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后记(上)

案“自由是人民最基本的权利,在宪律维护的自由秩序遭到破坏情况下,联邦成员有权以公允的、不受外力干扰的公民自决方式决定是否脱离联邦”。四方从此搭上大同联邦这艘已经起航的巨轮,若干年后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出现在东亚大地,西乡先生奋斗多年的理想实现了。

共和二十五年(西历1669年),李榆从长崎出发前往欧罗巴诸国访问,这一年,戈登的《大同联邦革命史》在伦敦出版,英格兰学者被书中内容所吸引,纷纷踏上前往大同联邦的旅程,其中包括伟大的约翰-洛克和艾萨克-牛顿,而大同学者也怀着对欧罗巴的好奇心西去游学,东西方交流的热潮由此兴起。

次年,联邦总统李晋扔下一封辞职信,携幼年时的伙伴刘承祖、赵宝、扎纳巴扎尔活佛等人悄悄从津出发奔向大洋彼岸——李晋等待这一许久了,为此不惜自掏腰包建起造船厂和航海学堂,但绝没想到他的任性掀起又一个大航海高潮,此后百余年间,无数大同人将追随他们的足迹到达阿美利加西海岸,建起了一座座名为新大同、新归化、新太原……的城市,最终与东海岸的欧罗巴移民会合在一起,共同建立起另一个伟大的自由国家——北美联邦。

李晋突然出走让总统府措手不及,总领政务李曜、马立克立即召集总统府、总理府、最高法院、最高审刑院紧急会议,提名李榆长孙、阿达海之子晋亲王李焜为联邦总统。参众两院顺利通过议案,但同时取消了总统指定众议员以及提名总理政务人选的权利。

共和二十四年(西历1668年)六月,第五次昭君墓会议如约召开,老一代的鄂尔泰、李富贵、刘宗周、黄道周、蔡懋德等人这时都已去世,对阵双方变成以李槐、那木儿、云荣为首的共和派和以黄宗羲、顾绛、朱之瑜为首的实学派,不过争论焦点已不再是汉学、士绅、帝制问题,而是如何处理联邦与地方、自由与共和的关系,会议达成共识——东亚联邦乃合各族为一大国族以工商为主业之新国家,治国学须与时偕进而不能因循守旧,目前的政体是最好的选择,各方应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在此前提下充分保障地方的自治权和人民的自由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