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巧布机关

初次会面曲公公就意识到夏孤村非同小可,如果将夏西楼比作百兽之王的话眼前的夏孤村就是遨游九霄的神龙。夏孤村针对曲公公的症状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因为经常在皇帝跟前低头哈腰,日积月累腰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形,胯骨和膝盖也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这种症状不可能一下子根治,只能通过推拿手法与药膏结合。当时示范了一下,让曲公公身边的人掌握要领,隔三岔五就要推拿一次。另外又拿出药膏,详细说明用法。曲公公亲身体验了一把,出了一身透汗,腿脚轻松许多。夏孤村取出十颗清凉丹,特意叮嘱,补药不是随便吃的,如果补过了后果很严重。曲公公连连道谢,让人取宫廷特制白玉钱五十枚作为酬谢。夏西楼富可敌国,金银拿不出手,这种钱乃是宫廷独有,市面上根本见不到,十分罕见。看完病之后曲公公不急着走,自己身负皇命,要对夏孤村进行全面的了解。因此邀请夏孤村到自己船上作客,品尝一下御膳的滋味。原来曲公公船上有御厨,乃是皇帝的恩宠。夏孤村欣然赴约,御膳可不是等闲能尝到的。东厂已经掌握了一些夏孤村的情况,不过多半是江湖传言,这次会面就是想彻底落实,总结之后好向皇帝禀报。曲公公盛情款待,夏孤村品尝御膳御酒,果然别有一番滋味。攀谈之后曲公公犯了难,夏孤村的经历颇为奇特,所到之处多为人迹罕至的所在,根本无法求证。只好改变策略,了解这个人的本事,医术已经领教过了,武功也错不了,卧鱼儿纵横沙场所向披靡,夏西楼武功也是一等一,将两人调教成才的夏孤村可想而知。卧鱼儿曾经多次夸耀父亲的水性,曲公公特意在这方面探询。夏孤村并不隐瞒:“接过太湖古老爷子衣钵之后我就是水鬼行当里的头,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人能传承下去。”

当初古老爷子传下百宝囊和图谱,这么多年过去夏孤村已经增添了不少,曲公公提出请求,能不能将那份图谱拿出来让自己开开眼界。夏孤村对曲公公的印象很不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能保持这份谦和十分不易。当时取出来,曲公公连看了十几张图,竟然没有一种生灵是自己了解的,休说见过,连听都没听过,纳闷道:“这些生灵真的存在么?”夏孤村解释:“这本图谱乃是水鬼行当历代传承下来的,不会胡乱编造。这些生灵我大都见过,与记载基本一致。”曲公公感叹:“当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夏孤村随即提出:“上次我与卧鱼儿远游异域,那个孩子贪玩,看什么媳生灵都要带回来,弄了满满一船,都养在这洞庭湖边,公公如果有空可以去看看。”曲公公大喜:“求之不得。”当即吩咐开船,吃饱喝足船也到了地方,夏孤村引路,曲公公吩咐身边的人作出详细的记录,回去以后好向皇帝交差。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各色鹦鹉,曲公公久在皇帝身边,各地进贡的媳物经手无数,也算得上见多识广。看到园子里的各种生灵还是目瞪口呆,随行数人均感大开眼界,皇家的御花园里也养着一些珍禽异兽,与这里的鸟兽根本无法相比。尤其是水中生灵,皇宫池塘里只有一些金鱼,而这里的池塘养着形容古怪的鳄鱼,奇形怪状的鱼鳖虾蟹,比皇宫里多出好几倍。夏孤村颇为慷慨,让曲公公挑选中意的带回皇宫。曲公公大喜,正在选择中耳边传来孩童的欢快叫声,转过弯来才看清楚,原来是卧鱼儿带着三个孩子玩耍,正在进行一场比赛,骑着一种大鸟,奔走如飞。卧鱼儿一眼看到曲公公,立刻打招呼:“老曲快来看看我们的比赛。”

曲公公地位十分尊崇,就算是当朝宰辅也要尊一声曲公公,卧鱼儿如此称呼颇为无礼。可是曲公公却一点也不计较,和颜悦色道:“卧鱼儿好自在。”卧鱼儿领着三个孩子从大鸟背上跳下来,曲公公仔细打量,这三个孩子粉妆玉琢,颇为可爱,眼神异常明亮,与普通的孩子截然不同。卧鱼儿煞有介事作介绍:“这两个是我小弟弟小妹妹,那一个是我大侄子。”夏雪亭抢先发话:“我比他们两个大好几天呢。”百里钦笑道:“反正我是叔叔。”曲公公颇感有趣,立刻吩咐人从船上取来精美的糕点,还赠送了长命锁和珠花玉簪,三个孩子立刻戴起来,一边吃着糕点一边玩耍,曲公公颇为羡慕,这一份天伦之乐与自己彻底无缘。孩子们跑远之后夏孤村引领客人游览,曲公公仔细询问各种生灵的来历,尤其着重于池塘里的鱼鳖虾蟹,这是想确定夏孤村的水性到了何等地步。夏孤村并不隐瞒,曲公公得知有两种异样小鱼竟然来自海中,心中终于确定,夏孤村水性乃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当时挑选了一些新奇好看的鸟兽装上船去,带回皇宫养起来不但皇帝开心,后宫嫔妃也会增加许多乐趣。

完成使命之后曲公公乘船回京,没有惊动各地官吏,路上就得到禀报,皇帝正在为一件事犯愁,朝中大臣分成两下,各有道理,争执不休。曲公公催船快走,提前三日就赶回皇宫。皇帝还在犹豫不绝,朝上已经争吵数日,各地百姓沸沸扬扬,很难决断。得知曲公公回来立刻召见,换一换脑子放松一下。曲公公将自己与夏孤村的接触一五一十说明白,让人呈上带回的鸟兽,皇帝果然轻松许多,吩咐人上酒,与曲公公谈心。酒过三巡长叹一声:“老曲呀,这阵子可把朕烦透了,为了一桩小案搞得朝上朝下争执不休。”曲公公探询:“不知是什么案子?”皇帝让人取过卷宗,曲公公打开一看总算明白。原来这个案子乃是铁帽子县令裴九如办的,有一伙江洋大盗劫财害命,罪大恶极。裴九如全力抓捕,斩杀大半,活擒十几个。匪首青蝎子颇有几分武艺,杀出重围。裴九如手下的捕快精明强干,锲而不舍,眼看青蝎子就要成擒,忽然钻入一间寺院。可巧有当代圣僧美誉的妙常和尚在此说法,广收门徒。青蝎子混在善信群里剃了光头,拜了妙常和尚为师。捕快们进寺拿人,青蝎子痛哭流涕,请妙常和尚救护。妙常和尚声望极高,曾经到皇宫说法,与朝中大员颇有来往,江淮水患之时曾经出面筹款赈灾,活命十余万,被各地百姓奉为活菩萨,说出的话极有分量。当时力阻捕快们拿人,说出一番道理。不管青蝎子做过什么,既然拜师入门就是善心未泯,只要好生点化完全可以痛改前非。佛门首戒杀生,无论如何不能让青蝎子在自己眼前被杀。当时寺里有官员在随喜,捕快们不敢放肆,只好放过了青蝎子,裴九如得知此事也感无奈。

青蝎子乃是积年大盗,哪里有什么善心?风头一过就跑出来,召集数名惯盗劫牢反狱,多亏裴九如预先作了安排,将贼人一鼓成擒。因为贼人凶悍,四名捕快因公殉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