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九鼎之主

,让李牧觉得难得的是,他俩的想法完全一致!

之前听到这个被称为预言者,自称要解决赵国之困的少年仅凭几句话就以为能顺利让燕国放弃趁火打劫的机会是多么的天真可笑,可是,所有对扶苏的负面看法在这一刻全都打破了。

他也一直觉得燕国并不会放弃出兵的机会,对他们来说,这个机会可是千载难逢!

狼子野心,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消退了?

他一直想在朝堂上提出这个问题所在,可是赵王完全信任于扶苏,他知道自己多说无益。正在筹划着召集所有的将领和下属解决这个问题。

没想到,仿佛心灵相通一样,今夜,扶苏就主动提出要相见。也提出了这个问题。

“那扶苏公子以为我军该如何?”

“那不是将军早有打算,也是最擅长的事吗?”扶苏瞪他一眼,老狐狸!自己早就有所打算,却还要让她来说出他的想法。

她偏偏不会让他得逞!

不过,有几个问题,倒是可以提点他一下。

听到她有些咬牙切齿的语气,李牧不怒反笑,笑声豪放,越发觉得她可爱至极。

看她的目光中,也从那种对计谋家的看法,添了一些长辈对投缘的晚辈的喜爱之情。

“打仗之事整个赵国除了大人,没有第二人敢说自己擅长,当年李将军的威名,可是让那群匈奴连个大气都不敢出。不过,扶苏倒是有几个故事想说说,不知相国可有兴趣听一听?”

不是故事那么简单吧。以他对眼前这个人的了解,公子扶苏每句话都自有深意,可没有闲情跑来他府上就为了讲故事这么简单!

“公子但说无妨。”李牧笑意盈盈地望着她。

扶苏云淡风轻道:“历史上,曾经有一个王朝齐国有一个叫高长恭的绝色美男,却也是震惊各国的大将军兰陵王,相传他为了不因为自己的美色而增加敌军的气势和自信,于是,每次出征前都会戴上狰狞的面具,将自己所有的感情神态都掩藏在面具之后,敌军看不出他的喜怒,甚至看不到任何关于他的恐惧,所有人都被他的面具而威吓,加上他功夫了得,在战场上勇猛无比,所以,只要他出现,常常不战自胜。你说如果一对训练有素的士兵都戴上修罗面具,将所有的害怕和恐惧都藏在面具之后,给敌人看到的永远都是勇气和恐吓,会不会很有趣?”扶苏笑得仿佛看到了一出玩偶在演一场戏,李牧的目光却越来越深。

“对了,”扶苏喝了一口茶,继续兴奋道:“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王朝里,有一个宠臣把持了朝政,在朝堂之上,硬是指着一头鹿说那是只马,众人明明看到的是鹿,可是因为连年轻的帝王都跟着宠臣说那是一匹马,于是所有人也说那是一匹马了。这个故事叫指鹿为马,它告诉我们的道理呢,是说如果有足够的威慑力,不管是一只鹿,还是一头骆驼,迷惑了众人视线之后,你想说它是马也可以,说它是头毛驴也可以了。传说中有一种战术叫影武者战术,运用的就是指鹿为马,迷惑世人眼睛的特质。你说如果戴着面具的士兵们,再穿上某某国家自己的军服,然后对朝堂上不合的力量顺便用流言挑拨离间一下,朝堂失和,在外兵败,他们自己的国事都忙不胜忙,还顾得上去管其他国家的朝政吗?”

扶苏眨眨眼,说得天真无比。

李牧看着她,背上冷汗淋漓。

在那一刻,李牧甚至在庆幸眼前这个人来相国府,是来找自己商讨挽救赵国生死的大计,而不是讨论怎么灭了赵国的计策。

否则,之后该危在旦夕的,就不是燕国,而是赵国了?

这样深不可测的敌人,实在让人防不胜防,连一点胜算都没有。到真的对抗起来,不用打,成败已定。

扶苏说完,便站起身来,笑意盈盈道:“扶苏该说的已经说了。该怎么做,就看大人的了。谢谢大人招待的茶,扶苏先告辞了。”

李牧起身送扶苏出门,在扶苏上了尤回驾的马车离去之后,流了一背冷汗的李牧吩咐一直跟在身边的老仆道:“快去请平原君,孟将军,赵将军来府上。说李牧有要事相商。”

看来今夜,又是无眠的一夜。

老仆受命离去之后,李牧看着扶苏马车车轮滚动下的痕迹,心中叹道,难怪世人都说,推动历史进程的其实不是君王,而是君王之后隐藏的那些阴谋家和术士。

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如果说之前李牧还怀疑过传言中扶苏是九鼎之主恐怕是有心之人谣传,不可信。可是今天一见,他顿时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公子扶苏,不愧是九鼎之主!

************************************************************

几日后,按照之前的约定,在吕不韦的操纵之下,从秦国那边发来了秦王的帖子,具体内容便是,秦国与赵国想重修旧好,不久后会把赵国在秦国的质子送回赵国,作为条件,他们也希望赵国将秦国质子,也就是生在这里,却应该是秦国皇子的赵政送回秦国。

此事在朝堂上经赵固一读,顿时引起了轩然大啵,一时间,群臣议论纷纷,有些人觉得此事可行,那个赵政,在邯郸是有名的孟浪公子,吃喝嫖赌,无恶不作,这样的人,即使送回国之后,也不会带来任何不良后果。相反,将赵政留在邯郸,和赵政走得很近的那群公子哥,都被他带得在邯郸无恶不作,称霸街头,已经做出好几起调戏良家妇女,或者抢劫珠宝玉石古玩店的事件了。

这样一个毒瘤,不应该留在赵国祸害人心,而是该送回秦国去祸害咸阳的贵公子们。

而站在反对派的众臣是觉得此时秦王突然修书说要和赵国重修旧好,实在令人怀疑是不是有什么目的。不能轻易应允。

收到秦王书信之后,赵王便召来所有信得过的臣子们议论此事。

而扶苏,也被赵王召进宫了。

一干人聚在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赵王却看着一脸波澜不惊的扶苏,问道:“不知扶苏,是不是心中已经有底了?”

扶苏淡淡一笑,扫视了众人一眼,在座的所有人便纷纷安静下来,看着扶苏,似乎在用眼神询问她的意见。

扶苏淡定自若道:“扶苏心中也疑惑不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