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一章 遗妃顾太清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是清朝的顾太清。

清代道光年间,北京城里暴出了一件轰动一时的绯闻,人称“丁香花公案”,案中女主角是贝勒王的遗妃顾太清,男主角则是一代文豪龚自珍。

公案是由一首闲诗惹起,经过某些热心人的渲染,变得香艳炙口,亦假亦真。反正最后的结果是,王妃顾太清被逐出王府,从此沉沦市井;龚自珍则引疚自责,惶惶离开京城。

清朝贵族满人一向以崇尚弓马为习俗,入关时间长了,才慢慢接受一些汉族博大文化的熏陶。

清代文坛鼎盛,但有名气的满族文人终是寥寥。要说在诗词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的满人,一般就认为只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

成容若就是纳兰性德,是康熙年代的大词家,太清春则是“丁香花公案中”的主人公顾太清。

顾太清,名春,字太清,本属满州西林氏,因自小父母双亡,由家在苏州的姑父姑母抚养长大,便随了姑父姓顾。

姑父是个汉族文士,在他的影响下,顾太清从小就接受了诗词的教育,凭着天资慧敏,所作诗词新颖精巧,在江南闽秀文坛中堪称魁首。

因有江南青山秀水的滋润,顾太清生得苗条身段,雪棘肤,水汪汪的大眼睛,弯弯的柳叶眉,一口纯正的吴侬软语,虽是旗人血统,但看上去完全像一个地道的南国佳人。

一次,贝勒王奕绘南游来到苏州,在当地满族文人为他特设的接风宴上,见到了正值妙龄的顾太清。奕绘是个嗜弄文墨的八旗子弟,生性风流倜傥,惊讶于顾太清一个满族姑娘竟然诗词可嘉,而容貌又是这般明丽可人,不由得动了心意。

这时,奕绘的正室福晋妙华夫人在不久前病殁,他此次南游,既是散心遣愁,也有重觅新爱之意。老天让他在这里认识了满身灵气的顾太清,真是机缘天成!

奕绘在苏州盘桓了一段时间,着意与顾太清交往,越看越可心,于是决定纳她为侧福晋,也就是侧王妃,不久就携她一同返回京城。

要说顾太清与贝勒王奕绘有缘,那可是真的。

从两人的名字来看,一名春,一名绘,妙笔绘佳春,岂不是人生美事么?而奕绘的字是太素,太素配太清,气韵相宜,正是天作之合。

在城西太平湖畔的王府里,两人吟风弄月,日夕酬唱,宴请文友,优游林泉,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奕绘把所有的宠爱,都集中到顾太清的身上。

且看他们两人的诗词集,奕绘的诗集取名为《流水篇》,顾太清的则称《落花集》;奕绘的词稿名《南谷樵唱》,顾太清的则称《东海渔歌》。

“流水”对“落花”,“南谷”对“东海”,“樵唱”对“渔歌”,仿佛是一对比翼的双燕,同起同落,同飞同止,足见两人的伉俪情深。

奕绘与顾太清,皆非尘世俗人。凭着贝勒王爵的优越条件,他们无需为生计而奔波,又能看穿名利之累,寄情山水诗词间,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

在这种甜蜜生活的滋养下,顾太清的词作就像雨后的春笋,源源不断地涌出,而且每出一词,都成为京都文人争相传抄的佳作。

她的词如行云,如流水,挥洒激荡,颇有大家手笔,试看其中两阕:

《南柯子》:“溪谷生凉意,肩舆缓缓游,连林梨枣缀枝头,几处背荫蓠挂牵牛。远岫云初歇,斜阳雨乍收,牧踪樵径细寻求,昨夜骤添溪水绕屯流。”

《浪淘沙》:“碧瓦指离宫,楼阁玲成,遥看草色有无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烟柳空蒙。湖水自流东,桥影垂虹,三山秀气为谁钟?武帝旌旗都不见,郁郁蟠龙。”

这种令人陶醉的日子,过了九年,顾太清甚至都快忘记了世间愁为何物。

然而好景有限,天妒良缘,贝勒王奕绘突然一病不起,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抛下了爱妻顾太清和一双儿女离开人世。

丈夫骤亡,顾太清一时间茫然无措,总觉得这不是真的,也许一觉醒来丈夫就会出现在眼前。

年幼儿女的哭叫,把她拉回无可更改的现实。她无法逃避,儿女还需要她做依靠。

那一段时间,她深居简出,沉默寡言,除了安顿和教育孩子,就坐在书房里重读丈夫留下的诗词,回味那些烟消云散的美好时光。

顾太清华年失夫,招来京城文人墨客的不少怜惜和关注。许多名士投诗相慰,可这些都给不了她多大的帮助。{首发于小说阅读网}

道光十八年,也就是顾太清守寡的第二年,她遇到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杭州有个风流文人陈文述,继袁枚之后大倡闺秀文学,培养了一批吟诗作对的女弟子。

这年他突发雅兴,出资为埋骨于西湖畔的前代名女小青、菊香、云友等人重修了墓园,在当地引起一阵小小的轰动。

为此他的那帮女弟子,争相题诗赞咏。陈文述准备把这些诗编集起来,刊刻成册,取名《兰因集》。为着抬高《兰因集》的声望,他让自己的儿媳周云林,去央托表姐汪允庄,向大名鼎鼎的闺秀文坛之首顾太清求一首诗,以收入诗集中,为诗集增色。

汪允庄是顾太清做姑娘时的闺中密友,特意从苏州赶到京城,奉托请顾太清赐诗。谁料顾太清对这类故作风雅的事情根本不屑一顾,害得江允庄只好悻悻而回。

然而,《兰因集》刊行后,陈文述特意托人送了两本给顾太清,里面竟赫然出现了署名顾太清的《春明新咏》诗一首。

顾太清哭笑不得,觉得此事太过荒唐,便回赠了陈文述一首诗:“含沙小技大冷成,野骛安知澡雪鸿;绮语永沉黑闇狱,庸夫空望上清宫。碧城行列休添我,人海从来鄙此公;任尔乱言成一笑,浮云不碍日头红。”诗中将陈文述庸俗鄙劣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陈某见诗后,气得直翘胡须,可又奈何不得顾太清。这些事似乎就这么在轻笑浅骂中过去了,却不知一颗灾祸的种子已就此悄悄埋下。

随着时光的推移,丈夫离世的阴影,在顾太清心中渐渐淡隐了一些。她又开始恢复了与京中文人雅士的诗词交往,太平湖畔的王府里又重新焕发活力。

与顾太清交往密切的诗友中,就有当时名扬天下的大文豪龚自珍。

龚自珍是浙江人,出身于书香世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