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5节

    三名太监领命而去,蒋星重又看向剩下人手,问道:“你们谁功夫高些,会潜藏。

    ”

    那名剑眉星目,长相甚是周正的太监上前一步道:“掌班,我兴许可以。

    ”

    蒋星重点头,问道:“好,你叫什么?”

    那名太监回道:“在下名唤李正心。

    ”

    蒋星重闻言一愣,随即猛然抬头,目光定格在李正心面上。

    她忙道:“李正心,哪个李正心?你不是司礼监的吗?怎么来了东厂?”

    莫不是前世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正心?

    她记得的宦官不多,李正心便是其中一个。

    景宁五年,景宁帝派李正心出任总管保定军务。

    当时保定文官不服李正心,龃龉极多,导致军心涣散。

    李正心便着甲同将士们同吃同睡,方才挽回军心。

    景宁帝自缢后,保定沦陷,贼人发给李正心招降书,但李正心撕毁招降书,带兵拼死抵抗,手持火铳连杀数十贼,最后力战而亡。

    在她死之前,她曾听闻,宦官李正心,常与人读书说剑,志在报国,像极了一个文人。

    自重生以来,这是蒋星重常在南京,想来京里的宅子,顶多派人打理,不会有太多人在此。

    小心行事便好,一旦被发现,不还有掌班的腰牌顶着。

    ”

    蒋星重微挑一下眉,道:“也是……”

    趁等着太阳落山的功夫,蒋星重向李正心问道:“你多大了?”

    李正心回道:“刚及弱冠。

    ”

    蒋星重点头,跟着又问道:“你有什么理想抱负吗?”

    李正心笑道:“挨了一刀的家伙,哪里有什么理想抱负?”

    蒋星重看向李正心,认真道:“你有!”

    李正心微微抿唇,随后道:“有也没用。

    ”

    蒋星重笑笑,意味深长道:“或许日后有用呢。

    ”

    蒋星重看向李正心,伸手拍一下他的肩,对他道:“且跟着我好好干,我一定重用你。

    ”

    李正心愣了一瞬,笑道:“好,多谢掌班。

    ”

    他们这位掌班,他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个姑娘。

    若不是听王公公说已经验明正身,他恐怕无法相信这样清秀的人会是个男子。

    不过性情爽朗,倒不像个姑娘。

    二人闲聊了几句,看着夜幕初临,蒋星重和李正心二人,便借着后巷一棵柳树,翻进了顾之章宅邸院中。

    蒋星重和李正心潜入顾之章宅邸,

    即刻便在院中假山群中,找了个隐蔽之地藏身,先静观宅中情况。

    约莫在假山待了一刻钟,蒋星重发觉,

    这宅邸中确实如李正心判断的那样,

    只有寥寥几个下人负责看管打理。

    并没有安排什么轮班巡逻的小厮。

    且那寥寥几个下人,

    许是没有主人家在的缘故,干活也比较敷衍。

    方才只见他们在院中点了几个灯龛,

    悬了一两只灯笼,便慢悠悠地散着步离去了。

    宅邸中到处都很安静,只隐隐从西侧传来一些人说话的声音,

    听不大清,

    蒋星重不知他们在做什么,暂不敢轻举妄动。

    一旁的李正心道:“掌班,你且稍候,我去那边查探一下。

    ”

    蒋星重低声叮嘱道:“小心些。

    ”

    李正心点头应下,

    便跳下假山,轻盈落地,随即朝传来人声的那边小心摸过去。

    李正心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蒋星重一直紧张地看着他消失的方向。

    不知过了多久,

    蒋星重身后忽地传来李正心的声音,“掌班。

    ”惊得蒋星重一身冷汗,忙转头看去,正见李正心在她身后看着她。

    蒋星重无奈白了他一眼,

    深吸一口气平息了下跳的奇快的心,

    低声问道:“如何?”

    李正心道:“那边是厨房内院,宅子里的小厮,

    都聚在那里喝酒赌钱呢。

    ”

    李正心接着道:“并未在那些人中发现北镇抚司画像上的人。

    ”

    蒋星重点了个头,跟着便小心跳下了假山。

    同李正心一道摸进了中院中,二人分开行动,蒋星重负责找书房,李正心则负责找账房和观察宅邸中是否可能有潜藏人员。

    蒋星重连着进了好几间房,终于在中庭一处院落中找到了书房。

    她见四下无人,便推开门潜了进去。

    进了书房,蒋星重从怀中拿出火折子,并将其点燃。

    书房里的一切都简单规整,桌面上干干净净,便是连笔墨纸砚都没有,一看便是长久未有人居住的景象。

    蒋星重便直接来到摆放藏书的书架前。

    书架上大部分都是藏书,并无什么问题。

    蒋星重细细查看,直到她看到书架有一格子里摆放的书册与其他书本并不相同,一摞子书平放在书架上。

    蒋星重上前,将那些书拿下来细看。

    蒋星重这才发觉,这些书并不是书,而是记录着顾家京城产业同各地商户往来交易的人员和账目。

    蒋星重转头看了看外头是否有动静,发觉安全,便仔细翻阅起来。

    顾家在京城有几个商铺,经营着粮铺、茶坊、丝绸庄等三类产业。

    从上头的记录来看,这些册子中记录的,大多是有大批订购往来的订单。

    有走西域的行商,亦有京城本地一些大家族的订购,还有不少是山西晋商的订单。

    蒋星重连着翻阅好几本,这上头的订单清晰,账目也明白,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就是各家各族的产业里,常有的订单记录,无甚特别之处。

    蒋星重看过之后将其放好,复又在书房里找了一阵子,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后,便吹灭火折子收好,从书房中退了出来,重新回到后院中的假山处,等着同李正心会合。

    等李正心的空档里,蒋星重不由蹙眉。

    她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找到,不知李正心有没有什么发现。

    约莫等了一炷香的时间,李正心回来,对蒋星重道:“这宅子里并未藏人,没有人相貌类画像上的杨越彬。

    我也去过账房,从账目上来看,顾之章并无任何逾矩之处。

    账目简单,上头只记录了几个打理宅中小厮的开销。

    ”

    蒋星重道:“先出去。

    ”

    话音落,二人原路出了顾之章的宅子。

    来到院外,蒋星重不由蹙眉,莫非是她想错了?还是说此地作为顾之章不常住的宅子,里头并没有留下什么关键的东西,只有京中一些产业的账目?

    待二人回到小巷中,几个派出去的太监也已经回来。

    其中一名太监道:“已查过南京户部右侍郎宋奉新在京中的铺子,并没有发现潜藏人员。

    铺中账目清晰,并无甚特别之处。

    ”

    “铺子中往来的商户都有什么人?”蒋星重跟着问道。

    那名太监回道:“宋奉新在京中只有两处铺面,一个粮铺,一个布庄。

    往来的大一些客商,也就只有山西的几个晋商。

    ”

    蒋星重闻言面露不解,反问道:“晋商?”又是晋商?

    李正心回道:“晋商有大量粮食,布匹以及兵器购买的订单算是寻常。

    他们常在北边边境活动,为我大昭边军运送物资及兵器,算是朝廷默许的军火商人。

    ”

    “哦……”蒋星重了然,原是如此。

    想着,蒋星重看向另一名出去的太监,那名太监回道:“回掌班的话,南京户部宝钞提举司刘子耕,在京中并无宅邸,同宋奉新一样,只有两间铺子,分别是粮铺和锻造坊。

    从铺中账目上来看,订单往来亦是以晋商为主。

    ”

    蒋星重再次问道:“铺中没有藏匿人?”

    那太监行礼道:“并未。

    ”

    蒋星重闻言陷入沉默,不由面露愁意。

    莫非她想错了?可除了南直隶的官员,其余人,并没有灭口胡坤三人,又贿赂赵元吉的必要。

    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蒋星重似觉自己应当是忽略了什么关键信息,她深吸一口气,沉下心来,慢慢梳理思路。

    既然此人所使用的杨越彬三个字是假名字,那么姓也不见得是真的,同建安党中的杨解连或许并无干系。

    可他又要灭口胡坤等三人,明显是怕胡坤等人吐露更多的真相。

    除了江南官场,蒋星重想不到还会有谁。

    但按照恩禄和王希音所言,锦衣卫已严密检查近日入京的江南人士的路引,并未发现同杨越彬相关的人。

    这偌大的京城,杨越彬会藏去哪里?

    顾之章、宋奉新、刘子耕三人在京中的产业,基本是以粮、茶、帛、铁四样为主。

    而同他们有交易往来的,除却茶帛上有一些走西域的行商,最多的便是晋商。

    可方才李正心说,晋商算是朝廷默认的军火商人,他们大批收购的东西,常用以补给大昭边军。

    南京户部,晋商……

    念及至此

    ,蒋星重忽地蹙眉,忙从怀中取出杨越彬的画像,分发给众人,并对众人道:“即刻去查路引,查近日所有进京的晋商。

    用画像去比对。

    如果找到,以鹰哨为信。

    ”

    众人即刻拿着画像领命而去。

    众人一走,李正心向蒋星重问道:“掌班,你莫不是怀疑那盐商根本不是南直隶人士。

    ”

    蒋星重点头,对李正心道:“对,既然锦衣卫已经查过近日南直隶入京的所有人的路引,却都没有找到此人,那么或许此人根本不是南直隶的人。

    ”

    蒋星重看向李正心,跟他打比方,道:“如果你我二人有这么大笔的生意往来,想来关系定然匪浅。

    如若我是商,你是官,我为了巴结你同你做生意,答应你,替你做些见不得人的事,好像也是寻常。

    ”

    李正心闻言点点头,赞同道:“确也是人之常情。

    ”

    蒋星重叹道:“希望我们别想错。

    ”

    蒋星重不禁抬眼,看向夜色下的顺天府。

    已是子时,顺天府喧嚣渐散,此刻城中已极是安静。

    蒋星重派出去的那些太监,须得先去官府查路引,然后再根据路引一个个找人,怕是需要些工夫。

    蒋星重和李正心便安静在小巷中等着,顺道盯着顾之章的府邸,看看有没有人半夜暗度陈仓。

    二人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丑时一刻,顺天府南城的方向,忽然传来一声破天的鹰哨之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