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小说 > 从军行

第九十一章 送公主和亲

门帘被掀开,莺莺看着光弼迈步而入。他脸上神情有点尴尬,莺莺也木无表情。无事不登三宝殿,她倒想知道,他今儿究竟想做什么。

光弼走近莺莺,在她面前站住了,低声道:“我明儿要出使契丹了。”

他居然要去契丹?莺莺愣愣地看着他。

光弼柔声问她,“你想不想顺便回娘家看看?”

“你去契丹做什么?”莺莺没有回答,却随口问了一个问题。

“我送静乐公主去契丹和亲。”

“送公主去和亲?”莺莺又是一愣,“公主不是在长安吗?为什么会要你送?”

“静乐公主不在长安。”光弼答道:“她是河西沙州郡公的女儿、敦煌王的外甥女儿,公主本姓独孤,刚刚被皇上赐国姓李、册封静乐公主。你们契丹新换了一位可汗,新可汗请求皇上嫁一位公主给他,皇上同意了。你可能也听说过,大唐下嫁到番邦异族去的公主,都不是大唐天子的亲生女儿,而是宗室之女。静乐公主正当妙龄,又没出阁,人也长得漂亮,所以就被朝廷挑中,被册封为公主下嫁契丹可汗。”

原来这位公主只是一位宗室亲王的外甥女儿,难怪她不在长安呢。莺莺以前曾听李夫人说起过,敦煌王李承寀是皇帝的堂兄李守礼的儿子,静乐公主作为李承寀的外甥女儿,她与皇帝的血脉其实已经有点疏远了。

莺莺已经三年没见过父母了,如果她过得开心快乐,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跟他一起回娘家去。可她现在这个样子,她都没有足够的勇气回家去看父母了。

光弼柔声道:“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不过是顺便回家看看而已,以后不论是你想留在契丹还是跟我回大唐,我都会尊重你的意愿的。三年了,想必你父母也想你得紧。”

莺莺叹了口气,道:“回去看看吧。”

光弼得到了她的答复,转身就打算离开,莺莺叫住他,光弼又回过身来,莺莺迟疑了一下,艰难的道:“李光弼,我怎么看你都不像一个坏人啊。你那么爱你的家人,甚至也能关爱素不相识的娼家女子殷云天。为什么你就不能爱我呢?你为什么对我那么冷漠?我是你的妻子啊。”

李光弼似乎不敢与她对视,他垂下眼帘,半晌,他几不可闻的轻叹一声,转过身去,离开了,没有留下一句话。

他也不是完全不关心她,但他就是不能爱她。莺莺算是彻底看明白了:她和他的婚姻就像坟墓一样冰冷、死寂,恐怕永远也不会有未来,如果不走出李家,她将孤独终老。

光弼牵了小贝打开大门正准备出去,李夫人听到声音不对,匆匆追到院子里,光弼一只脚已迈出门槛了,李夫人大声叫住他,“光弼,你又要去他家吗?”

光弼停步,沉默半晌,回过头来,道:“请母亲原谅,光弼就要离开河西了,这一走少说也得有两三个月,走之前我得跟他说几句话。”

李夫人气得直跺脚,厉声道:“你父亲不会原谅你的!”

“请您不要用父亲来压我。”光弼叹着气,迅速离开,走之前似乎无所谓地抛下一句话,“光弼所为,早就不能被父亲原谅了。”

他这是破罐子破摔了?李夫人望着光弼的背影直发呆。

光弼走出门来,一抬头就发现子仪牵着马在前方等他了。光弼慢腾腾的走了过去,道:“以后不要来我家找我。”

“你就要出远门啊,我这不是想你了么?”子仪叹了口气,埋怨说:“送公主和亲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河西节度府那么多人,你为什么要接这样的差使?你这一走,我又得独守空房好几个月了。”

光弼不假思索道:“其实,我是想送莺莺回契丹看看。”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我啊?”子仪不满地说:“你平时对她那么冷漠,这个时候巴巴的跑去献殷勤,人家还未必领情呢。”

“我又不是要她领我的情。”光弼叹道:“她一个人在河西无亲无故的,整天愁眉苦脸的,我怕她会憋出病来。让她回娘家走走有益身心健康,也或许她一回去就想通了。”

第二天一早,光弼赶回家来催莺莺出门,走到莺莺卧室门口,他的手才抬起来还没敲门,门就打开了,莺莺收拾得整整齐齐的站在门口,问他,“什么时候出发?”

莺莺显然是一夜未眠,光弼叹了口气,说:“现在吧。”

莺莺在节度府见到了静乐公主,她果然是一位十七八岁正当妙龄的美丽少女,姑娘穿着大红色宫装,衣裙上绣着日月龙凤,红光照人,行动之际,飘逸若仙。

静乐公主似乎也不是很快乐,眉宇紧锁着,莺莺上前参见公主,公主笑着搀扶起她,道:“不用这样多礼。李夫人,我一个人出远门,正寂寞呢,你在路上给我做做伴儿也好。”

静乐公主说着就泫然欲泪了,莺莺安慰她道:“契丹其实也很好玩的,郁郁菁菁的草原一望无边,就像诗歌里面唱的一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做梦都想回去看看呢。”

静乐公主用绢子擦了擦眼睛,勉强笑道:“听说你是契丹来的?”

莺莺点了点头,静乐公主轻叹一声,道:“以后我也只能像你一样了,河西的一切,都只能从梦里去找。”

两人说话间,一位穿着从二品官服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静乐公主迎上两步,在那男人面前跪倒下来,哽咽道:“父亲。”

莺莺明白这就是沙州郡公了,她也赶紧上前见礼,沙州郡公对莺莺点了点头,道:“起来吧,李夫人不用多礼。”

莺莺站了起来,沙州郡公双手搀扶起静乐公主,公主站起身来,扑到他怀里,哭道:“父亲,以后女儿不能在您膝下行孝了。”

沙州郡公轻轻拍了拍公主的背,道:“皇家之人,当时刻以国事为重。”

这一瞬间,莺莺忽然感觉:静乐公主表面上身份尊贵,其实也挺可怜的。

光弼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进来,他躬身给沙州郡公行了一礼,道:“郡公爷,该启程了。”

静乐公主下嫁契丹,她的父亲沙州郡公是送亲大使,光弼是副使。

一路之上,静乐公主拉着莺莺坐到她的马车里面,莺莺给她讲契丹各种各样的风俗人情以及她做姑娘时的许多趣事,静乐公主也给她讲汉朝以来出塞和亲的姑娘们的事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