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丁外传

第二零六章 神医门

张皓云走出门来,云天宇显然很是着急,神情焦急万分,只是见张皓云神情凄然,忍不住先询问了一下:“张云,孔家发生什么事了?”

张皓云叹了一口气,略略说了孔家连陨双亲之事,临了又将自己与孔美凤私定终身的事说了出来。

云天宇听他已经成亲,不由一阵惊讶,急问道:“你——你与孔家闺女成亲了?”

“嗯。”张皓云重重点了点头,想起可怜的凤丫头,心里头很不是滋味。脸露哀求道:“二少爷,我想求你件事儿?”

“什么事?你说。”云天宇道。

“我想请二少爷帮忙打点一下孔家的后事。”张皓云坦然道。以他现在的能力,也唯有靠云家帮忙担待些了。

“这个没问题。”云天宇点了点头,心里也甚是同情孔家的遭遇。连忙吩咐云德道:“小德子,你回去叫人过来打点一下,孔家有什么需要,你尽量给我安排妥当。”

云德应了喏,连忙跑了回去。张皓云作了一揖:“二少爷如此厚待,张云感激不尽。”

“张云你莫要客气,我们——我们现在也算是一家人,你的事,我云家该当全力相助。”云天宇安慰般笑了笑。接着道:“事情紧急,我们还是先找个地方说话吧。”

张皓云点了点头,回屋作了一番交待。孔美凤正悲伤时刻,他也很想继续陪在她身边,只是云天宇上门寻找,他不得不从。安慰了凤丫头几句,歉然走了出来。

三人离开孔家,出了巷子,大街上早已有马车等候。张皓云心里又是一阵疑惑,这二少爷商量事情咋不回云家?干嘛还叫了车子?这是要去哪儿?

他虽是疑惑,却也不便多问,跟着云天宇钻进了车厢,却见双儿早已在车厢等候,他心里咯噔了一下,连忙坐了下来。

双儿见他进来,嘴角微动,似要开口询问,却终是忍了,唯用关切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官老头并未上车,而是支开了车夫,自己亲自驾车,他吆喝了一声,马车便一路向城西而去。

张皓云算是第一次坐车厢,此时却没心情去感受。见云天宇神态焦急,连忙开口询问道:“二少爷,发生了什么事?我们这是去哪儿?”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云天宇摇了摇头,伸手入怀掏出一个小竹筒,从里面拉出一纸条儿,递了过来:“昨晚收到姐姐的飞鸽传书,你自己看看罢。”

张皓云摊开看了一眼,一阵奇怪。只见纸上写着几个字:速携张云与双儿来神医谷。

“二少爷,这——这是大小姐传回来的?”张皓云疑惑道。

“没错,”云天宇重重点了下头:“这信函的确是姐姐亲笔所书。”

“这个神医谷是什么东东?我们这就是去神医谷么?”张皓云接着追问道。这云伪郎是啥意思,要自己跟双儿去这什么神医谷做什么?

“是的,”云天宇点点头,见张皓云疑惑,连忙又解释道:“神医谷是神医门总坛所在,是疲门医者的领袖圣地。”

“神医门?它是一个江湖门派?”

“不完全是,”云天宇摇头道:“神医门是江湖上对疲门的褒称,它便只是一个提供疲门医者聚集交流的所在。”

张皓云了然地点了点头,这神医门估计就是个同盟会,将同行业者调集起来,协调管理,壮大行业,以保证自己的行业地位。

对于云天宇口中的‘疲门’,张皓云还是知道的。他以前在杂书上看过,记得古时江湖中有八大术门,分为惊、疲、飘、册、风、火、爵、要八门。(注1)

八大门中又以惊门为首,疲门位次。惊门主要是研究天道变化,吉凶祸福,为人指点迷津,旦凡那些算命看相,测字摸骨的江湖人皆属惊门中人。惊门始祖是伏羲和周文王,传说是推崇伏羲八卦与文王周易,当然还有一些人推崇另一个祖师爷,那就是摆摊占卜的东方朔。如果说惊门也有经典的话,那当之无愧就是《易经》了。

而疲门讲究的就是行医济世之道,这里的行医可不仅是说那些走江湖的游方郎中,也包括坊间坐堂大夫,皇家御医,甚至是巫医,只要是想尽办法救人治病的,皆算属于疲门。疲门始祖也有两位,那就是黄帝轩辕与炎帝神农,但后世医者多膜拜医圣张仲景和药王孙思邈。疲门经典当然便是《黄帝内经》以及《神农本草经》。

其他各门张皓云也不曾多加研究,只记得些大概,飘门讲究云游求学之道,祖师爷便是孔子孔圣人,这大概是很多人没想到的。江湖中那些玩杂耍,登台演出的,甚至烟花妓女,都可自称飘门中人。

册门讲究的是考证今古之学。册门的祖师爷是司马迁,在江湖中捣腾真假古董的,卖春宫图册的,经营字画的,甚至还包括盗墓的,都自称册门中人。

风门研究的是天下地理山川。风门的祖师爷据说是郭璞,那些风水先生阴阳宅地师都是风门中人。

火门讲究的是各种养生之术。火门的祖师爷是葛洪葛天师,经典包括《抱朴子》、《参同契》等。那么炼丹术、炼金术、房中术都是火门江湖人的把戏了。

爵门讲究的是为官之道。传说爵门的祖师爷是鬼谷先生,经典是《鬼谷子》与《战国策》,鬼谷先生有两个很有名的弟子苏秦和张仪,传统爵门讲的其实是纵横术。自近代以来,买官卖官的把戏,包括以官方机构的名义诈骗等等,也算是爵门的江湖术。

要门讲究的是落魄之道。这一门的学问深奥,时运不济时该当如何自处又如何渡厄?要门的祖师爷据说是朱元璋,只是这个时代没有朱元璋这个人物,究竟是谁就不知道了。还有一说则说是盗贼祖师柳下拓(注2),其究竟已不可考。总的来说,那些打莲花落要饭的,吃大户打秋风的,装作僧尼化缘骗人的,甚至下蒙汗药的,都可算要门中人。

注1:江湖八大门,惊、疲、飘、册、风、火、爵、要,是过去江湖上混饭吃的人的各种手段的称号

三山五岳、五湖四海,上至庙堂之上,下至市井之间,皆称江湖。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世间一切行事之术,皆可称江湖术,古有八大门之说。然而自清末民国以来,所谓江湖术已经沦为流浪艺人骗口饭吃的小手段,这是狭义的江湖,至今世人所谈的江湖八大门已经完全是狭义。

注2:柳下拓,盗贼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