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壹一章 瀛洲台中的李光弼

},进围博陵{今河北定县},军威大振,使河北十余郡皆杀叛吏归唐。

至德二年{757年},史思明﹑蔡希德等率众十万,进攻北都太原{今太原西南}。

北都留守李光弼所部不满万人,先在城外凿壕,又以挖出的土作坯数十万,加固城垒。当敌攻城时,用大炮发巨石猛击,还暗掘地道陷敌,不断袭击叛军,使之不敢接近。

史思明北返,李光弼乘隙出击,大败蔡希德,歼其部众七万,既守住了太原,又保证了唐军左翼的安全。

乾元二年七月,李光弼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史思明军,突然渡河,陷汴州{今开封},逼洛阳。

李光弼因兵力悬殊,乃弃洛阳,守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威胁叛军侧翼,使其不敢西进。随后伺机出战,挫败了叛军对河阳三城的进攻,歼敌二万。

上元二年{761年},朝廷强令收复洛阳,李光弼不得已而出兵。当时叛军尚锐,加之大将仆固怀恩违反节度,因而兵败邙山{今洛阳北},退保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

后复任河南诸道副元帅,出镇临淮,统河南诸道兵反攻叛军,配合仆固怀恩等收复洛阳。

此外,李光弼曾经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广德二年,他因受朝廷猜疑,抑郁而死。

史书中赞曰:“李光弼生戎虏之绪,沉鸷有守。遭禄山变,拔任兵柄,其策敌制胜不世出,赏信罚明,士卒争奋,毅然有古良将风。”

史家称他“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