窝似非深,捋了捋拂尘,要好处嘛,容易,就怕你不听话。

    “圣上虽已下旨新罗婢一事,可朝中大员定未拟出章程,旨在这天青绸,如若陛下独享其利,此章必会被众臣驳回,借前有魏腌一案为由。王公公应知陛下当中忧烦。”

    这一点赵百齐都想到了,听下去就好,不急着。

    “甚是甚是,还是赵兄慧眼独断,咱家也是苦无良策”

    “组巡监,进皮岛,行监察之责。”

    朝中各方势力各有得利,自然是不会使坏的。赵百齐分析人心还是有点手段的。

    “还是赵兄细致,假以时日,赵兄必能飞黄腾达”

    王承恩愈发觉得赵百齐是个天生的官场命,佩服得紧。

    “下官还有一不情之请,想求至皮岛为公公尽心尽力”

    “咱家自不会独揽其功,赵兄何需以身犯险”

    王承恩似看透人心,这小子好像有点怕怕,想跑到哪儿去。

    “非也,在下深知此策之关键,若有突发之事,下官当场可解,以免错失良机,耽误陛下之事大。如若那途中毒虫有何异变,在下也有压制之法”

    于是赵百齐又从袖中拿出一本画记符箓的经书。那眼神中带着心有不甘,又贪婪毕露,交给了王承恩。

    “即是如此,是咱家未有思虑,错把赵兄当小人看了,罪过,罪过”

    也就是后悔了一息,这种可能还是有的,王承恩自觉大事未成之前,不可急。

    王承恩立马上报,皮岛之行多加一人,并向皇爷细说了赵百吉。

    崇祯立马通意,这赵百吉一介小吏,能以身犯险,忠心可鉴,如若此事能成,可以考虑收为已用。

    过了几日,一切准备就绪,赵百齐顺理成章的上了去往皮岛的船。

    逃离京城,逃离也不知几时才可重回的故土,只要远离那笑起来令人菊花紧怵的死太监,活着也许并不艰难吧。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