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六章 风声夜语萧观音

柴皇后嫣然一笑:“醉翁之意不在酒嘛,其实我懂的。”

高峰呵呵笑道:“妹子是个明白人!!”

便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柴皇后,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柴皇后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柴皇后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是辽国的萧皇后。

相传,辽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欧洲人把它叫做震旦,并且认为它就是华夏国。

辽国主要由两大部落组成,一是皇帝族的耶律部落,一是皇后族的萧部落。这两大部落依然保留着上古时期互婚的习惯,世代相配。

辽国虽然自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开始,命大臣制出契丹文字,但相对中原来说还是比较野蛮。

辽帝国宫廷内,一向严禁读书。他们认为,读书不但浪费时间,还会把一个人的脑筋弄得太复杂,所以皇后也大都温柔不足,英爽有余。

辽国萧皇后大多能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过着一种“马作的卢飞,弓如霹雳弦惊”的生活。

辽道宗的皇后叫萧观音,是辽国萧后系列中的一个例外。

契丹人都保持着尚武的习俗,喜欢打猎,辽道宗时常骑着一匹号称“飞电”的宝马,瞬息万里,出入深山幽谷。

这天,萧观音陪着丈夫出猎,忽然豪气勃发,漫声吟道:“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哪教猛虎不投降。”

她借打猎为题,表现出雄心万里,威震四方。

辽道宗大为高兴,当即把那个地方命名为“伏虎林”。

不过,总的来讲,萧观音还是属于哪种颖慧透逸,娇艳动人的女性。

她的才华主要表现在诗词、书法和音律方面,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

这种才华与辽国的风俗习惯格格不入,加上她个性内向纤柔,对于驰马射箭,动辄鲜血淋漓的场面,无法适应,便注定了她的人生悲剧。

平时,萧观音对辽道宗不顾死活的狩猎活动十分担扰,常常谏劝辽道宗停止田猎活动。

辽道宗正是乐此不疲,哪里听得进妇道人家的唠唠叨叨,为着眼不见心不烦,渐渐疏远了萧观音,使得她从此深宫孤寂。

在百无聊赖之中,萧观音希望以一曲《回心院词》,打动丈夫的心,重拾往日的欢乐。

《回心院词》共十首。

第一首写萧观音督促宫人打扫宫殿:“扫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空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

第二首写擦拭象牙床:“拂象床,凭梦借高塘;敲坏半边知妾卧,恰当天处少辉光。拂象床,待君王。”

第三首写更换香枕:“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使秋来辗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

第四首写铺陈锦被:“铺绣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魂。铺翠被,待君睡。”

第五首写张挂绣帐:“装乡帐,金钩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眠。”

第六首写整理床褥:“叠锦茵,重重空自陈;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叠锦被,待君临。”

第七首写弛张瑶席:“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

第八首写剔亮银灯:“剔银灯,须知一样明;偏使君王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剔银灯,待君行。”

第九首写点燃香炉:“热薰炉,能将孤闷苏;若道妾身多秽贱,自沾御香香彻肤。热薰炉,待君娱。”

第十首写弹奏鸣筝:“张鸣筝,恰恰语娇莺;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

据说,要使夫妻生活充满和谐、幸福、快乐的感情,必须注意场所环境的渲染布置,甚至为着保持新鲜感,更富于刺激性,还可以适当调整灯光,重新摆放物件。

萧观音的《回心院词》,布置出一个豪奢华丽又舒适温馨的场所,以等待辽道宗的到来,可谓用心良苦,反映出她望幸的心情十分迫切。

《回心院词》情致缠绵,萧观音叫宫廷乐师赵惟一谱上音乐。赵惟一殚精虑智,把《回心院词》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发于小说阅读网}

一支玉笛,一曲琵琶,萧观音与赵惟一丝竹相合,每每使听的人怦然心动。

后宫盛传他俩情投意合,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又利用谣传恶意中伤,有意陷害萧观音。

先是辽国皇太叔造反作乱,皇族耶律乙辛平乱有功,而加封太子太傅。辽道宗长期打猎,耶律乙辛渐渐大权独揽,朝臣无不阿附,野心便日益增大。

萧观音的儿子,即太子耶律睿{左边有三点水},颇为英明,耶律乙辛对他有些忌惮。

于是,耶律乙辛就想利用萧观音与赵惟一之间出现的谣传予以打击。

借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他在帐中狗头军师的参赞下,暗中派人作《十香词》,进一步构陷。

《十香词》分别写的是:

第一香,发香:“青丝七尺长,挽出内家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第二香,乳香:“红绡一幅强,轻拦白玉光;试开胸探敢,尤比颤酥香。”

第三香,腮香:“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第四香,颈香:“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颈边香。”

第五香,吐气香:“和美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口甘香。”

第六香,口脂香:“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第七香,玉手香:“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第八香,金莲香:“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暖白玉,雕出软钩香。”

第九香,裙内香:“解带色已颤,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

第十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