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九章 名将耶律斜轸

又有一首《晓起即事》,写道:“忍将小病累亲忧,为间亲安强下楼;渐觉晓寒禁不得,急将帘放再梳头。”

这是她上次偶感风寒时写下的,自己病得歪歪倒倒,却牵挂着下楼给公婆问安。听到丈夫上楼,还要急忙梳头收拾,一片慧心可鉴。

读着这些遗事,温馨如昨的往事,历历涌上陈竹士的心头。

他环顾空寂的书房,泪水不断地滚落在诗稿上,落得斑斑点点。

最后,他翻出了妻子早在做姑娘时,写的那首梅花诗:“埋骨青山后望奢,种梅千树当生涯。”

他猛然一惊,暗叹:“纤纤的坟头,怎能没有梅树呢!”

他也不管时值秋季,不宜栽树,仍连忙找人四处寻找梅树,重金买下,移种到金纤纤的墓地,也种满了自家的院子。他想他们一定能生死同赏梅花,就像当年同床共梦,同游秋水渡一样。

金纤纤死后,袁枚亲撰《金纤纤女士墓志铭》,推其为吴门闺秀之“祭酒”。

并纪金纤纤生前曾约吴门才女沈鹊花、江玉轸、江碧珠等,聚会于苏州虎丘剑池旁,相互大谈《越绝书》、《吴越春秋》诸故事,你往我复,令旁听的缙绅先生瞠目结舌。

金纤纤于诗不分唐、宋,尤喜袁枚的《小仓山房诗集》,读后即给袁枚写信,乞为弟子,临终前还为不能向先生求教书中疑义而遗憾。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金纤纤,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万鸦壶,是一只方口四耳的妖壶,可以放出无数会喷火的乌鸦。

高峰跟金纤纤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金纤纤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吧。”

便搂着金纤纤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金纤纤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大辽的耶律斜轸,字韩隐,性明敏。

保宁元年{969年},北院枢密使萧思温,以其有经国才,荐于辽景宗耶律贤,深得器重,命节制西南面诸军,为南院大王,后任西南面招讨使。

保宁十一年{979年},宋以灭北汉之师,奔袭燕京。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和乙室王撒合往援,与宋军逆战于沙河,败退至清河北。

耶律斜轸取奚底军青帜旗,佯败诱敌,取得初战的胜利。

进军至京西北高梁河,与休哥分左右翼夹击宋军,又获全胜,致使宋太宗落荒而逃。接着,辽诸军并力,“击宋余军,所杀甚众,获兵仗、器甲、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

高梁河之战,是宋军首次大规模对辽朝的进攻,宋太宗亲临指挥。

时值七月,正是辽景宗远离南京避暑于夏捺钵之际,南京守备空虚,全赖南京的留守韩德让、兵马都指挥使耶律学古和知三司使刘弘能安人心,扞城池。

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率军及时赴援,才得以取胜。这是斜轸与休哥军事才能的首次展现。

乾亨元年{979年},耶律斜轸从南府宰相耶律沙,援北汉抗宋。

前军进至白马岭{今山西盂县东北}大涧,半渡中遭宋军袭击,大败。后斜轸军至,击退宋军。宋灭北汉后,乘胜攻辽南京{今北京}。

辽耶律奚底军初战失利,退至南京城北清河。斜轸布援军于得胜口{今北京昌平北},并取奚底军青色旗引诱宋军追击,然后出其后一战而胜。

继而又与惕隐耶律休哥分进合击,大败宋军。

景宗在位14年,虽不曾致辽朝于鼎盛,却初步扭转了穆宗时国势不振的局面。

更为可贵的是,他任用和培养了一批有为的蕃汉官僚,这是辽圣宗承自其父的最可宝贵的财富。在政权交接、局势动荡之际,这些官僚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与韩德让一样,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和萧挞凛在关键时刻,给辽圣宗以毫无保留的大力支持,对圣宗统治地位的确立和政权的巩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耶律斜轸与受顾命的韩德让一起,面对挑战,勇敢地承担起保卫圣宗权力,维护国家稳定的重担,向太后保证说:“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不但保证圣宗的皇位得以巩固,而且为辽朝的全盛发挥了各自的经邦治国之才。

耶律斜轸以北院枢密使参决大政,除维护圣宗的地位外,也充分发挥契丹人能征善战的军事才能,保卫辽朝安全。在高梁河之战后,斜轸又参加了辽宋之间的第二次大战——燕云之战。

乾亨四年{982年},圣宗冲龄即位,皇太后摄国政。

当时,“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辽景宗后“当朝虽久,然少姻媛助,诸皇子幼稚,内外震恐”,“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握政,盈布朝廷”,宋朝也欲乘机北伐,收复被石晋割弃的燕云十六州。

太后以寡母弱子,面对虎视最高权力的宗室诸王,势孤力单,处境艰危,形势严峻。

景宗卒,耶律斜轸与南院枢密使韩德让同受顾命,参决大政,深得摄政皇太后萧绰倚重,任北院枢密使。

统和四年{986年},宋朝三路大军北上伐辽,承天太后亲自率师援救南京。

斜轸任山西路兵马都统,迎击潘美、杨业的西路军。

宋军乘辽方无备,已“陷山西诸郡,各以兵守”。

耶律斜轸首战定安{今河北蔚县东北},击败贺令图所率宋军,进抵蔚州{今蔚县}。

他一面射书城中招降,一面令都监耶律题子设伏险处,配合围城打援。

待闻宋军来援,即命守军出迎,前后夹击,将宋军击溃,克蔚州及飞狐{今涞源}。

后闻宋西路副都部署杨业率部至,遣副部署萧挞凛伏兵于朔州{今属山西}南,自率军佯退,诱宋军中伏,大败杨业部,于陈家谷口{今宁武北}俘杨业。以功加守太保,封魏王。

与此同时,承天太后与耶律休哥等在东路也战胜了宋军,为辽宋对峙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Back to Top