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章 名将哥舒翰
跨。自此,哥舒翰名声大振,朝廷任命他为陇西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今青海西宁}军使。
以前,每到麦熟季节,吐蕃就派骑兵去积石军屯田的地方抢收麦子,并且得意地把积石军麦田称为“吐蕃麦庄”。哥舒翰得知这一情况,十分气愤,决定狠狠教训吐蕃人。
七月,吐蕃的五千骑兵又来故伎重演。以往情形,唐军都守在城中,闭门不出。这次,哥舒翰精心部署,层层埋伏,吐蕃军猝不及防,竟无一人逃脱,从此再也不敢跑来抢麦。
哥舒翰有个家僮叫左车,当时才十五六岁,臂力过人。每次出战,他就跟在哥舒翰身边。
哥舒翰擅长用枪,每当追上敌人,就用枪搭在敌人的肩膀上,再一声暴喝。敌人一回头,咽喉就被刺中,挑起五尺多高,摔在地上。左车立即下马割取首级,以报军功。
主仆配合默契,习以为常。敌人胆战心惊,视他俩为凶神恶煞。
后来,李林甫与安禄山交好,哥舒翰则与杨国忠关系融洽。
杨国忠取代李林甫成为宰相以后,便拉拢哥舒翰,打压安禄山。
唐玄宗得知哥舒翰与安禄山、安思顺关系不睦,趁着天宝十一年三人一同入朝的机会,撮合他们冰释前嫌。
唐玄宗派宦官高力士,设宴款待哥舒翰和安禄山,让皇帝眼中的两个大红人以兄弟相称。
安禄山酒足饭饱之际,主动向哥舒翰示好:“我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你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我们的血脉如此类同,怎能让人不感到亲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