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心计暗涌

剖出来,他还有什么可以说出来掩埋所有罪孽呢。

赵丹脸色惨白,愧疚痛苦,无颜见她。

众人心惊胆战地看着咄咄逼人的两人,似乎觉察到了其中的不一般。大王何时如此关心过一个百姓的身世,又何时在众人面前如此失态地和一个只有过几面之缘的陌生人当堂对峙。

两人说的话只有当事人才听得懂,其他人都处于云里雾里的,只能一脸呆滞地看着两人,茫然无措。

扶苏如此无礼而失控,可是赵丹不但没有训斥责怪她,还低着头一脸忍让之态。

赵墨和赵偃看着今日仿佛换了一个人的父皇,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到底父皇和扶苏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直到今日我才明白,是那个女人的爱对他来说太轻,轻得比不上他坐拥的东西半分。”扶苏惨白了脸,扯出一个若有若无的笑容,朝众人道:“各位大人请见谅,刚刚扶苏忆起一个故事,让各位大人见笑了。时候不早了,扶苏身子有些不舒服,先告退了。”

扶苏完全失了心神,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气愤,可是在刚刚那一瞬间,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经历的那些贫穷画面和对命运无法抗争的无力感,以及那个自己喊了几年娘亲的女子如此悲惨的死去的情景,让扶苏忆起便觉得心酸疼痛,怒不可遏。

扶苏站起身来,身形一个踉跄,若不是身后的濯祯及时托住她,怕已经向后倾倒了。

濯祯和楚目光深邃地看着扶苏瘦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到的背影,想起刚刚她第一次如此失控的愤怒和恨意,心中情不自禁地问,刚刚她所说的,真的是一个故事那么简单吗?

见扶苏要走,赵丹慌忙站起身来喊道:“等等!”

扶苏停下离去的脚步,但是没有回头,“大王还有什么吩咐吗?”

“扶苏,你究竟为何而来,那枚玉佩怎么会在……”

扶苏打断他,不想听他说下去,转身凛然无畏地看着他,冷冷道:“扶苏之前就说过,扶苏为了保住赵国而来。也为了孟尝君答应平原君大人的嘱托而来。也就是刚刚扶苏和大王要的那个机会。”

众人看着瘦瘦小小,可是身体里似乎有种力量让她散发出让人无法忽视的夺目光芒的扶苏,只觉得此时的她就像那天上的神祗,高高在上,傲然于世,不可侵犯。

扶苏顿了顿,一字一句道:“也就是给扶苏一个替赵国解除燕国侵犯邯郸之困的机会。”

扶苏没有忘记她来这里的使命,也没有忘记她答应过孟尝君的一件事。

就是不必齐国发兵相救,就能替赵国解除危机的办法。

而刚刚她故意在那么多大臣面前出尽风头,甚至给众人一个她无所不知,堪比先知的假象,就是为了在她说出这个机会的时候,能得到众人更多的信服,而不是一开始和赵墨对她无所不知的能力的耻笑和怀疑。

果然,经过刚刚的事之后,现在听到扶苏如此痴人做梦的话,席间的官员们表情平静了很多,显然也接受了很多。

只有得到众人的信任,她才能得到那个机会,并且靠一己之力解除赵国之困。

赵王知道扶苏是故意转移话题,不想和他说下去,加上在这么多人面前,也不能开门见山地说个痛快,他知道他和扶苏之间,还有很长的故事要说,于是,也收敛了口风,顺着扶苏转移的话题走下去。

她说她来这里,是来替赵国解除燕国出兵侵犯赵国,趁着赵国和秦国长平之战打败国力衰退之际,置赵国于死地的局面。她身上,到底埋藏着多少秘密?

“你说,是为了孟尝君而来?”

扶苏眉目清冷,淡淡道:“扶苏幼年时曾受过孟尝君的一次恩惠,大王也说受人恩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扶苏不才,在孟尝君收到平原君的嘱托进宫屡次劝解齐王出兵无功之后,便自告奋勇而来。”

扶苏寥寥几句便解释完所有,明显对过去不愿多说。

众人看着她,猜不透她幼年的生活如何过来,又加上她没有亲人没有家,如何走到今天。

她仿佛没有根,没有底,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要去何处,更显得身世神秘,深不可测。

赵丹吞了吞干涸苦涩的口水,朝扶苏勉强笑道:“刚刚寡人在众人面前已经亲口允诺于你,自然说话算数。这个机会,本王给你。”

“扶苏先谢过大王。”扶苏作揖之后,抬起头来,朝所有人环视一圈,威严道:“那就请大王和各位大臣在扶苏接手此事期间,不许出兵,不许轻举妄动,不许不经过扶苏的允许而采取任何行动,否则,扶苏不敢确保赵国亡,还是不亡。各位可能做到扶苏所说?”

赵国亡,还是不亡。这句话说得众人胆战心惊,目露惊恐,脸色苍白。

赵墨忍不住冷笑道:“你这是在恐吓我们吗?赵国泱泱大国,怎可能怕区区小国燕国?!”

扶苏不怒反笑道:“看来太子殿下的远见不过如此。一个小小燕国是不可能把赵国怎么样?!不过若看天下大势,乱世胜者为王,如果其他五国暗中纵容燕国之举,准备共同趁火打劫,瓜分赵国,那时候不知太子殿下当如何自救自保?”

扶苏短短几句漫不经心的话,却让众人在她为其制造的假设和幻境中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殊死搏斗的战役,此时冷汗淋漓,后背发凉。他们心知肚明,如果假设成为现实,赵国将会处于一种几面夹击,无处安身的状态,到时候真成了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了。

这个乱世的时代,谁也不能信谁,谁也不会帮谁,谁也不是谁的救世主。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利益才是一个国家政策的方向标,才是一切!

身处于这个时代的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比扶苏清楚。

其实不仅仅宴会里面的赵国人听得心惊胆战,楚和濯祯也脸色阴沉,心中各有各的打算了。

不过今日扶苏既然把所有赵国潜在的危险都无所顾忌地说出来了,那就说明赵国必然会有所防备,此法已经无用,不过,没想到扶苏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通透的政治目光,如此缜密的心思计谋,简直让人惊叹和害怕!

这样聪明至极的人,如果拥有了野心,把聪明才智用在其他地方,楚和濯祯不敢想象,天下又将会是什么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