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壹五章 胡承华与紫金钵盂

“浮雷光阵!!”阿市冷冷一笑,轻轻地一摇宝扇。

于是,在那些珍珠舞女和珊瑚舞女的中间,立即出现不计其数的雷电光柱。

——黄金甲……召唤!绝对防御!伤害反弹!

珍珠急忙祭出黄金甲,悬挂在半空,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罩住所有自己人。

——彻地神针……召唤C影重重.冰袭!

阿市掐着指诀,轻轻一摇宝扇。

于是,地下突然钻出无数寒光闪闪的银针,迎风而涨,冰冷刺骨。

这种法宝,是由冰雪之英炼制而成,可以瞬间就冻结敌人的血液。

——灵魂之眼……搜索!远视!

珊瑚踩着虚空,扫视四周,要找出彻地神针之魂。

所谓彻地神针之魂,其实就是阿市与神针的联系。

只要将其切断,那么阿市就会暂时无法控制彻地神针。

此时,珍珠正带领着那些舞女,为黄金甲的防御光罩输送法力值,抵挡浮雷光阵和彻地神针。

“终于找到了!!”珊瑚大喜,飞快地变换着手势。

——盘古斧……召唤!破碎虚空!开天辟地!

珊瑚将盘古斧祭在半空,全力向前一劈。

‘啪’的一声轻响,彻地神针之魂已被切断。

——血痕钟……召唤!深渊之门!暗无天日!天龙八音!狮虎碎金吟!

珊瑚立即操纵着血痕钟,罩住阿市,再用声波将其震荡至死。

此时,那些强弩兵和白绫怪,都已经被珍珠等人消灭。

当珍珠等人赶走入侵者的时候,高峰已带着徐昭佩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徐昭佩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徐昭佩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是北魏宣武帝灵皇后胡氏。

她是个文武兼备的大美人,生在安定临泾,是司徒胡国珍的女儿。

自从孝文帝大力提倡鲜卑人汉化以来,举凡官制、教育、礼俗、语言、文字、服饰、度量衡等,都采用汉人的制度和习俗。

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等到宣武帝继位,鲜卑人已经充分汉化,而后宫妃嫔也多为汉人女子。

据说,灵太后降生的时候,她的母亲看见卧房内红光照射,不知是何征兆。

胡国珍将这件事拿去问当时很有名气的术士赵胡,赵胡立即说:“这是个吉兆,有大贵之表,方为天地母,生天地主。”

等到灵太后长大,通过出家做尼姑的姑妈大事宣扬,都知道胡家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又才高貌美的女子。宣武帝听到了风声,便把她召到后宫,册封为承华世妇。

当时,宣武帝拓跋恪的高贵嫔,正得宠而被封为皇后。

高皇后貌美性妒,所有后宫嫔妃,都不准接近皇帝。惟独胡承华纤丽动人,善伺人意,楚楚可怜,行止乘巧,颇得高皇后的欢心。

于是,高皇后网开一面,特准胡承华在夜里服侍皇上,因而蓝田种玉,珠胎暗结,十个月后竟然为皇家产一承继大统的麟儿。

北魏时期,仿照汉武帝“留犊去母”的故事,严格规定:“子为储君,母当赐死。”

因而六宫嫔妃多相与祈祷上苍,但愿生诸王公主,却不愿生子为太子。

然而,胡承华慨然道:“国家旧制,未免苛刻,但妾不惜一死,宁可为皇家育一嗣续,却不愿为贪生计,贻误宗祧。”

妊娠期间,后宫妃嫔多劝她服药堕胎,都认为:“生儿居长,必为太子,而生母则必死无疑!”

胡承华始终不为所动,不久果然生下一个男儿。

宣武帝大喜过望,取名叫诩,又担心高皇后妒忌,致生不测,特意另派乳母,放在别宫中养育,不但高皇后不得过问,就连生身之母胡承华也不准抚视。

拓跋诩已经三岁了,宣武帝册立他为皇储,不但没有遵照旧制将他的生母胡承华赐死,反而晋封胡承华为贵嫔。

高皇后大为愤恨,多亏朝中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等从中相助,才保障了胡承华的生命安全。

宣武帝驾崩之后,拓跋诩冲龄嗣位而为孝明帝,尊高皇后为皇太后,胡承华为皇太妃。

不久,胡承华逼皇太后到瑶光寺出家为尼,自己成为灵太后。

从此灵太后亲览万机,裁决政事,随手批答,把朝政处理得有条不紊。

灵太后饬令制造一辆‘申讼车’,设座车内,外垂帘幕,定期出巡云龙门及千秋门等繁华地区,接受吏民诉讼并伸冤案件,当即裁判或交有司妥为处理,获得朝野的好评。

凡州郡荐举的孝廉秀才,都由灵太后亲御朝堂,临轩发策,自阅试卷,评定等级,然后量才使用,一般都认为十分公平。

当时,于忠为尚书令,崔光为大将军,而灵太后出家为尼的姑母,就成了灵太后的最高顾问。

灵太后特意在崇训宫侧,建造一座典雅庄重的永宁寺,大殿禅房,共建十九层宝塔,四面悬挂铃铎,供姑妈居住。

灵太后在位期间,北魏宫中充满欢乐祥和的气氛。

宫中佛寺的铃铎,在微风中清音远送,使人尘虑顿消。

灵太后还曾在法流堂前,设置箭靶习射,并曾经亲自挽弓搭箭,中正靶心。

此外,在华林园中,春花竞艳,芳草如茵的时候,在落英缤纷的曲水之旁,灵太后宴集群臣,令王公以下各赋七言诗一句,联吟为乐。

史书记载,当灵太后首先吟出“化光造物含气贞”后,年方七岁的幼主孝明帝拓跋诩立即续道:“恭己无为仰慈英。”{首发于小说阅读网}

意存谦仰,使灵太后心花怒放,群臣当然是跟着凑趣齐呼“万岁”。

北魏累世强盛,东夷西域,贡献不绝,且与南朝设立‘互市’以通有无,因此府库盈溢。

灵太后有一次来到绢库,一时兴起,命令随行的王公大臣及妃嫔公主一百余人,尽一己之力,负绢布出库。能背多少出库,就把所背出来的赐给他。

因贪婪一念,大伙儿一涌而上,扛负最多的超过二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